《我不是教你诈1-4》4-第20章


“其实出问题的比例并不高,你有多少客户抱怨?”
“我最近卖出去一千一百台,大概有二十多个说开关有问题。”
“你一家就卖出一千一百台?”
“是啊!”老丁好奇地说,“算卖得多还是卖得少的?”
“游老板这次总共才进一千五百台。”D*id的语气突然由冷淡变得热情,“请问,他卖你一台多少?”
“四千五。”
“四千五?”D*id叫了起来。
“贵了还是太便宜了?”老丁追问。
“丁先生。”D*id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传来,“我觉得游老板的售后服务太差,他没有好好做,我们跟他的约再过两个月到期,如果您感兴趣,就换您做总代理吧!我保证您划算得多。”
想一想
请问,D*id为什么凭老丁一通电话,就决定换码头?
是因为他发现游老板没有做好售后服务,有伤总公司的信誉?还是因为他发现游老板卖得太贵、赚得太多?又或是因为他发现游老板根本没有好好推销,主要的客户竟然只有一家,也就是老丁?
答案应该是:都算原因。
我们要知道,许多制造商,在全球各地都有当地的“独家总代理”。制造商只忙于制造,不一定清楚那些代理在搞些什么名堂。
岂知许多代理商的大客户不过几家,他靠那几家就够吃了。他不会让那“几家”知道实情。那“几家”也总以为自己只是个小买主,凡事都规规矩矩地找“总代理”。
原则上,制造商为了避免一大堆困扰,他们常不喜欢小客户直接越过代理找上门。当你私下去找制造商买东西的时候,常常反而比向“代理商”买得还贵。
这是因为他们要分层负责。
但是,当老丁和D*id的情况发生时,就不同了。
记住!
人性是当你卖房子时,一方面希望减少麻烦,增加“买主”,而找中介商。一方面又总想着,如果有个私下自己来看房的人,在“托售”的时间结束之后,再来买,可以省下佣金,多赚不少。
所以房屋中介最痛恨那种找他们带看房子,却又私下对屋主说“等时间过了,我们再私下谈”的客户。因此,他们不会愿意把屋主的电话给你。
同样的道理,当你问杂货店:“你们的牛肉干是向哪里买的?给我联络电话。”
他会给你吗?他会让你知道,走路五分钟,就可以找到中盘商,买到七折的东西吗?
如我前面所说的道理——
当你找到中盘商,甚至找到牛肉干工厂,说“我要买四两牛肉干”时,工厂的人忙得要死,一定会说:“请你去零售店买。”
只是,当你说“我要买四百斤”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老丁的故事。
游老板在带着同仁欢乐旅游时,岂知道“天已经变了”?
谁让他变天?
黄小姐!
黄小姐又岂知道自己多嘴一句,就使她全公司,甚至她自己的饭碗都砸了呢?
黄小姐岂知她犯了商家的大忌——
把上游工厂的资料给了下游的客户;而且,给了大客户。
“不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这是社会新鲜人常犯的大忌。它害人害己,而且破坏了商业伦理。偏偏有些老狐狸,专找这种新鲜人下手。
为了让大家更深一层了解,我不得不请您看下一个故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心留下脚印
要知道,人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抓住每个蛛丝马迹,分析、对比,然后猜测、查证。
“奇怪!已经过二十分钟了,为什么陈老板还没到?他一向很守时啊。”李老板心想,接着拿起电话,拨过去:
“喂!我是李老板,跟你们陈老板有约,他出来了吗?”
“他早走了,急着到工厂去了。”
“急着到工厂?”李老板放下电话,有点纳闷。中午吃饭的时候,跑去工厂干吗?难道最近这批货出了问题?立刻从电脑上看库存,可不是吗?前天就该进来的货,为什么今天还没到?
李老板把脚放到桌子上,一边竖着耳朵听陈老板进来没有,一边推敲这件事,突然飞快地把脚放下来,将电话拨给工厂。
接电话的是康厂长。
“康厂长!老陈走了吗?”
“走了二十多分钟了。”
“事情解决了吗?”
康厂长好像一怔,隔了两秒才答:“解……解决啦。”
“喂!老康!”李老板把声音沉下来,“我可不跟你开玩笑,有毛病的东西,我一定退件。”
“能改啦!能改啦!我们正在想办法改。”
“改?怎么改?”
“外壳拆下来,把多的那一分磨掉,再装回去。”康厂长的声音居然有点发抖,“您放心啦!一定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我今天下午就过去看。”李老板吼了回去。
才挂电话,就见陈老板笑嘻嘻地走进来,还一边拿手帕擦手,敢情刚上完洗手间。
“对不起!对不起!”陈老板一边挥手,一面不断摇头,“无巧不巧,临时来了个美国客户,把时间耽误了。今天罚我请客。”
陈老板也真够意思,本来说到旁边随便吃点,现在特别由他请,到泰国鱼翅餐厅。
先上排翅,再上鲍鱼,接着“咖喱瑶柱”和“翠玉丝瓜”,新鲜水果之后,还有高级甜品。
“害你破费了,真不好意思。”李老板一边品尝燕窝雪蛤,一边笑着对陈老板说,“不过你也真该补补,你最近太忙了。”
“是啊!是啊!”陈老板直点头,“忙死了!”
“那多一分的问题解决了吗?”
“什么多一分?”陈老板的汤匙叮的一声撞到碗边。
“哎呀!”李老板伸手过去,拍拍陈老板,“咱们是老朋友了,对不对?我今天找你,原来打算再跟你多订一批货。可是,可是做生意讲诚信。你老兄就算知道我没时间亲自验收,也不能把出了毛病的东西,浑水摸鱼往我这儿塞啊。”
陈老板的脸一下子白了,又红了。
李老板摊摊手:“你把多出的那分磨掉,装回去怎么说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不对?”
“是的!是的!”
“这么办吧!这批货我先去检验,看老朋友的面,如果还过得去,我照七折收。”李老板又拍拍陈老板的手,“至于下面这笔大订单,就等这批货处理完再谈吧!”
想一想
请问,陈老板会不会让步,乖乖打个七折。
那批出问题的货,只要磨一磨,装回去,不“非常小心地比对”,谁也看不出来。李老板要不是听说,绝不可能发现。
陈老板为什么会甘愿照七折卖呢?他很可能赔钱哪!
因为正如李老板所说——
做生意,讲诚信。出了问题,就是出了问题,不能浑水摸鱼、混过关。
更有一个原因——生意不是一天的,今天这件事搞砸,以后的大订单可能全砸了。
原来不会出问题的事,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陈老板该怪谁?
怪康厂长做错了东西,又被李老板套出了实情?
还是只怪某人多说了半句话:
“他早走了,急着赶到工厂去了。”
老板不在办公室,你有必要跟外人说他到哪里去了吗?
问题是,这社会上有多少人,就不懂得少说这么“半句话”。
只要说“对不起!他现在不在位子上”的情况,有必要讲“对不起,他去上厕所了”吗?
只要说“对不起,他二十分钟就会回来”的情况,有必要讲“对不起!他去银行结汇”吗?
要知道,人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抓住每个蛛丝马迹,分析、对比,然后猜测、查证。而许多事情被“搞砸”,或被拆穿,都因为旁边人一句“无心之言”——
爸爸的朋友打电话找爸爸,小孩说:“爸爸刚出门,去银行存钱。”
偏偏那朋友是要找爸爸借钱。
“对不起,我最近也很紧。”爸爸这样回那朋友时,对方冷冷撂过来一句:“你不是才去银行存钱吗?”
公司的客户打电话找老板。秘书说:“老板出去打球了。”
接着那客户用大哥大找到老板,老板推说:“对不起,我这阵子都忙。”
那人便冷笑一声说:“是啊!正忙着打球吧!”
我有个朋友,找与他往来的下游厂商,对方公司的人说:“他不在,去号子了。”
我这朋友居然不愿意跟那人增加生意往来的额度,理由是——
他上班去炒股票,一定炒不少,有一天倒了,一定跳票。
有个商场上的朋友,只因为听到承包工厂业务员去向他收款时的一句话——“最近公司多添三部机器,偏偏景气又不好,所以以前不接的生意,现在也得接了。”
这朋友跟着打电话给那工厂的业务经理说:“听说你最近给新客户的价钱都降了,为什么不主动通知我,你是欺侮老客户吗?请你重新估价。”
那公司的业务经理被抓住小辫子,搞不清是哪家走漏的消息,又得罪不起大主顾,只好重新估价,居然一下子降了一成。
让我们回头看看这些故事。
请问,那许多公司的人,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也让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