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50章


换将领也许会导致部队投奔共产党。陈诚的回答是:“谁要投;就让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针对东北部队的纪律败坏;买卖武器;暗中经商;贪污勒索和滋事扰民的现象;陈诚派出督察组和点验组日夜严查;无一疏漏;最终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查了出来。这些人统统都被陈诚或是查办囚禁;或是拉到野地里枪毙。 
整顿风气的同时;陈诚开始了整军。他砍了许多由被收编伪军组成的虚报编制坐吃空饷的保安队;把东北原有的九个保安司令部、十一个保安支队以及交警等部队扩编为新编第三、第五、第七、第八四个军;把骑兵支队扩编为骑兵师;并从苏北把第四十九军调入东北。这样;连同东北战场原有的八个军;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作战部队已达十四个军;而且经过大力抓捕壮丁;原来缺额的部队也基本满员。兵力总计约五十万。 
“陈诚很好;无畏而正直……能干而廉洁的将军;可惜去晚了;一年前就该把他派去。”美国人魏德迈说。 
“东北的败征已见;全部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任何人都不能起死回生;陈诚更不是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之材。”李宗仁说。 
陈诚对自己、对东北战局皆充满自信。陈诚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危险之处在于:他严重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此时;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其实力远远超出了陈诚的预想。东北地区的共产党军队;从建制零散、兵力薄弱、武器落后的被动状况;仅仅经过两年的艰苦时光;就已发展成为一支无论兵力、装备和作战能力都已具备惊人实力的部队;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堪称奇迹。 
就在陈诚在扩充军队的时候;林彪也在迅猛地扩大着他的部队: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拥有二十七个步兵师;另外还有八个独立师、两个骑兵师、五个炮兵团;总兵力已达五十一万八千多人。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军队的扩军一发不可收拾;其兵力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陈诚无法拥有的;是林彪部强大的后备兵员。在整个东北;拥护共产党政权的所有翻身农民;都是东北民主联军潜在的士兵。在中共东北局的指导下;共产党地方政权组织训练了大量的二线部队;数量达到七十多个团二十万人之众。这些二线部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参加战斗或补充兵员。同时;东北乡村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为共产党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官兵们个个新军衣、新棉袄、戴着暖和又神气的皮帽子。一旦与国民党军队接火;国民党官兵对共产党军队几乎使不完、用不尽的炮弹子弹感到十分奇怪;他们无法想象;共产党人在东北地区已建立起强大的军用物资筹集、生产和供应体系。 
八月;陈诚调兵遣将准备作战;以实现他对蒋介石的承诺:“用六个月时间恢复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优势地位。”陈诚知道;如果不把北宁路锦州至沈阳段以西的共产党军队彻底肃清;关内关外的联系就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所以作战首先要从扫荡北宁路开始。 
林彪、罗荣桓决定发起秋季攻势:首先以冀察热辽军区主力向北宁线发动攻击;切断关内与关外的联系;然后趁国民党军西援之机;出动北满和西满部队主力攻击中长铁路;在长春与四平之间寻找歼敌战机。 
辽西走廊;一片狭长的丘陵地带;北宁线和锦承线穿越而过;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一九四七年九月六日;陈诚为“确保辽西走廊之安全;彻底解除北宁铁路之威胁”;以暂编五十师(欠一个团)为左路;以暂编二十二师(欠一个团)为中路;由暂编六十师为右路;分别从绥中、锦西、义县向建昌方向攻击前进;以肃清北宁线上锦榆段附近的共产党军队。 
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前线指挥部决定;以第八纵队歼灭暂编二十二、五十师;吸引锦州方向第九十三军增援;然后投入第九纵队;合力围歼第九十三军主力。 
到九月二十二日;从梨树沟门村到杨家仗子;八纵和九纵连打三仗;总计歼敌一万两千多人;除了各种物资之外缴获的武器足够装备两个团。战斗结束后;他们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采取铁路大翻身破坏法”;彻底破坏了锦州至山海关之间的铁路;再次切断了国民党军关内与关外的联系。 
本想使北宁路更安全;没想到现在反被截断了;愤怒的陈诚再次部署打通北宁路;与共产党军队于辽西地区进行决战。但是;部署还没有落实完毕;林彪部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纵突然开始了突袭中长路的战斗。就在第八、第九纵队在辽西发动攻势的时候;陈诚命令驻守铁岭的新六军的两个师乘火车增援锦州;同时请求华北的傅作义派兵北上。新六军主力的出动;造成了中长线的兵力空虚;林彪认为战机已至;遂命令各部队轻装向中长线奔袭前进。 
国民党军开始迅速收缩;收缩的速度十分惊人;新六军主力一天之内返回了铁岭;林彪随即放弃了攻击开原的计划。 
在陈诚的请求下;蒋介石将原驻守华北的第九十二军二十一师;第九十四军四十三师;第十三军五十四师;暂编第三军十、十一师以及骑兵第四师调出增援东北。 
十月中旬;国民党军重新打通了北宁路。 
十一月九日;林彪下令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结束。 
林彪在一九四七年秋发动的一系列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正规军三个师部、两个师、九个团总计四万七千余人;非正规军一个师部、两个师、十个团加三个营;总计两万两千余人;合计六万九千余人。共产党军队再次把控制区域扩大了近四万平方公里。 
一九四八年元旦;陈诚在他发表的“告东北军民书”中说:“目下国军已经完成作战准备;危险期已过。”他的话音未落;林彪部的新一轮更加猛烈的攻势又开始了。 
也许陈诚真的不清楚;此时不仅仅是东北地区;在整个中国的各个战场上;国民党军的“危险期”已经来临。 
陈诚不会想到;这是他在中国东北的第一也是最后一个冬季。在林彪大军的席卷下;他很快就丢了东北军政最高指挥官的职位;然后被蒋介石派到遥远的台湾去建立“后方基地”了。 
“他们未必愿意永久打仗” 
一九四七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共产党人萌生了攻击和占领一个国民党军设防坚固的大城市的念头。令聂荣臻产生这一念头的那座大城市是石家庄。 
石家庄那时候名为石门;它犹如楔进华北解放区腹地的一颗钉子。可以说;自正太战役开始;共产党军队在华北地区发动的每一场战役;都有孤立它的意图。聂荣臻对夺取这座城市几乎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那样一来;华北地区的共产党军队就真的可以自由驰骋了。 
清风店战役刚刚结束;聂荣臻立即意识到;石家庄四周全是解放区;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深陷于解放区内部的一座“孤岛”。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他与萧克、罗瑞卿、刘澜涛四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发出了攻打石家庄的电报。 
但是;石家庄终究是国民党军自内战爆发以来重点防御的大城市。对这样规模的城市发动攻击;共产党军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晋察冀野战军在清风店战场上缴获了一份《石家庄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从要图上看石家庄的防御不是想象的那么薄弱。 
内战爆发后;石家庄成为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重要战略依托。驻守城中的第三军连年修筑城防工事;虽然该城没有城墙;但第三军还是围绕城市边沿修筑了三道防御体系;碉堡总数达到六千多个:第一道防御体系;是当年日军修筑的封锁沟;沟深三米、宽两米、周长约为三十多公里;沟外设有地雷群、铁丝网、鹿砦等防御设施;沟内设围墙、电网;每隔数十米筑有碉堡一座;碉堡、暗堡和交通壕、散兵坑彼此相连。第二道防御体系;是以环绕市区的大建筑物和北兵营为依托构成的内市沟;内市沟宽五米、深五米、周长为十八公里;沟内修筑有碉堡和地堡组成的工事;还筑有一条周长二十五公里的铁路;上有铁甲列车昼夜巡逻;成为活动的堡垒。在外封锁沟和内市沟之间有大量的碉堡和暗沟。第三道防御体系;是以市区的正太饭店、大石桥、铁路工厂、电灯厂和火车站构成的核心阵地;阵地上部署着严密的火力网和通讯系统。 
虽然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已率主力离开了石家庄;但城内的留守总兵力依然高达两万五千多人。守城部队由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统一指挥。 
刘英认为共产党军队没有飞机、坦克和重炮;就连山炮和野炮都不多;想攻下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刘英的自信还来自蒋介石对他的承诺:“共军若敢进攻石家庄;兄当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