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唐》第375章


筇疲覆蛔爬褪Χ谠僬鞣ネ鹿然搿S谑抢钍烂袢滔铝苏饪诙衿氲饶饺菟澄榷送鹿然氲木质圃僖蕴址ヅ涯娴拿宄霰ゴ虼镅用⒔岵ā?br />
可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慕容顺因为久在中原当人质,在国内没什么名望不能服众,就在贞观八年底,他竟被吐谷浑人所杀。他死后大臣拥立其子诺曷钵继位(历史上慕容顺死于贞观九年,因本书中讨伐吐谷浑之战提前发生了一年,所以慕容顺也只能提前一年死)。只是诺曷钵年幼,大臣们都当他是傀儡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互相之间只顾忙着争权夺利,国内乱作一团。为了稳住吐谷浑的局势,李世民派李大亮率精兵前往吐谷浑作为诺曷钵的后援,并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有唐军的相助诺曷钵才稳住了吐谷浑的局势。因为这次吐谷浑的内乱,让李世民明白,指望吐谷浑稳定下来讨伐达延芒结波根本不可能,遂断了讨伐达延芒结波的念头。当然这都是后话。
贞观八年六月底,李靖率大军班师回朝,李世民亲自出长安城相迎。大唐开国以来能享受这种待遇可谓凤毛麟角。然而,李靖这边刚刚享受了一回殊荣那边就有人告发他谋反。告发他的便是高甑生和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
先前已详细说过高甑生的来历以及这次李靖被高甑生和唐奉义告发谋反的结局,就不再赘述。这次重点要说的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
唐奉义原为宇文化及的部将。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后,率领十万骁果想从扬州返回长安,途中受到李密、窦建德以及唐朝的李神通攻击。宇文化及连战连败,后困在山东聊城。王薄假意投靠宇文化及,进了聊城后放窦建德入城活捉了宇文化及。窦建德在河间斩了宇文化及和他两个儿子。唐奉义此时应投降了李密,后来随瓦岗诸将投降大唐。
贞观二年,李世民重新翻出隋炀帝被害一事的旧账,下诏将参与谋害隋炀帝的一干人,如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武牙郎将高元礼,依照裴虔通的处罚标准,全都除名发配到岭南。贞观七年,李世民又重新发了一道类似的诏书,在这份诏书里不仅对上述众人予以重罚,连他们的子孙也一并牵连了。
不过唐奉义运气非常好。因为他在贞观二年之前就任广州都督府长史。广州地处岭南,乃边远贫苦之地,而且那里的獠人非常多,獠人与汉人间的矛盾非常深,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引发大冲突,獠人作乱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大多数人都将到那里为官视为被贬,更少有人心甘情愿地到那里为官。唐奉义知道自己有历史遗留问题,不敢贪图太好的地方,在广州任都督长史就是很多年。在此期间颇有政绩,况且弑隋炀帝杨广一案已过去了多年,他当时也不过是个从犯,所以贞观二年和贞观七年的两道诏令并没有严格执行,将他罢官流放(广州已经够偏远了再流放能流放到哪里?)。
这次高甑生之所以勾结唐奉义诬告李靖,是因为唐奉义与李靖在武德四年岭南时曾与他有过交往。让唐奉义出面作证是想向李世民证明,李靖早在武德四年就已有谋反之心。然而李世民岂是那么好糊弄的?虽然大将得胜还朝必受诬告已成为大唐的惯例,不过李世民之所以会纵容那些人诬告是想借机敲打那些得胜而归的大将不要翘尾巴而已,根本并不是想借机整倒谁。所以,任何攀诬都会在李世民如炬慧眼面前无所遁形。因此,这次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一案很快便水落石出,李靖得到了清白,高甑生流放。至于唐奉义继续呆在岭南长蘑菇吧。
其实李靖何曾不知道李世民的用意?李靖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灭吐谷浑,这三件大功可谓前往古人后无来者,若是论功行赏的话封王也不为过。这不是夸张而是实情。想想当年的杜伏威和罗艺,他们两个不过是各自占领了一小块地方的割据势力,降唐之后皆被封王。不同的是罗艺卖了祖宗,改姓李才封了燕郡王。杜伏威没有改姓直接封了吴王。投诚献地的都能封王,何况是一刀一枪打下了比两人占据的地盘还要大十倍的功劳?再说,人家李靖还是实实在在的姓李(大唐虽然说非李姓不得封王,不过武德年间有杜伏威封了吴王,安史之乱后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李光弼封临淮郡王。另外唐中宗时还封了几个异姓王,武则天时就更不用说,姓武的出了好多王,但总体来说异姓封王非常困难)。
不过,这些因功劳大而被封王的还真没几个有好下场。李靖心里当然不想走上罗艺、杜伏威的老路。所以,虽然每次立下大功后他都会被人诬告,不过他就是不解释。因为他坚信解释就意味着心虚,他更清楚李世民此举就是想抵消掉他的功劳。而李靖自己也不想让功勋连累自己。也许当他听到有人诬告自己时表面上默然无语一付受尽委屈的样子,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李靖明白李世民的心思,李潜也明白。所以在李世民下诏封赏他时,他接连上表辞谢封赏。最后在李潜的坚持下李世民只赏了李潜彩缎千匹。牛弼这次斩获颇丰,因功晋勇武侯,左骁卫将军。
贞观八年八月,牛弼成亲。新娘是程咬金夫人娘家的一个远方侄女,姓裴名英。裴英与一般名门闺秀不同,她从小不爱女红,更不爱读书,所喜爱的便是刀枪棍棒骑马射箭。她的几个哥哥从小就被她欺负。裴英虽然爱好舞枪弄棒骑马射箭,不过她天生丽姿,加之勤练武功,体态婀娜刚健。她还经常抛头露面,很多名门公子都曾见过她的容颜,倾慕不已。从她十二岁开始,就有人上门为她提亲。她得知后只提了一个条件,谁能打的赢她,哪怕那人是瘸子、瞎子她也会嫁他,否则想都别想。
十二岁的小女孩即便是招式精妙可力气能有多大?所以许多练过几天功夫的公子哥们都想占便宜。在裴英接连打断了七名上门提亲的公子哥的腿后,整整四年没人敢上裴府给裴英提亲。为此,裴英的父母愁白了许多黑发。可无论他们怎么劝说,裴英就是不改变条件。被父母逼急了,裴英就横刀在颈,以死相威胁。裴英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随她去。
贞观八年,裴英已经二十岁。在大唐,这个年龄的女子若嫁不出去只能等着给人做小妾了。就在裴英的父母快要彻底愁白头,他们正巧来长安访亲,又正巧遇到了长安百姓夹道欢迎从吐谷浑班师军队这难得一见的胜景,更无巧不巧地听到路人议论牛弼。得知那个威风凛凛地牛将军至今还未婚娶,而且功夫高强战功赫赫,裴英的父母大喜过望,立刻找关系托人说媒。找来找去他们找到了程咬金的夫人。程夫人又找到了麦紫澜。而这时麦紫澜正发愁如何完成李潜交代的给牛弼说媒的任务,一听裴英的情况立刻欣喜不已。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牛弼和裴英见面交了次手,然后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八月初六,裴英从裴家娘子变成了牛夫人。贞观九年六月,牛夫人裴英为牛弼生下了一子,取名牛思德。
之所以牛弼会给儿子取这个一个俗气的名字是因为在他喜得贵子之前的一个月,也就是贞观九年五月,大唐开国皇帝,做了九年的太上皇李渊崩于垂拱前殿。李渊对牛弼极为赏识,如果没有李渊的提拔,牛弼也许一辈子只能当个小军官,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地位。因此牛弼对李渊非常感恩。李渊的字叫叔德,所以牛弼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思德。
李渊的去世给李潜敲响了一个警钟。因为李潜记得,长孙皇后将于一年后,也就是贞观十年因病去世。她的死让原本还没有表面化的储君之争越演越烈,而大唐也是从这时开始了非常严重的内耗。这些并不是李潜所希望看到的。
正文 第三零二章尾声
这两天搬了新办公室,紧跟着就来了任务。这次换的工作非常繁重,加班乃是家常便饭,不像以前能有较多时间查资料构思情节,更极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码字。思来想去还是结束了吧。所以权且用这一章做结尾。
以下正文:
李潜对太子李承乾的保有很深的同情。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其实是个缺少父爱的孩子。他小时李世民忙于征战天下,等李世民安定下来时,李承乾已经长大了,而且他还有了好几个比他年龄小且更可爱的弟弟。父母溺爱幼子长孙,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无非是长子出生时父亲正忙于创业,无暇与孩子沟通交流。而幼子出生时,父亲一般都事业有成,有大把的时间来照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