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空城》第23章


侍猓帜了肌?br />
忽然,他又叫道:“浸月!”
声音是毫不修饰的严肃,把她吓了一跳,东安这才放缓语调了问:“你走密道一路,皆畅通无阻?”
浸月想想,激动地说:“我出来的时候,发现那个井盖上有铁链,但是却没了锁,所以我才能爬上来啊!”
东安说:“如此,便说明已有人不久前刚用过这个密道。”
说罢,两人就跑去那口井查看,果真如浸月所说。东安叫浸月回庵里,自己立即去后山岗派人再探那个地道,给手下交待了几句,这才回书房,写了几封书信,分别叫人送去。
第20章 宫倾皆为自由故
魏子书围宫三日,骑虎难下,龙沽城人人都同那深闺里的姑娘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商铺冷清,有的店面干脆闭门不开,这时街上却偏偏走着一位商贩。他装束简单,面相普通,手里捧着个装着玉器的木匣,正半开着,边走边喊:“卖玉卖玉,伪人如石,真君如玉。”
一路上,这人见人就随便叫两声,连街边躺着的乞丐也不忘招揽一下,可如今哪有人会花钱费心去买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儿,他从街西走到街东,都没拦着个顾客,路人渐渐稀少。到了路尽头,那商人戛然止住步子,脸上浮出一丝笑来,对着空荡荡的大街说道:“这位客人跟了许久,可有心看玉?”
前后并无什么人来答话,又过了许久许久,才见附近一座房舍后闪出个老妪。只见她慢慢走近商人身后,在离他五六尺外的地方停下。
商人听声辩位,转过身,慢慢打量着这个老妪,她满面皱纹,但站姿稳健,气息纯畅,蓄攒多年的头发被一块土色麻布包裹着,显得鼓鼓囊囊。
她张口问道:“你匣子里卖的什么玉?”
商人道:“乃瑭玉,君子佩戴,方显坚忍高贵,愿找识货人。”
老妪眼睛一亮,上前一步紧盯着那人说:“或值得一看。”
那人也毫不含糊,立马就拿出了匣中的一块玉佩,递给她时,衣袖带起了匣子中的垫布,露出里层的绣布一角。他又似不经意地,顺手把垫布铺盖好。
那老妪瞟了一眼那块有些泛黄发旧的绣布,拿着玉的手微微颤抖,道:“何以识得?”
那人一字一顿道:“色碧而非黄,质坚而纯。”
老妪微微颌首,沉声道:“此乃真玉!”
那人顿时脸露喜色,道:“婆婆慧眼,我处尚有稀世奇玉,可否随我而来?”
夜里,秋凉渐渗体肤,庵里这边却还如往常一样清净,毫无战事到来之迹,东安依旧不直接参与战事中,但浸月看得出,他很为此劳神,其实,她自己何尝不是。当初被他救下,便留在庵里,一切好不顺理成章,实则,是自己做出了选择,而今彼此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会儿她腿脚冰凉,抱着团被子睡不踏实,就下床去烧洗脚水。
今夜无月,且山里入夜后比城里要黑许多,因此前方屋檐下,那纸窗里透出的幽幽桔光才格外显眼,那是一个她没去过的房间,她悄悄走过去,靠在墙壁上听。
里面传来一个故意压低的声音,道:“打我第一眼……我就知……”
浸月觉得这声音有些熟悉,又听屋里人接着说道:“你拿着罢……让……相信……”
话中的关键字她全没听清楚,但直觉告诉她,这个话题大有玄机。
好像有冷气吹过般,她没来由得打了个寒战,再向窗户看时,屋内的灯已经熄灭了,她怕有人出来,慌忙拐到另一面墙下蹲着。等了半天,不见动静,她想着估计不会有人出来了,便慢慢站直,贴着墙角向乌漆麻黑门口望了一眼。
这一望,正对上两只晶晶亮透心凉的眼,她吓得刚要喊出来,就被一只钢掌死死捂住了嘴,她拼命挣扎,这时听见前方一个声音低低道:“快住手!浸月别叫,是我!”
是东安的声音,浸月听出来了。等那手一松开了,她赶紧顺着声音方向跑去,一头扑进东安怀里,这才看向对面那人。对面那人也正死死看向她,呆辨清楚是谁后,双方都惊讶得张大了嘴。浸月刚要开口,被东安拉了一把,听他不悦道:“你半夜出来作甚?”
她说:“我起来烧洗脚水,无意间看到这里灯亮,你们这是?”
东安不答,又拉着她往屋里走,说:“进屋说罢。”
他们摸黑进了屋,掩了门,也不再点灯。
“于麽麽,我没认错吧,你怎么会在这里?!”浸月没等人坐稳,就开口问道。
于麽麽没说话,相当谨慎地望了望东安,东安叹了口气,道:“你二人,所经历,可谓险象环生,殊途同归,如今都站在我面前,叫我不得不心怀侥幸之喜。”
原来,皇帝被刺当天夜里,源家亲兵居然奉旨进驻皇宫,把守了慈恩宫,全宫同时秘密肃清可疑人等。于麽麽作为宫内闲杂奴役被集中在宫中某处,每日定时送餐,为人看管,可这于麽麽看似年迈,实则身怀绝技,她为救老太后,深夜潜入重兵把守的慈恩宫,而太皇太后早在皇帝被刺那日,便敏感地嗅到了政变的气息,预书懿旨,授于麽麽,又命她千方百计偷出玉玺,认清局势,待关键时机传于姚帅知道,以调动京畿人马。
麽麽受重托,次夜又潜入皇帝寝宫盗走玉玺,待返回时,却被源兵发现,情急之下,她躲进御膳房,一不做二不休,把满坛的猪油倾掀在地,放火烧宫,又拿蘸了猪油的火柴棒,扔进了御书房。亲兵们慌忙扑火,麽麽则趁乱从密道逃遁,这也是为何浸月发现地道出口没有上锁的原因。
而麽麽从地道逃出后,并未直接投奔于魏子书,而是先去了城中探听虚实,恰逢魏子书出兵围宫,姚帅闭门不战,这才知晓老太后的用意,心中暗暗佩服,开始加紧打听魏子书所拥立之人。无奈此事关系重大,寻常人怎知能探知民间皇帝的下落,即使真有下落,魏子书等人定会死守秘密直到拥帝登基,又怎会轻易将皇帝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她怀揣玉玺,一连数日,竟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落川、崎山等驻洲将士也得知了魏子书夺宫之举,未知虚实,纷纷带兵前来救驾。麽麽心急如焚,心想如若魏子书这边是个假皇帝,被围歼倒也应该,因老太后说“宁为玉碎”,哪怕是立个亲王为太子,也不可再让太子血统被混淆和利用,然而,万一是真,先皇之子被当反贼处置,岂不是自己间接断送了寰微血脉?她年事已高,几日来神经高度紧张,却奔波劳累无果,正在绝望之际,却无意间观察到了一名卖玉者,巧的是,这卖玉者果真不普通,正是东安安排的手下,两人几番玄机妙语打下来,正中各自下怀。
原来,自东安分析出逃出密道不止浸月一人后,便认定那定会是有用之人,无论是带来宫内的消息,还是玉玺,或是有关真天子证明的,都将大大利于自己的行动,于是他千方百计地拿真天子身世的隐讳内容大做文章,穿针引线,吸引暗处那位。所谓北里璜、北里瑭,一字之差,其意却可被解得天上地下,这自然也是当年太皇太后的怪招。所以,当他看到于麽麽被手下人带至面前时,一颗心便像石头落地一般有了底儿。
两人接上头后,于麽麽当即带东安找到了埋藏玉玺的地点,从一滩堆满枯枝败叶的腐水泽中挖到了那沉甸甸的、在淤泥包裹中浑然不见真颜的、象征堂堂寰微国国威国信国君的传世国玺,郑重交付于他,两人又连夜赶回净蟾庵。
浸月听完这个故事,只觉得脊背发凉,若稍稍切换时空,麽麽放火烧宫那时,恰是浸月从御书房逃逸之际,倘若稍稍错过一时片刻,自己保不定就得被烧死,而又若太皇太后没有坐薨,守卫皆麻痹离岗,又何来自己一路畅通无阻的逃逸生还!
可转念一想,这宫中的一切,看起来复杂多端,却丝丝相扣,线头纷纷指向皇帝,那中空的环心却总被自己步步踩上。一座宫倾,皆为她之自由;纵命运陷阱密布,却又何其眷顾于她。这样一想,她也释怀许多。
麽麽本已知道太皇太后已故的事实,可听到说浸月发现尸身的时候,仍悲恸到不能自已,几欲昏厥,待整个故事说完,她对浸月道:“如今看来,‘月贵人’是不能称了,不如老奴还叫回你‘二小姐’?”
浸月急忙说:“麽麽肝胆忠义,叫我好生惭愧,以后请直呼我‘浸月’罢,我再不要和那皇宫有牵连了!是吧,东安?”
她想象着自己说此话时东安脸上的表情,应该是很满意她的回答罢,偏头一瞧,却并没看到预期的回应。
麽麽看着他们的亲密之举,此刻却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