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谁敢动我儿砸》第19章


这次就是因为掌管官员的绩效考核的吏部考功司陈弘勋,想要索诈一些孝敬,其实,这算得上是一种潜规则了,每年的秋季考核文官功绩的时候,就是四位考功司发财的时机。
其他的官员,不管是否有升迁的机会,但是为了得到平以上的评级,都会主动给些好处,也就京中三品以上大员不在他们卡要的范围,甚至他们有的还得主动孝敬,以保平安。
若是得知自己的考评必然会得上上或者上,能够有机会上升,则会一定奉上喜钱图一乐呵,这些都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而戴梓不仅在五年前弃文从军,跟着贾代善去打罗刹人,凭借进献蟠肠鸟枪的制作方法,立下大功,直接提升为工部虞衡司郎中。
掌管都吏、军器、窑冶、柜、杂五科和军器案房、军器算房、窑冶案房、窑冶算房、火房等单位。
虽然品级不高,只有正五品,但绝对是个有实权的,某些时候,甚至连侍郎都不能随便在他这里指手画脚。
不仅如此,年初的时候,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金明帝炫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并夸口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
这冲天炮又叫子母炮,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实在是威力巨大,南怀仁其实是知道怎么制作的,可是,他只说了威力却称自己做不出来。
但戴梓对这个洋人耀武扬威很是不削,直接用了八天时间做了出来,威力更是在南怀仁形容之上。
这样长脸的事情,金明帝直接大手一挥,给提成了四品的工部司务,彻底的将整个虞衡司掌控在了手中,并且下令,若是戴梓需要实验经费,户部必须全力支持。
因为这功绩在呢,今年的考评必然是上上,来年右侍郎致仕,若是没有大的差错,必然是戴梓接班,所以,陈弘勋肯定是要讨喜钱的。
戴梓是个两袖清风的老古板,他自己没有钱,也不收孝敬,只一心研究火器,按照现在来算就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工科男。
自然也没有打点的意思,听到陈弘勋话里话外的意思,当即急了,就说自己凭本事升迁,为什么给他随礼?
这话自然是把陈弘勋给得罪了,再加上被打脸的南怀仁,另外,南怀仁本来也是工部司务,就是掌管制作子母炮的,同样是竞争右侍郎的强力选手,这次因为戴梓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于是,南怀仁私下与陈弘勋做了交易,诬陷戴梓私通东洋。
第18章 
金明帝本身是很欣赏戴梓的,不然也不会将整个虞衡司交给他,这可是掌控了整个朝廷的火器制造。
比如,南怀仁同样是司务,但是他却只是督造子母炮,说白了就是一工头,这也是南怀仁嫉恨他的地方。
所以,若只是这些似是而非的证据,金明帝就算是看在西宁郡王的面子上偏袒了陈弘勋,顶多也就是训斥几句,或者罚个俸禄也就算了。
但是,坏就坏在,本是例行搜查,毕竟,这涉及到了通敌,不可能完全不调查,结果竟然搜出了一把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连珠铳。
这是戴梓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名叫“连珠火铳”的武器,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
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
这火铳威力巨大,百米开外,可击碎一巨石,据说试枪时,南怀仁吓得满身冷汗。
而戴梓研制出了这样威力巨大的枪支,却选择了“藏器于家”,而不是上报皇上。
戴梓自己说,并不是没来得及上报,而是因为戴梓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人斥责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将此器献上使其“流布人间”,你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活人了。
这就明显让皇上有了顾忌,心中对戴梓有了防备,他无法确定戴梓这么做的真意,就算他说的是真的,那也说明,他并不信任金明帝,认为金明帝是个乱造杀业之人。
秉持着认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戴梓是必须处理了,但是,金明帝爱才,无法直接按照通敌罪名将他处斩,所以,决定将人流放。
朝中毕竟还是有忠臣的,对戴梓的秉性很是信任,坚信他不会是通敌之人,比如贾代善。
不过,贾代善在后宅中比较糊涂,可是,论起体察圣意,真不见得有人能胜得过他的,他很清楚,戴梓犯了金明帝的忌讳。
或者说,戴梓的做为,任何皇帝都会忌讳,没有皇帝会同意有不被自己掌控的人事物,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对金明帝表奏担保什么的。
甚至,在詹事府议事时,当场阻止了太子少保提出的私下接近戴梓,给予帮助,以便他日将这能人收编,毕竟,自古雪中送炭最是感人,最能让戴梓这样的人感激,然后士为知己者死。
因为贾赦成了司徒筝的伴读,荣宁两府彻底归顺了太子这边,所以,贾代善虽然并不是詹士府成员,但因为贾代化是宾客,所以,议事的时候,太子将这哥俩都叫了过来。
怎么说呢,之前太子司徒策之所以边缘化贾代化,其实并不全是不放心,更主要的是,在谋略上,贾代化并不擅长。
与贾代善相反,贾代化做为贾家嫡枝,他被从小教导的方向就与贾代善不同,贾代善是负责征战立功的,而贾代化这边则最主要的是稳住后方大本营。
就像贾代善虽然战场上、官场上谋略过人,但后宅处理上称句糊涂无能都不为过一样,贾代化在战场上顶多就能称一句猛将罢了。
在官场上,贾代化也只是做到了但求无过,不过,在处理家事族务上,他却极能稳住架,而之前,他在詹士府内,也是充当了管家这样的一个角色。
当然,做为年幼的太子,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有这份儿眼力,这自然是金明帝指派的。
其实,原著中,若非贾代化早逝,就凭他的稳妥,已经金明帝对贾家的信任,太子绝对不会那么轻易被人带偏。
同样的,也因为贾代化早逝,没来得及将自己的人生阅历悉数交到贾敬手里,以至于贾敬因为少不更事,被牵扯进了一些麻烦中,最后不得不避世保命,无法教导独子贾珍眼睁睁得看着宁国府败落。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造衅开端实在宁一说的根本所在。
当然,贾代化在谋略上的平庸,以及一味的稳妥行事,在年幼,有着少年人特有的冲劲儿的太子眼中,实在没有重用的价值。
太子毕竟阅历尚浅,他没办法像成年人那样去考虑的周全,再加上母后早逝,带着幼弟周旋于前朝后宫的太子,哪有耐心听贾代化枯燥的劝慰?
毕竟,太子不是贾家晚辈儿,他和贾代化是主仆,贾代化是仆,他对贾家族人可以直接发号施令,不用特意讲明缘由,贾家族人自然得听从。
另外,贾代善做为代字辈最出息的人,也是对这长兄唯命是从的信服,这才让不善言辞的贾代化能稳住贾家后方。
但这样的贾代化 自然不能让,没有母后帮助掌舵劝诫的太子信服,甚至因为贾代善是金明帝的心腹,让因为对母后惨死,却仍留恋后宫的金明帝很是不满的太子隐隐防备。
不过,这一切,都因为周皇后平安度过生死劫而不存在,现在,更是在贾代化的提议下,将贾代善叫了过来议事。
太子是个敦厚仁善的,他对于戴梓的事情挺重视的,甚至,他觉得自己父皇这一次做错了,他不认可金明帝因为心中猜忌就废弃一位忠心的能臣的做法。
贾代善显然是看出了太子的心思,他不觉得仁君是明君的代名词,但也知道,这是所处角度的原因,毕竟,为君者和为臣时的心境是不同的,便是太子,那也是臣,在皇上面前也得自称儿臣。
而詹士府,说白了,就是皇上让一小部分有能力的大臣,拿朝中的事物,来训练太子处理朝政的能力,慢慢磨砺出一位合格的君王。
贾代善知道,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但是,现在贾家全族的荣辱甚至身家性命都压在太子身上,那么,贾代善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太子调、教成合格,至少是附和金明帝心思的新皇。
面对太子,贾代善不紧不慢的说道:“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作为皇上,一个国家的重担都压在肩上的皇上,绝对不能让自己有任何的一丝危险。”
“三国时,曹孟德曾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话虽然是他在悔恨时自我安慰的话,但是,这也是说明,曹公是个明白的领导者,若是当时磨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