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九四二 作者:邓贤》第75章


更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当年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他们中很多人出身都很优越,家庭都很富裕,就是那个时代的“富家子弟”、“官二代”、“名门之后”等等,比如父亲的战友杨叔叔,他父亲就是曾任四川省主席,人称“四川王”的大军阀杨森。而当年与我父亲一同报名参军的那位卢叔叔,他叔叔就是国民政府的陆军中将。我父亲当然不用说了,他父亲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棉纱大王”,而“裕(大)华纱厂”集团四大股东里,就有三家人的儿子从军到印度打仗。要知道在那个战火连天国险民艰的年代,能送孩子念大学和高中的家庭都不会是普通百姓人家。
2004年我应国务院新闻办之约,带领几位文学青年完成一部反映印缅抗战的口述体回忆录。我们先后寻找、询问并记录散落在世界十几个国家的原远征军老兵近千人,其中采访达数百人,最终精选回忆录五十二篇成书,书名《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该书于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此次群体采访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当年十万后方学生大从军的壮举堪称中华民族发出的“最后吼声”,试想连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都不再念书而是主动投身军营(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在校生免服兵役),以鲜血和生命践行“抗敌救国,不当亡国奴”的历史使命,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这条沉睡的古老巨龙走向觉醒和浴火重生呢?
抗战后期大后方兵源几近枯竭,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出征缅甸惨遭败绩,日军趁机攻占缅甸和东南亚,切断中国通往外部的最后一条生命线——滇缅公路。深感兵力匮乏的美国人决定在印度重组中国驻印军,其使命就是打通印缅国际交通线,为坚持抗战的中国大后方紧急输血。在这样危机四伏的国际背景下,成千上万的后方学生挺身而出成为担当这一历史使命的主力,他们弃学从军奔赴异国战场,接受英美盟军现代化装备,学习盟军现代化作战理念,掌握先进武器与盟军互相配合并肩作战,终于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打败强敌,完成收复缅北和打通国际交通线的伟大使命。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八年抗战敌强我弱,正面战场历次重大战役多以中国军队失利和国土沦陷而告终,即使台儿庄大战、昆仑关大战、长沙保卫战等局部胜利也不例外,战果得而复失。唯有反攻印缅之战成为日本人的噩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日军精锐,还在于这是第一场以中国人为主力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战争,同时也是中国军队在整个二战中投入的唯一一场国际战役。
时光荏苒,大半个世纪以前,一面象征胜利的中国军旗高高飘扬在滇缅——印缅国际交通线上,这是何等值得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历史记忆,同时它也是那一代年轻学子用热血和行动向祖国人民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须知要取得这个优异成绩绝非易事,青年学子面对的凶恶敌人是号称“王牌中的王牌”的日军师团,这支部队曾经发动过“七、七卢沟桥事变”,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攻陷新加坡马来西亚,大败英美盟军和第一次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年轻的中国驻印军如何才能战胜强敌,做到脱胎换骨乃至于凤凰涅槃呢?我相信历史之谜就隐藏在一个个勇于献身和渴望改变的学生兵身上。统计数字表明,远赴印缅作战的学生兵中,大学文化程度约占百分之二十,高中文化程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粗通英文或者具有较高英文能力的人约占四分之一,这样一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军队,相信二战时期的英美盟军也无出其右!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美国盟军等同于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代名词,当高科技现代化与这些具有献身精神和掌握文化知识的中国士兵相结合,就如同宇宙中最强大的正负电粒子相撞击,注定要成就一个惊天动地的雷霆裂变。首次与国际盟军接轨的中国学生兵用行动证明,掌握科学思想和现代化武器的中国人能够打败任何强敌,印缅之战的胜利已成为中国抗战乃至二战最鼓舞人心的战争绝唱。
我的父亲就是这千千万万从军学生中的一人,他用行动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而这段异域从军史就成为他人生中永远的亮点。不幸的是,这支在印缅战场摧枯拉朽的队伍回国后遭遇国共内战,学生纷纷大逃亡,胜利者土崩瓦解,王者之师名存实亡。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和他的战友后来大多重返校园继续念书,走上知识精英和科学救国的道路。但是后来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遭受不公正对待,那段从军经历变成“历史污点”,直至改革开放才予改正。2005年,正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有关部门向所有参加抗战的离休干部颁发荣誉勋章,父亲与他的战友无一人获得。我为此不平,但是那群老人却表情淡淡的,大家什么都没有说。
俱往矣,2004年采访期间,有次给仅在一周前采访过的老兵打电话,谁知他儿子说,老人家刚刚谢世。在那次将近一年采访中,至少有十几位接受采访的老人相继离世,很多人甚至没能看到记录他们人生的新书出版。岁月的流逝就是这样残酷无情,2009年我父亲也告别人世,去到天堂与他的战友们会合,如今成都地区那一代金戈铁马的学生兵存世者仅余寥寥数人。
这部作品呕心沥血写作三年,它是我第一部带有家族传记性质的长篇小说,我以父亲和他的战友为原型塑造了一群征战印缅的学生兵艺术形象。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部浓缩的印缅战争史,再现和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这是我为父亲墓前献上的一束小小的鲜花,以寄托儿子永远的怀念和哀思。
谨以此书,纪念所有为拯救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苦难而投身反法西斯战场的我的父辈,祈愿您们的在天之灵安息!
作 者
2012、7、7 于青城山
╭╮
╭╮╭╮ ╭╮╭╮
⌒ ∨
(﹏)。。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