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第209章


旦西夏被灭,西辽就完全对上了西北军路这支宋朝精锐。
而又有消息称,宋朝权臣欧阳有意迎娶西夏尚公主,宋徽宗也同意其女嫁到辽国。此事宋朝内部正在筹商,还未对辽派出使节。
“扯淡嘛,这纯粹是假消息你们都敢刊登?”欧阳拿着一份刚出版的皇家报,上面说自己对尚公主早生情素,还牵马踏青。欧阳问:“惠兰呢?”
惠兰助理回答:“惠兰姐说,大人看了这报道如果生气,就告诉大人,惠兰回娘家了。如果大人不生气,就说惠兰上京了。”
欧阳忍不住一笑:“惠兰有没说为什么发这报道?”
“这个我知道,是九公公让惠兰姐发的。”
同样生气当然还有宋徽宗,虽然两人都知道是没边的事,因为朝廷都没有和他们商量过。但是两人还在生气。欧阳还好,梁红玉毕竟在海外。而宋徽宗觉着赵玉非常不尊重自己,摔了十几个上等瓷器。欧阳对助理道:“和惠兰说一声,我这边没关系,让她有空和我去看望下太上皇,给他陪个不是就好了。”
不可否认,赵玉看准了辽人心思,这一手做的很漂亮。本来抗宋援夏方已经占了上风,但现在袖手旁观派反占上风。辽朝继续着无休止的扯皮。
由于战争开启,和冬天的即将到来,商业协会场主接到了大量的定单。衣服、鞋子、军粮等等。战争又带给了商人不一样的利润。而今宋国内主流对战争的看法是表示欢迎态度。一是失业率降低,二是商业的利润,三是话题的丰富,四是民族自豪感增强。
按照军机处预计,本次战争将在明年夏天到来之前结束,也有人认为在年节之前就可以结束。
欧阳还没离开皇家报总社,一名马快拿稿进来:“东京最新新闻。惠兰姐呢?”
助理看了眼欧阳笑答:“躲债去了。”
“小丫头,我看看。”欧阳拿过消息打开一看倒有点吃惊,赵玉手笔有点大,和美智子结婚的不是什么进士,而是一名皇族子弟。此人年十八,五岁拜大儒为师,对儒学甚有研究,被朝廷封为亲王。而报道还说,日本感谢大宋救助了海难的美智子同时,也同意这门亲事。皇族子弟将携美智子游历大宋,明年开春这对壁人将携带重礼,由杭州舰队护送前往日本,在日本成亲。欧阳看完感叹,身为大宋八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无数的谈资可以供她们打发时间。
这消息是由很多片段组成。比如有对皇族的采访,对美智子的采访,还有对礼部采访。还有一些记者听到、见到的趣闻等等组成。这些资料将在阳平总社汇集,而后由编辑编排,校验之后成版发表。
近百年下来,宋朝有到底有多少人和宋太祖有血缘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大了去,有道是王爷到处走,世子不如狗。找个自愿的和宋太祖有关系的人出来,一点都不难。
战龙在野 第一百九十三章大难前夕
更新时间:2011523 19:29:18 本章字数:7845
第一百九十三章大难前夕
接下来消息多是西夏战争的事,除了永兴军路巩固横山正在计较朝东北行进取夏州之外,并没有其余有价值的消息。不过由于战争的出现,原本囤田的厢军调入后勤补给,所以今年产粮减少不少,再加笼络西夏各部族所花费,还有对辽战略中粮食储备,宋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了两成。
东南那边的消息说,第一批流求种植的粮食将由海路运抵宋朝,这批粮食全部由官府按照市价收购。
欧阳看了案上的文件,才知道惠兰而今的工作量有多大。皇家报各州每个点一般是三天,最多五天必须传一次本地有价值新闻到阳平。而今近百个点的审稿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该是提拔一些记者成为副主编,分担工作的时候了。
皇家报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了宋国内的权威刊物。也有商人和官员想发第二份报纸,但全部被朝廷否决。在国内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欧阳正看着,门口安保公司的一名保安进来道:“大人,县衙有人找,说姓李,是您的故交。”
“知道了。”欧阳放下稿件对助理道:“让你惠兰姐上班,还有,差不多是时候提拔几个副主编了。大家版面分明。但是朝廷和国外新闻还是要惠兰接手。至于经、商、农、医、娱乐、卫生就由副主编接手。”
“好的,大人慢走。”
……
“李汉?”欧阳一楞,这家伙领了钦差的名头,不是去办学了吗?怎么有空跑阳平来?要知道阳平识字率为大宋之首。来阳平办学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家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李汉在椅子上悠悠道:“怎么,连茶都不让喝一口?”
“哪能呢,会议室看茶。”新衙门功能多了很多,包含调解室、会议室、审讯室等等。
茶上来,是好茶。房门关上,李汉品口茶道:“不错,二十贯一两的上等杭州新城茶。”
“不错啊。”欧阳赞了一句,其实是什么茶叶他也不知道。既然李汉说是,那就是了。欧阳问:“老哥是特意来看我的?”
“不”李汉放下杯子道:“我特意来救你的。”
“救我?”欧阳不解。
李汉笑道:“我去年寻得一高人,替你行了一卦,高人说你乃是火命,火气太旺,而今年是至阴之年,恐怕你有血光之灾。”
“哦。”欧阳迷茫看李汉。
“要解这血光之灾,也不是没有办法。只不过……”李汉说一半,拿茶开喝,眼角瞄欧阳。
欧阳保持迷茫:“……”
李汉见此人分外不配合,只能无奈道:“高人说如果愿意捐献钱财,必然能逆天改命。将来遇水得水,遇火得火,福渌双全,子孙满堂,加官进爵……”
“停”欧阳打住问:“老哥知道金国国师是我什么人吗?”
李汉迷茫摇头:“不知。”
“是我半个徒弟。”
李汉楞了一会哈哈大笑道:“看你,我就是开个玩笑,你却吹上牛了。这茶不错。”
欧阳问:“有件事我很奇怪,你不是钦差吗?钦差卫队呢?”
“……”李汉不语。
欧阳伸手在李汉脸上抓一把,并没有传说中的人皮面具。但李汉确实是钦差。确实有钦差卫队的。这事皇家报还报道过。
李汉一巴掌打掉欧阳爪子道:“养不起钦差卫队,我让他们回京了。留两个人在成都钦差行辕呆着撑门面。你知道不知道,这些人一天要吃多少钱?”
“……”欧阳沉默一会:“你老哥来阳平不会本着劫富济贫的念头来的吧?”
“哎呀,老弟真聪明,怪不得当初一见你就这么投缘。”李汉笑呵呵道:“阳平,大宋第一富县。拿个石头砸过去,砸倒十个,五个身家过百万,四个身家过千万,还一个身家也有数十万。只要老弟登高一呼,几百万贯实在是不在话下。”
欧阳看李汉,这家伙估计已经把行头卖光了,连身上的衣服也是洗了再西,土黄色便衣快变成纯白。欧阳想想道:“老哥,这捐钱不是问题。你现在成都府路办学有难处找我们阳平,我和你交情没得说,我扛了。但是其他地方呢?老哥不会不知道,东南二十七州,真富的就三个州,北面三十一州,也只有三成富裕。这么大一个教育窟窿,老哥你倒是想怎么补?”
“得别和我提什么富裕。洪州富裕吧?那王八蛋知州给老子一百贯钱,说什么百废待新。老弟知道,这钱有多好花。在成都十间学堂,五千名学生。最简单吃一天就要五十贯,加肉了就是一天一百贯。老弟知道成都府路有多少六岁上,十二岁以不识字的孩童吗?二十一万人。你说如果都开办起来,这一天要吃多少钱?四千贯啊一年下来,去了两月放假,光吃就得一百二十万贯。如果三年为期限,那一批人就要三百六十万贯。这还只是成都府路。对你可以说让他们吃自己的,但是路途遥远,没吃没住想来也来不了。吃的差点,就天天生病,也没办法上学。让他们自己带饭菜,带的都是什么?你知道不知道,那些学生白米馊饭都吃得很开心,和过年一样……”李汉唏嘘,老泪流淌。
欧阳安慰道:“老哥,你可以在富县先搞嘛。上谷那边最近正准备每乡办学,衙门贴补。我看你去正合适。”
“你少来。阳平地面随便抓个人都能写信。你去看看其他地方?”李汉拿出一封信道:“这是一封给当厢军弟弟的信,上面全是画图的。一个男人趟在地上,就是说他爸死了……你阳平是每十人三文盲。雅州知道吧?每两千人只有一人识字。前些日子,阳平商业协会去看了,想投资,后来调查一下拍屁股走了。那商人告诉我,这边招不到一个合适员工,瘦弱不说,连个识字都找不到,谁当工头,谁能统筹管理,谁能写信给他汇报每月生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