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61章


倘耍窃齑哪芰σ膊蛔悖饕亲饬拗泄暮4V谒苤氖牵诘笔绷撼氡狈秸ǘ灾诺木置嫦拢靡坏愕拇辉缇捅嗳肓司樱糜诙员狈秸ǖ淖髡剑缭诠?37年,梁武帝萧衍大规模地征发沿海民船编入军队,扩充军力,雄心勃勃准备北伐。这不仅是对沿海老百姓的掠夺,更是对中国海上贸易的一次沉重打击,能够用于商业的船只因此大大减少,如上种种因素,中国丝绸在西方市场价格暴涨,也就不奇怪了。
在当时的中国政局下,丝绸出口的减少,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小事,反正我们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区几个丝绸贸易的钱,在政府税收里算不上重点,大不了是少了点零花钱。但是对于西方来说,丝绸出口量的减少,对他们却是毁灭性的打击,就好比今天日本一天不进口石油,就很可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的瘫痪,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欧洲人也要想办法,按照西方人的一贯本性,他们的主要办法就是打仗,其中的主角,就是此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
这位查士丁尼,对中国人来说很陌生,但是在整个西方世界,这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在查理大帝横空出世以前,他是西方最牛的皇帝,一是这时期的东罗马帝国国力强大,二是他个人赫赫武功了得,他在位40年,向西征服了意大利,占有了北非帝国,向北打败了日耳曼帝国,向东最终击败了波斯帝国,可以说罗马帝国最顶峰时期的疆域,几乎全在他的手里恢复了。东罗马帝国也是丝绸贸易的重要中间商,他们常年以来通过从波斯进口中国丝绸,经过加工后转卖西方,谋取了大量利润,丝绸的涨价,以及输入量的减少,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东罗马。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查士丁尼,正在雄心勃勃意图扩张领土,要扩张领土就要组建强大的军队,要强大的军队,就要有钱,要钱,就要打丝绸贸易的主意,要丝绸……没有!
为什么没有丝绸,那时候的西方人理解能力有限,当时西方人认为,丝绸输入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常年和他们做丝绸贸易的波斯人搞鬼。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波斯人漫天要价,盘剥西方人,所以查士丁尼就想:为什么丝绸贸易一定要通过波斯呢,难道我就不能征服波斯,直接获得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权吗?穷急生疯的查士丁尼,因此做出了发动对波斯的战争的决定。
其实在发动对波斯的战争之前,查士丁尼也曾经尝试过绕开波斯,主动和中国建立联系,他先是组建了商队,企图从波斯偷渡到中国,但被波斯人抓住后砍了。盛怒之下的查士丁尼,随即决定对波斯用兵。有的说法是,查士丁尼不但想征服波斯,更想征服中国,这个说法广泛记录于西方的一些野史里,不过以这位查士丁尼一生开疆拓土的表现看,身为战争狂人的他,就是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但是从当时的力量对比看,他如果真有这种想法,可以说是自不量力。如果他真的击败了波斯,并且一路东进,即使抛开劳师袭远这类的兵家大忌,就纯粹以军事力量对比看,和他交手的波斯,东面是已经灭亡了贵霜帝国的白匈奴,这白匈奴又是什么人呢?就是中国春秋战国历史上的“滑国”。在被秦国灭亡后,余部逃到了西域,一度是汉朝“西域都护”治下的诸侯,南北朝时期,还是柔然民族的附庸,柔然被北魏痛打的时候,白匈奴也殃及池鱼,被北魏打得稀里哗啦。然后他们西迁到中亚,这一迁就时来运转,就像之前的大月氏一样,之前在中国排不上号的他们,把强大的贵霜帝国以及波斯帝国都打得稀里哗啦。横向对比看看,连波斯人都搞不定的查士丁尼,比起此时作战水准最高的中国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这些查士丁尼是不可能知道的,事实是他果然连波斯都搞不定。公元540年,查士丁尼大举进犯波斯,结果和波斯互有胜负,双方谁都不能彻底击败谁。战局转入了相持,而因为中国丝绸价格的持续走高,以及西方经济危机的加剧,查士丁尼最后实在无法坚持打仗了。尤其是东罗马帝国西面的泰尔、佩鲁特等城市,本身就是靠着加工丝绸业为生的,一打仗,丝绸贸易干脆瘫痪了,老百姓没饭吃,纷纷起来造反。查士丁尼再也无法支撑了,在大臣们的劝说下,他不得不接受了波斯苛刻的停战条件,按照波斯人制定的价格进口丝绸,在这些年里,波斯人趁火打劫,大肆抬高丝绸价格,给整个西方的经济都带来了沉重打击。
查士丁尼虽然人比较疯狂,但作为欧洲历史上的著名君王,他还是很有头脑的,至少很懂自力更生的原则,不就是买不到丝绸吗,我自己造还不行。可是当时全欧洲都没人会造丝绸,查士丁尼想到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开始面向整个东罗马帝国乃至周边国家悬赏,征募会造丝绸的人才,一直到了公元543年,有两个来自印度的和尚求见,这是两个曾经去过中国的和尚,他们承诺,只要查士丁尼肯出钱,他们愿意去中国偷学造丝绸的办法。然后,他们在查士丁尼的资助下来到了梁朝,这时候正是梁武帝大肆崇佛的时期,对僧侣非常尊崇,两个印度和尚一面传教,一面学习纺织,并且用竹竿偷藏了蚕种带出了中国。他们回到东罗马的时间,是公元552年,这是一个对西方人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年头。从此开始,丝绸不再是中国的专利,西方人学会了养蚕。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从此一度成为了欧洲的纺织中心。后来,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君士坦丁堡的一些纺织工匠被带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也就因此成了西欧的纺织中心。
中国丝绸纺织的西传,是促进整个西方文明的大事,不过中国对于世界丝绸业的垄断地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因为欧洲人虽然学会了纺织,但是无论纺织技术还是丝绸质量,依然远远不能和中国人相比。事实上,欧洲本土制造的丝绸,只能满足中层老百姓,贵族们的丝绸,还是只认中国产品。但是梁武帝萧衍或许想不到,他的一个爱好,竟然会改变整个西方的经济历史,促成了东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西方纺织业的大兴,这只能说是“蝴蝶效应”了。
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
从公元294年匈奴反叛开始,中国就进入了著名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在西晋王朝残暴的门阀统治下,内迁的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起义,在长江以北的中原汉地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代表正统的“晋朝”被迫迁移到了长江以南。这之后,先是北方“五胡”政权轮流坐庄,这个灭亡那个又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唱到最后,由“五胡”中的鲜卑拓跋政权,最终建立北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南方的“正统”晋朝,则相继被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取代,这段南北并立的时代,即历史上的南北朝。从最初的“五胡十六国”到“南北对峙”,再到最后由隋朝混同南北,统一华夏,这段历史的演进,恰恰印证了“分久必合”的规律。
这段“分久必合”的历史演进中,有一个历史盲点,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中国分裂时代,既然是以内迁的少数民族起义为开始的,那么当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纷纷逐鹿中原的时候,他们原本的栖息地——北方蒙古草原,又是由谁来统治呢?难道成了一片“真空”了吗?当然不是,当匈奴、鲜卑等原本的草原骄子纷纷南下,争夺中原的统治权时,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有另一个民族拔地而起。无论中原地带由谁坐庄,他们始终是以一个统一的游牧民族政权的身份,与中原农业区继续对峙,延续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文明的和战剧本,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这个政权比先前的匈奴还要强大,一次次给逐鹿中原的枭雄们以沉重的打击。在北方游牧民族的花名册上,这个如今知名度不高的政权,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有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柔然。
中国历史资料里,柔然民族并不被重视,然而在西方人的记录中,柔然民族,是一个足够比肩成吉思汗的民族,他们在后来西迁欧洲,一路势如破竹,无论东欧还是西欧,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在欧洲建立了一个著名的政权——阿瓦尔政权。阿瓦尔骑兵的赫赫武功,是整个欧洲历史里重要的一环,欧洲人在记录的时候,经常补充一句:阿瓦尔人,来自遥远的中国。
那么,这个起于中国北方大草原,一度横行漠北的柔然民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模样呢?他们是如何强大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