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65章


蚱鹨澹潞笞魑晷唬蔽航臼粲谒堑哪狭焱了透税⒛腔贰U馐焙虻陌⒛腔罚淙幻挥谢指吹饺崛欢κ⑹逼诘氖盗Γ灿涤辛顺こ且员钡恼瞿狭焱粒丫遣菰囊慌设尚郏蛄?00多年柔然的北魏做梦也想不到,就在自己王朝的晚期,柔然民族最终还是复兴了,虽然只是回光返照的复兴。
阿那环反弹之后,好事也接着来了,六镇起义被镇压后,北魏内部的动乱并没有结束,又出现了尔朱荣的专权,北魏也因为这场内乱,分裂成了东西魏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当时相互攻杀,为了能够压倒对方,无论是东魏的实际统治者高欢,还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都争相讨好阿那环,阿那环也就周旋在这两个政权之间,多年来收尽了好处。但是阿那环这个人和柔然其他的统治者不同,他因为长期和北魏相处,深感到汉文化的好处,因此有样学样,也开始进行汉化改革,以他对身边部将的话说,他最崇拜的人,竟然是引领整个鲜卑民族汉化改革的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后的阿那环,在漠北草原也做起了同样的事情,他最信任的大臣,就是从汉地前来投奔他的汉族人淳于秦。这个淳于秦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包括当年的镇压六镇起义等军事行动,他都曾从旁出谋划策。在东西魏国对峙的时代,淳于秦帮助阿那环进行了各种改革,当时的柔然内部,已经建立了类似封建王朝式的朝廷,仿照北魏官职分封官员,而且还有了农田,他治下的漠南草原沃野千里。按照现代许多农业学家的说法,阿那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农耕技术大规模在内蒙古草原推广的少数民族可汗。与此同时,阿那环也继续了他祖先“远交近攻”的政策,开始与南朝政权恢复了联系,和萧齐与梁朝往来不断,企图联合南朝一起夹击北方,然后共同瓜分北方土地。但这时候的南朝皇帝,大多数都是短视之人,虽然对于阿那环的示好非常欢迎,但说到联合出兵,却犹豫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柔然和南朝之间隔着北魏,他们是怎么通好的呢?事实上,柔然开辟了一条新的到南朝的线路,即从西域出发,进入四川地区,再进入江南,这条线路对于整个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说过,南北朝时代,北朝政权把持了整个丝绸之路,南朝政权的外贸一度只能通过海路,但是从此开始,南朝也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输出物品,打破了北朝的贸易垄断。这一点无论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还是南朝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原本贫困的四川地区,一下子成了国际贸易大省。按照梁朝有关公文里的记载,当时的四川益州,已经成了“胡商云集”的地方。对于中国历史的改变,柔然确实有自己的贡献。
但是柔然民族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后终结他们命运的,并非是和他们一直打仗的北魏,而是自己内部的奴隶——突厥。在阿那环时期,突厥日益强大,并且爆发了反对柔然民族的起义,从公元540年开始,柔然重新陷入到了内战之中,阿那环也死在了对突厥的战争中。这标志着柔然在经过短暂的复兴之后,再次转入了衰落,这次衰落的速度奇快,而且不可扭转。到了公元555年,柔然在东魏和突厥的联合打击下灭亡,其可汗邓叔子逃到了西魏,西魏一开始接纳了他们,但是在突厥的军事压力下,最后不得不交出邓叔子一干人。强大一时的柔然帝国,就这么灭亡了,然而还有一支柔然人,在突厥的打击下逃了出来,并经过西域逃到中亚地区,在那里收罗部族后,开始了悲壮的西征,之后他们出现在欧洲大陆,成为震动欧洲历史的阿瓦尔人。他们经过高加索山进入了欧洲,先痛打了欧洲著名的日耳曼部落,然后在匈牙利地区建立了阿瓦尔帝国。他们还痛击了东罗马帝国,一度占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直到公元9世纪,他们才被欧洲著名的查理大帝击败。一个中国北方跑出来的小部族,却在欧洲掀起了大风浪,在古代世界里,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分裂时代中国历史的统一,往往延续着固定的剧本:北方统一南方。从战国至今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历次的国家统一,仅仅有两次是通过南方统一了北方,一次是明朝朱元璋驱逐元廷,一次恐怕就是辛亥革命后的“南北共和”。但就这仅有的两次,后者还是依靠政治手段实现了“和平统一”,南方政权纯粹以军事手段横扫北方,一统华夏的事迹,在煌煌史册中,俨然成了“不可复制”的奇迹。
如果仅看南北朝最后的结局,由南到北统一全国的“奇迹”,确实未曾发生,在世人的眼里,南北朝时代的军事格局,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南弱北强为主。后来北朝陷入分裂,分为东西两部,相互内耗不断的时代里,南方政权也一直处于守势,北朝政权一直处于攻势,北朝的政权,在相互之间战斗的间隙,还时不时南下打劫,这成为南北朝军事格局的一个固定剧本。从南北朝发展的脉络看,南朝政权,曾经不止一次地面临着统一全国的大好机会,甚至许多次只差一点点,就会把这个机会付诸实现。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政权中,“偏安”、“积弱”的外表下,也不止一次地涌现出将北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名将们,他们的赫赫战功,打出了一次次统一华夏的大好形势,可惜的是,无一例外地都被南朝政权自己所葬送。
这其中最杰出的名将,就属留下“自毁长城”一语的檀道济。
檀道济,生年不详,大约生于东晋晚期,祖籍山东高平,属于北方沦陷时代南逃的难民之后,他成名于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夺权开朝的时代,在宋武帝、宋文帝两代,凭其杰出战功奠定了“南朝第一名将”的地位。终其一生,他都是北魏鲜卑骑兵眼中最难对付的人。
檀道济出生在江苏镇江,和许多名将一样,他也是一个苦孩子,出生没多久就父母双亡,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和一个姐姐。按理说他应该属于“被呵护”的对象,但檀道济少年老成,很早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操持家务,主持家事,精心侍奉兄长和姐姐,这段早期的经历,说明他自幼就是一个敢担责任的人,就像他后来敢于在沙场上站出来,一次次承担责任一样。
以檀道济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按照门第决定身份的时代里,想出头貌似是格外难的。在当时的中国,门阀贵族世袭高位,此时虽然旧有的门阀贵族已经开始瓦解,但是想要在正常情况下得到提拔,最起码也要是个庶族地主,像檀道济这样的家庭身世,和平年代恐怕一辈子都没戏。但檀道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别不和平的时代,北方政权时时南下侵扰自不必说,东晋王朝的晚期,作为“正统”的司马家族早已经被架空,寒门出身的军阀外加士族出身的枭雄纷纷窃取了大权,相互之间争斗不断,更兼多年来的统治危机。各地都发生了农民暴动,乱世出英雄,这个年头,让檀道济赶上了。
檀道济的军旅生涯,起于公元404年,他的事业起点,可以说是“赶得巧”。首先他投奔了后来开创刘宋的南朝寒门枭雄刘裕,算是跟对了人,其次他投奔刘裕的时机,正是刘裕人生里最关键的时候,当时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起兵叛乱,凭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逼迫东晋安帝“禅让”,自己在建康建立了“楚”政权。此举一下子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此时身为彭城内史的刘裕从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玄,檀道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投奔了刘裕。当时的局面下,桓玄身为权贵之后,手握重兵,改朝换代已经“木已成舟”,刘裕身为寒门之后,起初只是北府军的一个小军官,无论身份、地位、兵力、看上去远远没有胜算的可能。所以当时即使是刘裕自己的一些部将,也选择了叛离,檀道济兄弟三人的到来,正好是雪中送炭。当时的檀道济,并非镇江一般人物,长期以来他孝顺兄嫂,在当地颇有善名,可称是“道德模范”,对于刘裕来说,他的到来,正好可以帮自己笼络人心,集中力量。于是,刘宋的开国皇帝,与刘宋最杰出的名将,就这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从此走到了一起。
檀道济初投刘裕的时候,虽然很得刘裕重视,但并不晓得檀道济才华的刘裕,只是把他当做一般人物。他开始引起刘裕重视,是在刘裕讨伐桓玄战争爆发后。当时从镇江到建康之间,桓玄已经布置好了防御,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