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年代》第152章


端ǎ徽绱车谋曜几杈缭航ㄖ俏?9世纪的资产阶级而造一般。可是现代派流风所及,不止美国一地,在别处也可见到其出名的建筑:柯比思耶在印度建起了一整座都城——昌迪加尔(chandigarh);巴西的尼迈耶尔(oscarniemeyer,1907-)也有类似伟业——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至于现代派潮流最美丽的艺术品(也是由公家委托而非私人投资兴建),大概首推墨西哥城内的国立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nthropology 1964)。
而原有的艺术中心欧洲,显然在战火煎熬下露出疲态。只有意大利一地,在反法西斯自我解放的精神鼓舞下(多由共产党领导),掀起一股文化上的复兴,持续了10年左右,并通过意大利“新写实”(neo…realism)电影,在国际上留下其冲击的印痕。至于法国视觉艺术,此时已不复具有两战之间巴黎派的盛名,其实就连两战间的光采,也不过是1914年前霞光的余晖罢了。法国小说家的名气,也多建立在理性而非文采本身:不是徒弄技巧——如50年代和60年代的新小说(nouveau roman)——就是像萨特那种非小说性质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创造性作品闻名。1945年之后法国从事纯文学的“严肃”小说家们,一直到70年代,有哪一位在国际文坛上获得声名?大概一位也没有吧。相形之下,英国的艺术界就活跃多了,其最大的成就可能要属伦敦于1950年后转型为世界乐坛及舞台的主要表演场地之一。此外,英国也出了几名前卫建筑家,他们凭着大胆创新的作品,在海外——巴黎、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闯出比在国内更大的名气。然而,虽说战后英国在西欧艺坛所占的地位比战前高几分,可是它向来最擅长的文学成就却不甚突出。即以诗而论,小小的爱尔兰在战后的表现,就可胜过英国而有余。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其丰富的资源与其艺术成就相比,或者说,拿它辉煌的魏玛时代,与今天的波恩相比,对比实可惊人。这种令人失望的表现,不能只用希特勒12年统治留下的创伤一味搪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战后50年的岁月里,西德文坛上最活跃的几名才子〔策兰(paul celan)、格拉斯(gunter grass),以及由东德来的众多新秀〕,都不是西德本地出生,却来自更向东去的几处地方。
德国,当然啦,在1945-1990年间陷于分裂状态。两德之间的强烈对比,却反映出高雅文化流向的奇特一面——一边是积极实行民主自由、市场经济、西方性格的西德;另一方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实例,典型的共产党中央集权。但是在共产党政权之下,它反而花叶繁茂(至少在某些时期如此)。不过这种现象,显然并不能应用于所有艺术项目,当然也不会出现在某些国家。
更有甚者,艺术既然由公家赞助,可供艺术家选择发挥的空间自然因而缩小。空旷的广场,矗立着一排又一排“新维多利亚式”的建物——一提及此,莫斯科的斯摩棱斯克广场(smolensk square)便马上映入我们脑海中——这种50年代的标准风格,有一天也许会有人欣赏,可是对建筑这门艺术究竟有何贡献,恐怕只有留待将来评定吧。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在某些国家里,当地共产党政府对文化活动的补助极多,出手甚为大方,显然对艺术恩惠良多。80年代西方的前卫歌剧导演,便是自东柏林罗致的人才,这应该不是没有缘故吧。
而苏联呢,则一直保持着化外之地的状态,同1917年以前的那段辉煌岁月,实在今非昔比,甚至连1920年前后的动乱时代也不如。只有诗坛例外,因为唯有诗,是最可以在私下进行的一项艺术;而且也唯有靠诗,伟大的20世纪俄罗斯传统,才能在1917年后继续保持——阿赫马托娃(akhmatova,1899-1966)、淡维塔耶娃(tsvetayeva,1892-1960)、帕斯捷尔纳克(pasternak,1890-1960)、勃洛克(blok,1890-1921)、马雅可夫斯基(mayakovsky,1893…1930)、布罗斯基(brodsky,1940-)、沃兹涅先斯基(voznesensky,1933-)。阿赫马杜林娜(akhmadulina,1937-)。而苏联的视觉艺术,却因受意识形态、美学、制度等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再加上长期与外隔绝,受到极大伤害。狂热的文化民族主义之风,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部分地区开始兴起,如索尔仁尼琴所表现的正统及崇尚斯拉夫风格,以及帕拉加诺夫(sergeiparadjanov,1924…)电影中所传达的亚美尼亚中古神秘主义气息等。其中原因,即在艺术家无路可走,他们既然反对政府及党标榜的一切事物(正如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便只有向本士的保守风格吸取传统。更有甚者,苏联的知识阶层,不但完全隔离于政府体系之外,与苏联一般平民大众也格格不入。后者接受了共产党统治的合法地位,并调整自己,默默配合这个他们唯一所知的生活方式;而事实上在60年代和70年代,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有着长足进步。知识分子憎恨统治者,鄙视被统治者,即使在他们讴歌农民、将理想化的俄罗斯精神,寄寓在俄罗斯农民形象上时也不例外(如那些“新尚斯拉夫派”)。其实,他们理想中的农民化身早就不存在了。对于富有创意的艺术工作者而言,这实在不是理想的创作氛围;矛盾的是,一旦加诸知识活动的高压禁锢消蚀崩散,却反使种种创作才情转趋煽动。极可能以20世纪伟大文学家盛名传世的索尔仁尼琴,却还得写小说来谆谆诲道——《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a day,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癌病房》(the cancer ward)等等——正因为他还不能自由说教、任意批判历史啊。
至于共产党中国,间或偶有松禁时刻(如“百花齐放”),可是其目的却在辨认下一场整肃斗争的牺牲对象。毛泽东的统治于1966-1967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巅峰,这项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反文化、反教育、反理智,在20世纪史上可说无出其右。10年动乱,中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等于完全关门,西洋古典及各类音乐活动也全面停止(必要时甚至将乐器破坏殆尽)。全国的影剧剧目,也削减得只剩下半打政治意识正确的样板戏,一再重复上演(由伟大舵手的妻子,曾是上海二流明星的江青亲自挑选编排)。
但是在另外一面,创作力的光辉却在共产党政权下的东欧大放光彩,至少在强调正统的禁锢稍有放松之际便立即四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电影界,在此之前,即使在本国也默默无闻,自50年代末期开始,却出人意料突然开遍一地花朵,有段时期甚至成为奇片的重要来源之一。一个如电影这般依赖政府资金的艺术,竟然能在共产党政权之下卓有艺术成就,实在比文学创作的表现更为让人惊讶。因为文学作品,可以私下写就“藏之柜底”,或写给圈中密友传阅。事实上,多名共产党国家的作家即在国际间享有殊荣——尽管当初他们执笔之初,设定的读者群也许甚小——包括东德,以及60年代的匈牙利。东德产生的文学人才,远比富庶的西德为多;匈牙利的作品直到1968年后,才通过国内外的移居流动而传到西方。
这些人才有一项共同条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作家及电影人少有的,更是西方戏剧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即一种被公众需要的感觉(美英两国的戏剧工作者,从30年代开始,就染有政治激进主义的癖习)。事实上,在没有真正的政治生活及自由的新闻事业下,也唯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才能为老百姓——至少为其中受过教育者——表达心声。这一类感受,并不限于共产党国家的艺术家,同样也出现于那些知识分子也与当前政治制度不和,虽然并非毫无限制、却多少可以公开畅所欲言的国家里面。以南非为例,便因种族隔离制度的刺激,使得反对者当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块土地上前所未有的现象。50年代中,墨西哥以南拉丁美洲的多数知识分子,一生中恐怕也都曾经历过某段政治难民的日子。他们对西半球内这一地区的文化贡献,自是不容忽略;土耳其知识分子的情况亦然。
然而,某些艺术在东欧开花吐蕊,其中意义,并不仅限于在政府的容忍下扮演反对角色。年轻的艺术家们,事实上是受到希望之火的激扬;他们希望,在战争的恐怖岁月终于过去之后,自己的国家总算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