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第87章


拧>菔蹈闯隆!弊?2
对于地面广阔和兵力有限的矛盾,李秉衡感到甚难解决。确实,他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他说:威海后路“共三百里之遥,分布不及二十里,明知分则力单,而地面太长,有不能不分之势”。注23“惟有就现有兵力,分布各岛口。”注24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制定了以下的防御计划:
一、日军若在宁海附近意图登陆,即以李楹所部福字三营、曹正榜所部东字三营作为前敌,全队出击,在龙门港之曹凤仪襄字军出七成队接应;
二、日军若在酒馆附近意图登陆,即以孙万龄所部嵩左等营、李楹所部福字三营作为前敌,全队出击,曹正榜抽拨二营接应,孙金彪率二营驰往救援;
三、日军若径犯威海西海岸,即以孙万龄嵩左营,并督率谭邻都福字炮队营,及曹正榜、李楹各抽拨两营,并曹凤仪抽拨半营,由孙金彪统带嵩武两营,督同各营前往威海拊敌之背,与威诲各军前后夹击;
四、日军若由荣成成山头等处登陆,即以阎得胜所部两营、戴守礼一营作为前敌,迎头堵击,徐抚辰、赵德发各一营为接应。注25
李秉衡设想日军最有可能从宁海、酒馆、威海西海岸、荣成成山头等四处进犯,因此相应地采取堵击的办法,以使敌人不得登岸。可是,清军在烟台以东的部队仅四十三营,约二万一千多人,而且散扎于三百里之遥的地段上,使本来已经不足的兵力更加不足了。所以,当日本第二军从荣成登陆后,清军在每次战斗中都处于绝对劣势,欲其不败怎么可能呢?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威海卫的后路防御未能得力,山东半岛之战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注释:
注1 《黄县重建北城楼记》(原碑藏黄县文化馆)。
注2、4、7 于霖逢:《李忠节公家传》。
注3、5 《清史稿》,列传254,《李秉衡传》。
注6 彭玉麟奏疏。转见于霖逢:《李忠节公家传》。
注8 《奏裁并各局片》,《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4页。
注9 《奏分别筹款免借商本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7页。
注10《奏查道员被参各款据实复陈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11页。
注11 《奏参副将冯义德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23页。
注12 《奏甄别不职各员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24页。
注13 《奏查明被参知县请革职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22页。
注14 《奏报驰抵烟台一带筹办海防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17页。
注15 《李秉衡致戴宗骞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16 《孙金彪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160页。
注17 《奏报驰抵烟台一带筹办海防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18页。
注18 《奏海防重要请添募劲旅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20页。
注19 《奏总兵王连三遵旨北上折》,《李忠节公奏议》第5卷,第12页。
注20 《军机处电寄李秉衡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03),第33卷,第20页。
注21 《盛宣怀致刘含芳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252页。
注22 《山东巡抚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63),第27卷,第1213页。
注23 《山东巡抚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03),第29卷,第14页。
注24 《山东巡抚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294),第29卷,第12页。
注25 《李秉衡饬诸将札》,见《甲午中日战争纪要》,第168159页。 
三 日本组建“山东作战军”和进行威海卫作战准备
当清政府在山东半岛筹办防务之际,日本大本营也正在研究制订威海卫作战计划。
为进行威海卫作战,日本大本营感到依靠原有侵华部队力有不足,必须组建新的作战部队,便重新改编第二军,以作为“山东作战军”。“山东作战军”以陆军大将大山岩为司令官,下属两个师团:第二师团,包括步兵第三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山口素臣)和步兵第四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伏见贞爱亲王),陆军中将佐久间左马太为师团长;第六师团,包括步兵第十一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大寺安纯)和混成第十二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长谷川好道),陆军中将黑木为桢为师团长。“山东作战军”组建后,佐久间、黑木等人暂驻广岛,等待进兵的命令。
先是在十二月十四日,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传令于伊东祐亨,要联合舰队协同第二军攻占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并运送第二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十六日,大本营正式电令伊东曰:
“一、目前敌舰队退缩威海卫,不出应战,成为我军日后进兵渤海湾头作战之障碍,应予消灭。为此,海陆两军须进占威海卫。
二,贵官护送第二军登陆,并与之协同占领威海卫,消灭敌舰队。”注1
伊东接到命令后,于二十三日派八重山舰长平山藤次郎海军大佐,率军官数人从荣成湾(龙须岛以西)、爱伦湾(倭岛以南)、桑沟湾(寻山所与宁津所之间)三处选择一个较理想的登陆地点。
二十五日,平山藤次郎乘高千穗舰到山东半岛南海岸进行调查。高千穗航至荣成湾,以岸上清军守备情况不明,未敢即时靠岸。适一当地渔船驶过,高千穗将其追获,问船上渔民湾内形势。渔民答非所问,平山等“不得要领”,遂用一计,将渔船放回,派一船随之。渐近岸边,日本通泽官大声呼喊:“英国人救村民溺于海者而至,村人可出而迎之。”村民争至海滨,即诱数人至船上,伪谓之曰:“我英国人也,欲观日清战斗航海而来。”因问岸上情况,颇得其实。“即用为向导,视察湾内,审得其山川形势及民俗情态而还。”注2二十六日,平山回大连向伊东报告调查结果,认为荣成湾内龙须岛以西一带海滩,是比较理想的登陆地点。
荣成湾的地理形势早就被日本军部所注意,并曾由已故海军大尉关文炳详细勘察过。关文炳曾于一八八八年十二月奉日本参谋本部密令,赴威海卫及胶州湾侦察,往返历时七十天。完成任务后,他写了一份《关于威海卫及荣成湾之意见书》,略谓:“荣成湾位于山东半岛成山角之西南,西距威海卫水路约三十海里。湾口面向西南,宽约四海里,水深四至五寻。中国人称之为‘养鱼池水口’。本湾甚浅,湾口宽阔,并非好锚地。但此处能避北风、西风,底为泥沙,适于受锚,平时为渔船停泊之地。故无论遇到何等强烈之西北风天气,舰船亦可安全锚泊。况且,本湾位于直隶海峡外侧之偏僻海隅,一旦清国与外国发生海战,即成为军事重地。故欲攻占威海卫,必先取此湾以为基地。”注3
平山藤次郎的侦察报告进一步证实了关文炳的结论:“在山东半岛成山角之南,有一突出的小半岛,即龙须岛。与龙须岛西侧相对者为龙口崖,其间有一海湾,宽三千余公尺,长二千五百公尺,湾口水深五寻,愈近岸水愈浅,湾内可停泊大船几十艘。东、西、北三面都是大陆环绕,惟南面向海,故在此季节,几乎不必担心风浪。……底系沙地,直至岸边,水深适宜,用舢板和汽艇可以靠岸。若事先准备栈桥材料,人马皆易于登陆。滩头有十五六棵松树,有道路通行,埋有电线杆,近岸处可容纳舰船。其地形基本上不便于敌军之潜伏。因此,此处实为难得的适宜登陆地点。”注4
本来,伊东祐亨就非常重视关文炳的报告,如今又收到平山藤次郎的侦察报告,便选定荣成湾内龙须岛以西的海滩为登陆地点。经与大山岩会商,最后确定了这一方案,并得到大本营的批准。为了实施荣成湾登陆的作战方案,日军进行了多方面的策划和周密准备。根据日本大本营的部署,重新改编的第二军分两批向大连湾集中:预先在广岛待命的佐久间左马太中将,于一月十日率领第二师团从宇品乘船出发,十四日晨进入大连湾;第六师团从门司港乘船出发,也集合于大连湾。到十六日,“山东作战军”的所有部队已全部在大连湾集结完毕。
在第二军向大连湾集中的同时,日本联合舰队也重新进行了改编,将战舰编为五队:本队,包括松岛、千代田、桥立、严岛四舰;第一游击队,包括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第二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