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六照--梁羽生》-梁羽生-第52章


(天元是日本棋院颁给大手合冠军的荣衔,今年新设。)大手合是日本棋院作为级别升降标准的大比赛,其近况之佳,可想而知。
这次唯一战胜聂卫平的日本棋手桥本昌二是一九七四年的十段(一种棋赛冠军的衔头,并非棋院所定的级别,地位不及名人和本因坊),当然亦非庸手,但还不能算是顶尖的高手。聂卫平能胜石田、藤泽而输给他,也可说是小小的意外了。
“人间电脑”石田秀芳
但最厉害的强敌还是有“人间电脑”之称的日本现任本因坊石田秀芳。
他是当今日本数一数二高手,把林海峰从“双冠棋王”打成“白衣棋士”的就是他。(林海峰一度兼得本因坊和名人,故称“双冠棋王”。后来这两大荣衔,都给石田夺去。)
本因坊和名人是地位相等的两大棋赛冠军,去年石田的名人衔头虽然给大竹英雄夺去(四比三险胜),但在本因坊卫冕战中则是他获胜利。(获挑战权的是坂田荣男,大竹在循环赛中被淘汰。)大竹是否能够将石田取而代之,还要多看两年。目前石田秀芳还是大多数人承认的第一高手。
日本棋界对石田的期望极高,这期望是超乎本因坊和名人的!他们希望石田不以获得这两大荣衔为满足,希望他能继承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围棋圣手吴清源!
日本近代棋手的缺点之一是把胜负看得太重,因此大都急功近利,墨守成规。但石田的棋风却比较接近吴清源,潇洒飘逸,常有“创意”,且“气魄”甚大。而计算形势的准确比起吴清源有过而无不及。
两大高手的决战
日本棋院以天元藤泽把头关,本因坊石田压阵,对聂卫平的重视亦可想见了。
四月十九日,双方第一高手的最后一战在东京的日本棋院展开。
序盘阶段,聂卫平在第十三手就弈出新手,他以加厚外势的战略不理挂角之子,逼使石田的一条边被夹成三文治形。下至四十一手,上方已有构成“大模样”的形势。《读卖新闻》围棋记者赞为“从所未见左上新型”。
中盘阶段,石田侵入上方敌阵求活,同时扩大自己右边的“模样”。聂卫平不理入侵敌骑,脱先压封敌方右翼,然后一个回马枪围剿入侵之敌。此时双方妙着叠出,尤以聂卫平的第四十三手,不假思索,下得恰到好处,被日本棋人赞为“真骨顶”。(真骨顶者,真功夫也。)
石田的棋风本来是最擅长把盘面的“散兵游勇”串成一串串明珠的,此时发挥所长,在敌方阵内三处做活,但聂卫平始终保持大腹空,把对方的三块活棋都压缩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聂一路抢先,骏马追风,饥鹰洒血,马不及旋,敌不及拒,胜势已成。石田使出“空投”诱着等等绝招,亦已难以挽回败局了。官子阶段,聂也下得很细致。结果是聂卫平持黑子,照日本棋院规定,贴还五目之后,实胜七目。一流高手对局,能胜七目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这局棋聂卫平始终领先,对弈时许多日本精锐棋士来棋院观战。终局覆盘,群相惊叹:“唉,这岂不是本因坊毫无还手之力么?”
良朋仍可作良师
聂卫干今年廿三岁,过去曾获中国少年围棋冠军,父亲是围棋裁判。他在中国最北的黑龙扛一处农场工作,极少与名手对局经验,能够得到的棋书也不多,但一有棋书到手,他几乎可以完全吸收,并且触类旁通,自创新招。
日本专业棋士都是在棋院受过严格训练出身的,和聂卫平的条件完全不同。因此有人觉得聂卫平的棋艺造诣难以理解。《读卖新闻》说,他是以大地为“相手”(日语“相手”为对象,对手之意),加上“天赋的棋才”,可说得是赞扬备至了。
但话说回来,这次中国虽然获胜,但主要是因为聂卫平和孔祥明胜的盘数太多,拉高了比分,平均水平,还是不及日本的。“不馁不骄求上进,良朋仍可作良师。”我们可千万不能因一时的胜利而骄傲自满!
(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一日)
三字真言:寻常心
作者:梁羽生
我在《赵治勋双冠在望》一文曾说,如无意外;他当可卫冕成功。名人赛是七局决胜负的,当时他已以三比零领先。现在棋赛已经结束,不出所料,他不但卫冕成功,而且是以压倒性的大比数(四比零)击败对手加藤正夫。在名人赛之前,他已经从武官正树手中夺得“本因坊”的宝座。他是南韩人,以二个“外国人”的身分,而能在日本获得这两大名衔,他是继林海峰之后的第二人。
说起林海峰,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值得一谈。一九六四年,他取得本因坊挑战者的身分,向当时的本因坊坂田挑战。那年他只有二十二岁,是个出道未久的新进棋手。
坂田的地位可就高得太多了,他是本因坊的“九连霸”(九届冠军),日本围棋界因他棋风锐利,称他为:“剃须刀坂田”。当时还未曾创办名人赛和棋圣赛,本因坊就是日本围棋的最高名衔。坂田可说是日本围棋的“至尊”。他曾对当时日本“将棋?的本因坊说:“你还有可以和你一争胜负的对手,我却一个都找不到。”言下大有“无敌才是最寂寞”的凄凉意味。
以一个廿二岁的年轻棋手,能够打败围棋至尊么?莫说别人不敢对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不敢存此奢想,只盼能够不交白卷,已是心满意足,于是向师父吴清源求教,吴清源只给他说了三个字:寻常心。寻常心者即是要他把一切当作寻常,心中不存得失之念,对方是“至尊”也好,是“卒子”也好,我都如平时一般下棋,这才下得出最高水平。他领了师门心法,果然就击败了“剃须刀坂田”,初登本因坊宝座。“寻常心”颇含“禅味”,佛家语云:住心于一境,冥思妙理,是谓“禅”定。寻常心可说就是要求达到这个境界。胡荣华若能保有“寻常心”,当不至在全国象棋赛中惨败。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迷上围棋的名人
作者:梁羽生
围棋古称“木野狐”,因为棋盘木制,意即它像狐狸精一样迷人。历史上著名的围棋迷可也真不少。
第一个见之正史的名人棋迷是曹操,陈寿的《三国志》曾记他和当时的名棋手王九真对局。“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是大棋迷,他看人下棋,可以把棋局搞乱,再摆出来,一子不差。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覆局”。但现在的覆局是有记录的,王粲只凭记忆覆局,记忆力可谓惊人!
晋朝士大夫尚清谈,尤嗜围棋,以王导、谢安为首的“王谢世家”就是极力提倡围棋的。淝水之战谢安是东晋的柄国大臣,捷报传来,他还在和客人下棋,不动声色。姑不论他是否“作状”,他对围棋之迷的程度,是不在曹操之下的。
宋太宗赵匡义也是一名围棋迷,曾与名棋手贾元下棋,贾不敢赢皇帝但又不想输,结果把全局都下成“各活”(在棋盘上一块地方中,两方互缠,谁都杀不死谁,称为各活或双活),其技之神,令人难以想象。此事见于宋人笔记《香港纪闻》)。围棋在宋朝有重大发展,北宋初文人徐铉所作的《围棋义》,其中术语如尖、飞、扑、顶……等等,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围棋术语,完全一样。
还有一位元首级的围棋迷是段棋瑞(民国十三年,曾担任北方政府的临时执政),日本棋院赠他“名誉五段”。一九二六年他病逝上海,江东才子杨云史挽以联云:
佛法得心通,知并世英雄,成败一般皆画饼
人间谁国手,数满盘胜负,江山无限看残棋
名将陈毅也是围棋迷,日本棋院赠他“名誉七段”。名词曲家赵朴初曾赋《清平乐》一词志贺:“乾坤黑白,尽扫寻常格。奇正相生神莫测,一着风云变色。今朝隔海同欢,别张一帜登坛。两国千秋佳话,元戎七段荣衔。”写棋亦写人也。
(一九八一年七月)
挑战中日棋圣
作者:梁羽生
曹大元是继陈祖德、聂卫平之后,又一颗在中国围棋坛上出现的新星。在去年(一九八一年)十月一个月中,他参加了两个重要的棋赛,虽然一胜一败,但因对手极不寻常,故胜固可喜,败亦光荣。
第一战是迎战日本棋圣藤泽。去年十月,藤泽来中国旅游,由于他的时间有限,中国棋会只能安排两个年青棋手与他对局,用意是让新人得到学习的机会。第一个是北京的刘小光。刘是好几届名列全国棋赛前茅的人物,名气本来比曹大元更大,但他与棋圣拚杀,算度不及棋圣之准确,不过下了一百三十二手就输了。围棋若下到残局,通常要下二百多手,因此这一局可说是藤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