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医生》第38章


婴儿被送到了儿科ICU,放进了温育箱,儿科医生建议观察一段时间。舒雪娴被送回了妇产科病房,推回病房的路上,她带着浅浅的微笑,闭着眼睛,她太困了,太累了,我好几次担心她会这么睡去,一觉不醒,我焦急地看看舒雪娴,又看看心电监护:心跳、呼吸、血压,生命体征是稳定的。
三天后,我又到了妇产科病房,在那里,我和舒雪娴见了最后一面,在徐先生的要求下,小惜荷提前从儿科ICU出来,她显得很健康,躺在舒雪娴的身边,眼睛还是闭着,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合,在尝试寻找着母亲的乳头。徐先生在便携式DVD机上播放着舒雪娴给小惜荷准备的出生礼物,屏幕上的舒雪娴永远是那么年轻,漂亮,声音里洋溢着浓浓的母爱和无尽的魅力,如天籁般动听。躺在病床上的舒雪娴侧着身子,睁大眼睛看着这个从肚子里钻出来的小生命,她慈爱地微笑着,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婴儿,渐渐地,她抚摸的动作越来越慢,过了一会儿,她像是累极了,她抚摸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她慢慢地闭上眼睛,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我可以感觉到她的力气正在一丝丝地抽离她的身体。
我期待着她说出最后一句话,但是没有。
徐先生没有哭,过了一天,他带着小惜荷出院了,还有那一摞沉甸甸的DVD光盘。
姚熙也变了许多,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充满精力,干劲十足,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和我们诉说临床上的所见所闻,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下了夜班就胡吃海塞一顿然后睡觉,但我知道他改变了许多,在他的语言中,在他的行动上,在他的表情里。我知道,他是北京熙和医院新一年的内科总住院医生,他,代表着优秀。
我的任期开始于二零一二年的清明节过后,结束于二零一三年的清明前夕。沈一帆、米梦妮和我相继离任,另外三名新的总住院医生相继登场,新一批的总住院医生把我们戏称为“老人们”,我们笑嘻嘻地接受了。一年一个循环,我们的确也老了一岁,但这一岁老得很值得;不会老去的是时间,它只是转了圈又回到了原点;医学也从未老去,它越活越年轻了。
在离任的那个清明,我和接替自己的“新人”做好交接后,已是傍晚时分,一股思绪带着我走到了舒雪娴所在的墓地。墓地落在郊区的一个半山腰,早上刚下过一场细雨,山上青郁的绿草地里滚满了泪水,我在其间穿行着,裤腿被轻轻打湿。一座座墓碑在草地上陈列着,或高一些,或矮一些,但无一例外地整齐着,墓碑前摆放着祭奠和思绪。现在已是一天中较晚的时分,一路上只看到三两个还在扫墓的老人,逗留在天边的云朵婷婷袅袅,慢慢在天地交接的平面地幻化成嫣红,粉红,淡红,然后是微红,最终化为乌有,消失不见,宛如一场即将失去的好梦。
过了个转角,绕过两棵垂柳,便到了舒雪娴所在的墓地。远远地,我看到伫立着的两个人影,慢慢地走近,人影也慢慢地熟悉起来,原来是徐先生和米梦妮。
“你也过来了。”我对米梦妮说。
“和你一样,刚到。听徐先生说,他从上午就一直待在这里。”米梦妮轻轻地说,一阵风吹过,她的头发和垂柳一起软绵绵地飘动几下。
舒雪娴的墓碑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繁复的雕琢,一张整齐的石板,上面刻着“爱妻舒雪娴之墓”,几个大字,墓志铭也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一位活过,爱过,全力奉献过,永远不会再老去的妻子和母亲。
站立着,注视着,片刻。在这样一座墓碑前,凭吊似乎也不需要多余的动作。
“走吗?”又过了片刻,我问。
米梦妮点点头。徐先生摇摇头。
“谢谢你们来看她,我想再陪她一会儿。”
“小惜荷可好?”
“很好!”
我和米梦妮离开了,走远了,舒雪娴的墓碑前只剩下徐先生独自站立的身影。
下山的途中,我和米梦妮慢慢地走着,我看到天边仅剩的那一点微红色的余晖慢慢地安静下去,幽静而深邃的天空中点亮了几颗明亮而孤寂的星星。
我一路上看着,心想:流逝,大概就是时间最美最真切的存在方式。
“挂着星星的天空,在城里还难得一见呢,看来明天是个好天。”米梦妮在我身边走着,我闻到一股好闻的香水味道。
“是呀。明天开始休假了,你打算去哪儿玩呢?”山路边上的路灯亮起,灯光下我和米梦妮的影子时而变长,时而变短。
“暂时没什么打算。明天我还得回医院抽血化验呢。”
我突然想到米梦妮距离那次“不愉快”,时间差不多6个月了。如果明天米梦妮的抽血化验结果仍然是阴性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她是安全的了。
明天会是个好天的,我想。
临床感悟
畅谈“我的这一年”。
我 我很欣赏艾萨克·牛顿说过的一句话:“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尽管从接触医学算起,前前后后已经十余年时间,但在浩瀚的医学大海面前,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海边拾贝的“小孩”,为自己多掌握了一条医学知识而兴奋不已,为自己理清一个诊断思路而暗自高兴,却很少去思考医学本身是怎么回事。担任总住院医生的这一年,赋予我更多思考的时间和角度,于是,在我埋头“拾贝”的间隙,我开始尝试抬眼去看一下之前忽略已久的大海。
米梦妮 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很多,我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我们有过许多的梦想,今后还会不断地有梦想,它们不一定都能实现,有些梦想甚至要摒弃,但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生才会是充实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受伤,会阴冷寂寥,遭遇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痛苦。但这没什么,凡是不能打倒我的,都会使我更坚强。
苏巧巧 总住院医生的生活令人难忘,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我仍然愿意跑完全程。总住院医生的日子很苦很累,为此我失去了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相信,将来当我忆起这段岁月,流淌在自己心中的会是美好。当然,我也加深了时一句话的理解: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沈一帆 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好的临床医学家,除了是一名医学家,还必须是一名逻辑学家,人文学家,谈判专家和情感专家,要有自己独到的专长,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一年总住院医生的生活让我思考了很多,我深深感到自己和老教授们之间的距离,那是一段需要漫长时间来填补的鸿沟。
————————————————————
(1) William Osler的一句名言。William Osler是一名19世纪的著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建立的住院医生制度和床旁教学制度在医学界影响深远。
(2) 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在产科可用于早产儿,促进胎肺成熟。
(3) 宋代诗人宋伯仁所作《荷花》。
后记
老婆是我的第一个读者。
看完最后一页手稿,她的眼睛微红:“完了?”
“嗯。”
“但是你们的故事好像还没结束。比如:米梦妮六个月时的测试结果如何呢?她和徐先生好像还有些纠缠?苏巧巧很快就康复回来上班了吧?你们这些人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吧?”
“你入戏太深。我只不过是编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我们’可不是现实中的我们,你大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把故事编完。”我坐在沙发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天花板。
“你还想写续集吗?我喜欢你讲的这些故事。”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我想今后会继续写医院里的人和事,这个年代的病人和医生都不容易,他们太需要一些文字去记录点什么。而我的文字,虽然不会是最好的,但一定会是真诚的。”
老婆沉默了片刻,似乎还在回味书中的情节。这时传来一阵柔弱的敲门声,我们相视会心一笑,回头盯着门:我们的孩子多多周岁了,最近她学会了一项新技能——轻轻敲几下门,然后把门推开。
果不其然,门缓缓开启,多多在门口露着大大的笑脸,看到我们,她咿咿呀呀地喊着,飞快地爬了过来。
真希望,有一天,在医院里的人们也能够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脸。
陈罡
2013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