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第14章


以及黄浦江上专事走私的几位着名“拿货“,聚宴益庆楼。此举的意图自然只有胡雪岩、尤五知道:最近有哪些人在做军火生意?跟谁做生意?方能摸清太平军那一单军火生意的详情。
按朝廷归定:除了军机处、督府一级军政机关可与洋人做军火交易,其它所有军火生意都是非法的,都要视同“走私”予以拿获,并严惩参与者。因此,打听这路消息,还是江湖、帮会、包打听之流来得确切爽利。
胡雪岩送走客人,转身来寻尤五:“我算定,太平军虽然急欲买到军火,但生意不会很快成交。精明的洋商深知这批军火的重要性,一定要借此机会,哄抬价格,大敲竹杠!将心急如焚的买主逼到最后关头,然后狠狠地卖一个高价!还有,这批军火数量大,洋商也不可能备有现货,肯定要从外国运来。这样一来一回,想必又得耗上一两个月时间,我们正可以乘机半途得手。”
尤五捶了他一下肩膀:“嗨!你真是比洋鬼子还鬼,比人精还精啊。”
二人在上海又结识了一位懂洋文的朋友,郭庆春,三个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郭庆春他在国外呆了十多年,遍游欧罗巴,精通德语、英语、法语等好几种语言,去年刚刚回国。他出身名门,有爱新觉罗家的血统,是当今皇上得力的辅佐荣亲王的外甥,骊珠格格的儿子。郭庆春是他的化名。为了逃避包办婚姻,他跟着德国领事馆一位武官汉斯去了柏林,开始了他被皇族称为“浪荡生涯”的求学生活,两年前,汉斯离开军队,跑到上海来做军火生意,他也随同汉斯回国,隐瞒真实身份,当了英国怡和洋行的“华大班”(买办)。对上海的商界非常熟悉。
胡雪岩 第二部分
郭庆春对上海的各类商业信息如数家珍,他一一向胡雪岩介绍。“军火、生丝两面同时作战”的想法,突然跃入胡雪岩的脑际。
胡雪岩坦诚地:“眼前有一笔军火生意,正要同洋商打交道,我对洋商知之甚少,又不懂洋话,无异盲人骑瞎马。庆春兄在国外多年,又在洋行担任通司,外国话讲得如此流利,同时深谙洋商底细,就陪我去洽谈这笔生意如何?” 遂将自己此行想“中途插一杠子”、夺到这单军火生意的打算,和盘托给郭庆春。
郭庆春一听就懂了:“我先找汉斯打听打听。”
次日,郭庆春便装来到阜康上海分号。他已经打听清楚,太平军确实向德国军火商汉斯定购了一批军火。因现货不足,汉斯正在向德国国内催运,约定在下月初交货。胡雪岩决定立即去见汉斯:只要货未交出,就有改变原先协议、扭转干坤的希望!
第三天,一辆新式英国马车,载着胡雪岩和郭庆春,磷磷驰向国际俱乐部。
明白了胡雪岩的意图,汉斯断然拒绝:“不——我已经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
胡雪岩恢复了平日的镇定与自信,睿智地予以还击:“我知道你和谁签了约。但我得告诉你,那是一伙与大清朝廷作对的人。”
汉斯翻了翻碧绿的眼珠,有些不屑地回答:“我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只要我们之间的生意能够成交,我有利可图就行。我不管你们中国内部的事情。”
胡雪岩一看洋商如此强词夺理,不得不晓以利害关系:“我相信汉斯先生应该知道五口通商条约,那可是外国政府同我们朝廷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条约。现在,你和反对朝廷的人做军火生意,无异是反对中国政府和贵国政府。你和他们签定的合约是不受政府保护的。”
汉斯哑口无言,他可是外交官出身。郭庆春乘机进言道:“亲爱的汉斯先生,我们是朋友。我不得不提醒您:如果朝廷知道您与太平军之间的这笔军火交易,一定会派兵拦截。那时,您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受到政府的追究,利弊如何?我相信您应该明白。”
汉斯一脸苦笑,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
“只是枪支已经从汉堡运来,而且很快就要运到上海,若是我中途毁约,将要蒙受巨大的损失!”
胡雪岩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汉斯先生,不必担心!我胡某可以出面,代表浙江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适当提高价格。”
汉斯又一次转动眼珠:“让我考虑考虑,反正货到上海还有些时间,不是吗?”
胡雪岩步步进逼:“汉斯先生,现在你不是要考虑,而是必须马上与我签下这份合约。否则,别怪我将此事告知官府,那后果只有你自己承担了。”
汉斯尽管老谋深算,也不得不屈从于这位奇怪的中国官员。当然,他也有他的如意算盘!
果然,五百支毛瑟枪、三万发子弹的合同签定,汉斯举起盛满嫣红葡萄酒的高脚酒杯,朗声道:“好!为我们成功的合作,干杯!”
玻璃酒杯叮叮当当相互碰击,满座笑声朗朗。此时,舞池的灯亮了,秘书小姐丽妲不知何时换上了飘曳的长裙,高挺的两座乳房,在绸衣下轻轻颤动。把胡雪岩拖下舞池,拥着他随着音乐扭动……
咖啡座边的汉斯看着这一幕,似乎漫不经意地换了一个话题:“郭,我想与胡老板合伙做生丝买卖,不知有没有可能?湖州是生丝的主要产地,蚕丝又白又好!我们只要利用胡老板与王知府的关系,定有大利可图。”
郭庆春心内有些嗟讶:刚与胡雪岩达成军火的交易,汉斯就提出生丝的合作,而且对胡、王的内情掌握得十分清楚,商业情报确乎厉害。他知道,因为军火生意属违法生意,汉斯来上海主要是开办丝行,专门收购中国生丝运到英国去销售,赚了不少钱。近年来,湖州的帮会联合起来抵制洋商直接收购,汉斯显然是想利用胡和王有龄的关系,去打压湖州那些直接收购的反对派。
胡雪岩 第二部分
回到咖啡座边。听汉斯谈到合伙做生丝的事,不禁大喜,嘴里却道:“合伙做生丝有利可图,何乐不为!不过,我不懂生丝行情,有龄兄也湖州履新不久,待我回去跟他商量商量,再来上海答复汉斯先生。”胡雪岩偕同新搭档郭庆春,连夜赶回湖州,向王有龄汇报他的通盘打算。
目前,国际贸易的丝价行情:在湖州,当地上好的生丝,时价每担不过二两银子。洋商把生丝出口到英伦三岛,生丝价格竟达十一两白银,利润惊人。生丝在国外的工厂加工成绸缎,销往世界各地,利润更成倍增加。蚕丝成为洋商绸缎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他们通过买办、掮客直接到产地收购原料,就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据郭庆春打探到的消息,目前上海的出口贸易,以生丝为大宗,排在第一位。
王有龄是何等颖悟之人,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胡雪岩在湖州开办一家丝行;以官府名义,号召蚕农卖爱国丝,抵制洋商;立即发帖子,把湖州的丝商全请来,集合到你胡某人的旗帜下……
湖州丝业的经营情况当时并不理想,本地丝商遭到冷落、挤兑,上海的洋商、买办资金雄厚,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湖州的生死市场几乎被洋人垄断,几年下来,当地的丝行纷纷倒闭。连 “丝业大王”、“湖州四象”之一的“庞二爷”,也陷入了困境。
胡雪岩决定联合当地丝商碰一碰洋商。
他们决定效法洋商,让丝业工会在湖州阜康钱庄存入大宗银钿。所有蚕农,年前都可以去阜康钱庄预支一定数量的银两,这叫定金,待明年春天养出蚕茧,再以生丝偿还。而且保证:湖州丝业公会的丝价,绝不会低于洋商,收购生丝的时间,也不会卡得那么紧。
这个效法洋商的处方,大有玄机,蚕农有钱过年,丝商明春得丝,双方得利,两全其美!而以丝业公会相号召,既可以把丝商团结起来,又可以把大小丝商的资金吸纳到阜康,大放定金,吸引更多蚕农。这样,明年春天就能更多地把生丝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郭庆春对西洋经济是熟悉的,他替胡雪岩作了个小结:“既开丝行,又开钱庄。而钱庄在湖州大量吸纳现银,可就地购粮、买丝。再说王大人初到湖州,当然要征收钱粮,必将有大笔、大笔钱银解送省城。阜康分号帮他代理汇兑,又可以移花接木。收到现银了,就地购粮、买丝,运到杭州后,再脱手变现,解交藩库。你已具备西洋有些巨商的经营条件:有自己的银行,商业与金融紧密结合。”
胡雪岩听得哈哈大笑:“我不懂你那些洋道道,也没你说的那么玄,我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