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第397章


“董老,刚刚我看着这块水晶,脑中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您来帮我看看恰不恰当。”马尚都说道。其实古玩鉴定有时候跟破案倒有几分相似,特别是考证一件来历不明的物件的时候,一般都会根据明面上的特点进行诸多假设,再根据假设寻找佐证。所以,对于鉴定师来说的联想和灵感是必不可少的。
“哦?”董德昌表情严肃下来,他知道马尚都这人说话做事都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一定的把握是不会随便乱说的。“小马呀,你想到了什么?”
马尚都沉吟了两秒钟,然后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四个字:“三棘六异”。他那双略显猥琐和滑稽的小眼睛此时异常的严肃,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话,那么于飞这次可就又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宝贝了。
“三棘六异?”董德昌先是一愣,然后露出惊讶的表情,激动的问道:“你是说——”
马尚都缓缓的点了点头。
董德昌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看着于飞手中的多色水晶,喃喃说道:“有可能,很有可能!”
马尚都和董德昌两人在这里“打哑谜”,可把于飞和王光水两人急坏了。
“什么是三棘六异啊?什么又有可能呀?董老呀,我要是说错了什么话,您骂我就是了,您可千万别这么来吊我的胃口呀。”王光水哭丧着脸说道。
王光水不知道“三棘六异”也在董德昌的意料之中,别说他这个二半吊子的收藏爱好者,即便是一些自称鉴定收藏专家的人都不见得知道。
“于飞呀,小王不知道,你应该有所耳闻?”董德昌似乎有意考校一下于飞。
于飞对于三棘六异倒是有一些印象,但是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了,应该是在他准备鉴宝大会的时候看到过,不过当时也并没有当回事。就在他摇头想要放弃的时候,却突然灵感一闪,脱口而出道:“董叔,您是说垂棘之璧?”
“算你小子还有些常识。”董德昌呵呵一笑说道。其实这已经算不上什么常识了,就连他自己在听到马尚都说到“三棘六异”的时候都愣了一下,于飞能够知道这个典故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董德昌虽然话说的不太好听,可是脸上却满是笑意,显然对于飞非常满意。
于飞心中暗叫一声惭愧,如果不是混沌之气,自己根本就记不起这个“三棘六异”是什么东西了。
要说厉害的还是马尚都,四人中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
只是,于飞对垂棘之璧也不甚了解,更加不明白这块水晶与它又有什么关系。毕竟垂棘之璧应该是一块玉璧呀。
“董老,马老师,于老师,您们到底在说什么呀?”王光水都快急哭了,他的好奇心已经被三个人调动的膨胀了起来,但是三人似乎有意不把谜底说给他听,这让他心痒难搔,却偏偏没有丝毫的办法。
见到王光水的样子,三人哈哈大笑。董德昌说道:“于飞,要不你来给小王解释一下?”
于飞连连摆手推辞:“别别别,我除了垂棘之璧四个字其他的一无所知,还是请马哥来给我们讲讲。”
马尚都见于飞的表情似乎并不是谦虚,也便说道:“行!董老,我说说,然后您补充。”
王光水和于飞两人精神一震,都想听听马尚都会说些什么。
“说道玉璧,世人第一个便会想到和氏璧。”马尚都说道。于飞和王光水同时点头,这次他们来参加希斯特的拍卖会根本原因还是来看看和氏璧,由此可见和氏璧的影响有多深远。
“但是却不知道在和氏璧之前,第一美玉却是垂棘之璧。”马尚都语出惊人。
于飞还算是知道一些,王光水却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垂棘之璧?那是什么东西?现在又在哪里?”
“垂棘之璧的珍贵可以从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中窥见一斑。相传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要灭亡虢国,但是在攻打虢国的路上必须要经过虞国。为了能向虞国借道,一个叫荀息的谋臣便向晋献公献策,让他拿屈地所产良马和垂棘之璧去贿赂虞国。但是一心想开疆拓土的晋献公在听了之后,对屈地所产的良马倒没有什么,但对垂棘之璧却非常的不舍,一度不愿意拿它出来贿赂虞国国君。荀息就劝晋献公说:如果向虞国借路成功,虞国早晚也是他们的。晋献公这才忍痛割爱,并最终灭掉了虢国和虞国。不过垂棘之璧却不知为何消失了踪影。”
假道伐虢的故事,王光水倒是也听说过,但是这和于飞手中的水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王光水的眼睛瞪大了。(未完待续。。)
第432章 三棘六异
ps: 红绿灯拜求支持~~~~
“马老师,您的意思不会是说于老师买的那块水晶就是传说中消失已久的垂棘之璧?”王光水总算是明白过来了,难以置信的说道。
“应该是这样没错了。”马尚都说道。他曾经对垂棘之璧有过一段时间研究,也比较了解,才能第一个想到“三棘六异”。不过因为事涉重大,即便是他都不敢断言,所以用了“应该”这两个字。
“可是不对呀?”王光水疑惑的说:“垂棘之璧顾名思义是美玉,而这却是一块水晶呀。它们俩怎么可能是一回事呢?”
王光水所问的问题也正是于飞所奇怪的。便也看向马尚都,想听听他的解释。
“关于这一点,还是请董老来解释。”马尚都却乐呵呵的说道。
“你呀你呀。”董德昌笑了笑说道:“水晶在中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 。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山海经》,多次提到。也就是说在古人的印象中水晶也是玉,所以才会有‘垂棘之璧’的说法。”
“原来是这样。”王光水点了点头,然后又疑惑的问道:“那还不对啊,之前在拍卖会上,马老师说玉璧是圆形的,中间有圆孔,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玉肉比孔洞小的叫玉环。即便水晶在古人的眼中也属于玉,可是这个水晶却不是圆形的呀。而且中间也没有孔呀。”
“嘿!我说小王呀,你还真有些做学问的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董德昌哈哈一笑说道:“关于这形状一说,就要落在‘垂棘’二字。还有‘三棘六异’这几个字上了。关于垂棘之璧,小马曾经专门研究过,知道的比我多,还是听他讲解一下。”
董德昌又将这个皮球踢回给了马尚都。
马尚都苦笑说道:“董老呀,对于这一点恐怕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研究过?”
董德昌并不否认,却也不接话茬,无奈马尚都只得接着说下去。
“‘垂棘’和‘三棘六异’之中。重点便是这一‘棘’字。之前有人认为‘垂棘’指的是地名,从而把垂棘之璧解释成了垂棘这个地方所成产的美玉。如果是这样的话,垂棘之璧就不应该是一块。而可能是很多块了。但在《左转》中有明确的描述,晋垂献公说棘之璧是他的宝贝,因此垂棘之璧不可能是很多块玉的统称,而应该专指一块玉。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考证出春秋之时古晋之地有‘垂’或‘垂棘’的古地今在何处。所以。我认为‘垂棘’二字应指宝石名称而不是地名。”
马尚都停顿了一下,见于飞和王光水的脸上依然是不解的神情,便继续说道:“至于‘三棘六异’这四个字则来源于《墨子》的记载。他说:‘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良宝也。’”
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于飞都曾经听说过,不但听说过。甚至随侯珠此时就在于飞的手中,如果于飞拿出来恐怕还将引起一番轰动。不过这与“随和”二宝齐名的“三棘六异”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三棘六异”中的“棘”与“垂棘”中的“棘”字一样。是否有什么关连?如果说《墨子》中的“三棘六异”中的“一棘”就是“垂棘”。那么其余“二棘”又指什么呢?
于飞的脑海中在不断的搜寻这方面的知识,在混沌之气恢复之后,他都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电脑了,不断的储备知识,这让他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这些内容虽然被混沌之气“拷贝”进了大脑,但是如果不调取的话,于飞依然不知道。
但是于飞很快就失望了,虽然吸收了很多知识,但是却丝毫没有“三棘六异”相关的内容。看来只能听马尚都解释了。
“我又查询了《说文解字》。”马尚都继续说道:“其中对于‘棘’的解释是这样的:‘棘:小棗,丛生者,从并。’,而小棗则是‘木芒’,也就是‘刺’一样的东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