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第498章


“我得鉴定一下它是不是符合我的利益。”
大家不吭声,只有两人踩着砾石路的嚓嚓声。
“李大帅需要采购大宗火油,是准备用于什么用途?”
“你是从那里听说我要采购大宗火油的?”
“我的中国人买办杨立光说的从长江商会听到的商业机密。”
“这可不是商业机密,是军事机密。”
“好的,李大帅,我绝对没有打听革命军的军事机密的企图,我只是想来做个生意而已。”
“好吧!”
李想就把他需要火油的数量讲了一下,那个巨额的数字,哈克听得怪腔怪调地喘着气,嘴里咕噜咕噜的。风呼呼地刮着,刮得树木簌啦啦响,他们在园子里踱来踱去。
“天啊!”哈克慢条斯理、又严峻又沉痛地吐着一字一句,一边抓着李大帅的胳膊肘,伸出一只粗短的指头对着自己的脸用力戳戳。“我简直不敢相信!你要这么多的火油准备拿去放火吗?是要“火烧联营”还是“火烧藤甲兵”?”
李想不置可否的反问道:“有问题吗?”
“李大帅,虽然汉口油库存货不能满足您的需求,但我们的老板是个精明能干、意志坚强的人。在香港、上海、广州和厦门都建立油库,绝对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既然没有问题,明天我会叫铁龚奇和你商谈细则,订立采购合约。”
“ok!”哈克声音颤抖的厉害,松了李大帅的胳膊。
李大帅打开花园门,朝外面张望一下,说道:“再见。”
“再见!”
随着近代世界自由贸易政策大幕的拉开,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由工业巨头换成了银行家。金融货币、国际贸易、原材料优势,构成了列强强大的三大支柱。
在李想所知的过去100年的历史,是为攫取和控制世界石油储备而战斗的历史,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与此相提并论。首先是英国,后来是美国,主要受这两个国家的利益影响,围绕着原材料、石油,形成了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权力版图,但此时的人们对此却了解甚少。
1873年后,英帝国的经济萧条与欧洲大陆工业经济的蒸蒸日上形成了强烈反差,其中与德意志帝国的对比更为明显,这便是1914年 第 446 章 会上,当时还是海军上校的英国海军上将费舍尔爵士,逢人便说:“英国必须改变海军使用煤炭作动力燃料的现状,应该使用新型油燃料。1870年开始,在里海,俄国轮船使用了这种被俄国人称为“黑油”的黏稠燃料油。”费舍尔等具有长远眼光的人都赞成使用这种新燃料,他坚持认为,在未来控制海洋的竞争中,油作为动力燃料将给英国带来决定性的战略优势。
费舍尔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他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作为燃料石油优于煤炭,并且坚信这些理由是具有说服力的。用石油作动力的战船没有黑烟,不会暴露目标,而烧煤的战船拖着长长的烟尾巴,十公里以外都能看得见。烧煤的动力装置,要达到最大马力,需要4~9小时,而烧油的动力装置达到最大马力只需要5分钟。给战舰提供油料,只要12个人工作12个小时,而提供同样能量的煤,则需要500个人工作5天。要得到相同马力的推力,燃油引擎只需要燃煤引擎1/3的工作量,每天的消耗量也只有煤的1/4,这对于一支船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无论这支船队是商船队还是海军舰队。用油作动力的船队,其活动半径大约是用煤作动力的船队的四倍
但在当时,费舍尔的想法被他的英国同辈认为是异想天开。
差不多同一时期,德国工程师戈利伯&bull戴姆勒在1885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燃油引擎,用于公路运输。到世纪之交,汽车被认为是超级富豪的玩具,石油时代的经济潜力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
李想也许真能在石油运用领域走上世界前端。
106入疆下
为了胜利完成进军新疆的任务,兰州安西军总部在进军前的短短时间内,紧张地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林铁长和各级指战员,常常彻夜不眠地亲自调查研究,掌握部队情况,解决纷繁的问题,制定了周密的进军计划和部署,他们都对进军中如何执行政策、纪律作了具体的指示。据此,安西军各级军官都对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和教育。
安西军总司林铁长在团以上干部大会上传达了李大帅的指示,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形势和进军部署。他十分严肃地说:“这次进军具有重大的意义,直接关系着新疆各族民众的民主共和与祖国的统一,我们一定要顺利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说罢,他又走到墙跟前,指着图大声说:“新疆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分,列强及其走狗想把这块地方割走,你们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大家斩钉截铁地回答。
林铁长接着说:“对!要不让列强割走,我们就要按李大帅的指示迅速进军新疆。要准备吃苦,准备走路,无论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快些开进去。”
林铁长接着狂吼道:“在这个年代,我们出生入死,尖刀一样时刻准备着插入敌人心脏。我们铁肩担着保卫祖国边疆的使命。我们是一群怪兽,穿漠海,越戈壁,过沼泽我们无所畏惧,目的,就是把红旗插在天山上!”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人驻新疆的国民革命安西军开始以车运、骡马和徒步行军的方式,同时从酒泉入疆,经玉门、安西地区西进。
铁甲战车团作为陆地进军的先遣支队,率先西出玉门关,北穿星星峡,向新疆迪化开进。在西征战争的烽烟中诞生的这支新军,赶赴西北战场,参加了陇西追歼战,还有光复河西的战斗,光复和保护了玉门油矿,在西北战场立下了辉煌战功。这次又将其作为先遣支队,提前开赴新疆。全团指战员再次强烈地感到,此次任务极其光荣,但肯定也很艰巨!
大雪纷飞边塞天,
革命战士意志坚,
精神抖擞不怕冷,
定要战胜大自然。
安西军踏上这条征途,狂风卷着鹅毛大雪,天山南北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气温也常在零下二、三十度。尤其是阿勒泰山区和伊犁河谷等地,积雪竟达一米以上,给我们进军带来极大的困难。但是,光荣的使命,激励着指战员们奋勇前进。他们背着沉重的武器、干粮、饮水和烧柴,在深雪里顶风冒雪赶路,往往日行百里以上。
进军路上,冷风吹在脸上,象刀割一样疼痛,虽然穿着棉衣,却象赤身掉进冰窖一样,有的同志手脚都麻木了。为了抵御风寒,战士们在行军中,总是将腿高抬,大甩胳膊,以运动全身,增加热量。刚一停下,就在雪地里掏个雪洞,把脚放在里面。每当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积雪更深,有时要从没颈的雪坑中把战友救出来。连续的行军,指战员们虽没有得到很好的补给和休息,但是,都不顾疲劳,朝气勃勃。一路上,他们饮冰雪,吃干粮,翻过了无数山岭,涉过了不少的冰河,越过了千里戈壁渤海,鞋子磨破了,就用破布包起来,或者打着赤脚走。没有住的地方,就露宿荒野上。虽然当时环境十分艰苦,但没有谁发过一声怨言,没有谁讲过一句怪话。相反,越是在艰难的时刻,指战员们越是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边迈着大步,一边高唱着“挺进!挺进!”的战歌,边走边唱,把疲劳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革命军的战士,在困难的时刻,困结一致,同甘共苦,全军上下,到处是一片互助声。同志们都抢先承担困难,争扛最重的东西。身体强壮的战士,争相替年小体弱的战士背武器、干粮。出现病号时,大家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轮流搀扶,不使一人掉队。
先遣支队出发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地面长途徒步行军开始了!
在翻越天山时,有个营长跌伤了腿,行走困难。团首长为了照顾他,专门给了他一匹马,当他发现一位战士的腿也被跌伤以后,便立即将马让给了这个战士。这种阶级友爱的精神,汇成了巨大的战斗力。
徒步行军的部队分别从酒泉、张掖齐头并进,西出嘉峪关,浩浩荡荡地向新疆进发。困难的确是难以想象的!千里戈壁荒原,昼夜温差悬殊,茫茫沙漠瀚海渺无人烟,水源奇缺。时而狂风肆虐,时而奇寒无比,时而酷热难耐。大风起时,直刮得天昏地暗,砾石飞舞,黄沙漫漫,小山似的沙丘顷刻之间被搬出老远,驮辎重的马、驴被风暴惊跑,“沙漠之舟”也吓得卧在沙漠里惊恐地吼叫,死不肯前行。在这种天气里,莫说行走,就是站立都极为困难。指战员们便腰拴绳子,一个牵着一个,一步一步地向前挪。昼间气温高达三四十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