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奋斗纪》第117章


碧灵真人见姜缨目光闪亮,笑意盈盈,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开了口,心中倒是有些疑虑。
难道这小丫头竟是个心机深沉的,行事也是早有谋算?
这位该不会准备了什么极为过分的要求吧?
一想自己有言在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碧灵真人也就微微一笑,道,“你且说来。”
姜缨双眸望着碧灵真人,带着掩不住的热切。
“真人,古往今来,都有灵魂转世附身一说,道家讲究肉身化仙,离魂飞升,或借助灵器,可至那见所未见的境界,不知可是真有其事么?”
若是真的,那她说不定还有返回浣花国的希望啊。
碧灵真人听着就是一楞,原本以为这小丫头虽然言语不俗,但所提的希望也多不过是为财为势,或是求一门好姻缘,却不料这看起不过十来岁的小丫头,一开口就是玄天玄地,灵魂穿越这类的。
其实就是碧灵真人自己,虽然修行近四十多年,号称得道真人,但也从来不敢奢望,能肉身化仙飞升啊。
碧灵真人微笑道,“修身成仙这种例子,百多年前,倒是有些记载,却也无从可考,这百年却是从未听闻,且我道家虽有成仙之说,然而真正能到那般境界的却是万不存一。小丫头,你问这些,莫不是也想出家修行,入我白云堂么?”
她这句问话倒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毕竟芳华绮年的,出身富贵的小姑娘们,谁会没事跑来出家啊,即使她白云堂是皇家道观,声名显赫也是一样。
她的那些弟子,徒孙,多是出身贫寒的孤女,要不就是少年寡妇之类,真正自小就立志修行的,百里挑不出一个来。
听到碧灵真人这般的回答,姜缨略有些失望,不过这本来也就是虚无飘渺之事,失望一下也就过了,反是呵呵一笑,“白云堂这般洞天福地,若能得入,倒真是小女子的造化,不过,…”
碧灵真人故意问道,“不过什么?”
姜缨挠挠头,略有些不好意思。
“呵呵,小女子还想寻个合意的夫郎哩。”
若是当道姑也能娶夫郎的话,姜缨肯定双手赞同,毕竟若是能投到白云堂中,国公府云家那边再想摆布自己就不那般容易了。
不过姜缨早已经下了决心,国公府若是真的不顾自己意愿的话,她再不济还可以一跑了之呢,等再过个一两年,以姜缨日渐提升的武力和财力,想溜走会越来越容易的。
这天下,三国并立,不在大昭朝,还可以去另外两国呢。
或者去寻一处世外桃源,携着美男,带上财货,逍遥自在,小日子不要太美哦~
碧灵真人这一辈子见过不少小姑娘,自己也是从小姑娘转化来的,无论贫富贵贱,胆小胆大,从来没有哪家的小姑娘提起婚嫁来,是这般一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模样。
一时倒觉得好奇又好笑,“你这小丫头倒也直爽。难怪能跟妙媺凑到一块去。”
姜缨又陪着碧灵真人说了些话,见碧灵真人眉眼中有些倦意,这才起身告辞。
碧灵真人让人寻了本书并给姜缨,姜缨接过来一看,却是本发黄的册子,看着很有些年头了,封皮上有三个大字,述异经。
碧灵真人道,“这本经书是白云堂的典藏,多记载着前朝成仙入道等玄奇之事,可以拿去看看。兴许与你有用。”
姜缨谢过了真人,带着一本得来的述异经回了自己的小院,方走到院门口几步远处,就听见里头吵吵嚷嚷的。
“罗姐姐,这一样的都是府里小姐,凭什么有了好东西,却不给我们院里分!”
“就是呢,枉费当初三小姐初进府的时候,我们二小姐还特意关照呢。怎么这才半年不到,你们这些人倒挑唆得三小姐不友*姐妹了!”
一个是老婆子的粗声吵闹,另一个却是小丫头的尖利嚷嚷。
虽然对云柳院里的人不熟悉,但听了这几句,也知道这是她院里的人来闹事了。
姜缨微皱眉头,心想云柳初来的时候,自己院里的人也过去帮着做了活,缺什么东西也从这边拿过去了,这吵得又是哪一出?
这般想着,便快步上前扣响院门。
☆、二九转生
姜缨走进院里,果然是有两个有些眼生的,一个婆子,一个丫头,正在跟罗嬷嬷她们吵闹。
王大姐站在一边虎视眈眈,不过那两人也精,只叉着腰动嘴,没有王大姐的用武之地。
而院子里的地上,放了好几挑东西,有木箱,箩筐和米袋。
猛地一看还当是国公府派人送来的米粮,不过想想云柳来了也没几天,那时才送过一回,下回估计要过两个月,且虽只一瞥,也能看出这批东西的档次明显比常送来的要高上好些。
正应付着的罗嬷嬷瞧见了三小姐回来,狠瞪了还在吵吵的婆子一眼,那婆子这才收了声。给姜缨见了个礼,面上神情仍是气忿忿地,看着就似要上来寻姜缨说话。
罗嬷嬷忙先上前来给姜缨道,“三小姐,这些东西是才有人送来的,还有礼单。”
姜缨接了那礼单在手,但见素笺印花,微带兰香,上头的字迹铁划银钩,清瘦绮丽。
却是写着,些微小物请姜缨笑纳。
后头还附了一份清单,字迹却变为寻常工整的了,显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那清单上列着,碧粳米一百斤,银霜炭二百斤,官燕人参之类的各几斤,还有各种时令鲜果蔬菜和一些干果海味。
这些物件,若是放在国公府里,也不是每个主子都能用得起的,况且自从姜缨被送到西山来后,供给的吃穿用度跟在国公府里比,可算得是一下子降得厉害,要不是有卫浩歌这一冬天的关照,怕是姜缨等人在这小院里,连取暖的炭都不大够。
不过卫浩歌送来的那些,大都是注重实用。像什么碧粳米,银霜炭这些却是没有的,难怪罗嬷嬷猛地一瞧见这些,心中也着实激动。
姜缨看了看最后的落款,不由得抿起了唇。
唉,是杜鸿送来的啊。
正琢磨着,却听那云柳院里的婆子酸溜溜地说了一长串。
“三小姐,这些嚼用既然是先送到这边了,您看看该怎么分才好?二小姐那边还等着老奴两个回话呢。可怜见的,二小姐好些天没正经吃过一顿饱饭了。这碧粳米正得用咧。旁的少给些也无妨,只要这碧粳米和燕窝多些就是,二小姐想来也不会和亲姐妹计较的。”
姜缨瞧着地上的一堆东西。再看那婆子梗着脖儿红着眼的模样,又好笑又可气。
杜小侯也真是,送这些作甚,平白地招人的眼。
罗嬷嬷在一边也不客气地接话,“赵六家的你消停着吧。别看着什么都眼馋,这些是三小姐的亲戚送来的,你别一口一个国公府二小姐的,想分东西,也要等府里真送来了才是。
罗嬷嬷还只当同以往一样,是那位阳平城的卫少爷送来的呢。
其实姜缨并没把这些东西看得有多重。若是云柳好生派人来说两句,她就分给这位一半也没甚打紧,但是这婆子那一副理所当然。好象还是姜缨占了大便宜的嘴脸,着实把姜缨给恶心到了。
有其仆必有其主,想来云柳也是这般想的罢。
姜缨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去跟这婆子解释什么,只挥挥手道。“送她们出去吧。以后无事莫要放闲人进院。”
姜缨进了自己的卧房,听得外头那婆子方吵得一句。就被掐了脖子似的没了声。
姜缨忙抬头自窗子里望去,正好看到王丑姑一手一个,跟老鹰捉小鸡似的拎着二人丢出了院子。
姜缨莞尔一笑,靠着窗子坐了,又从怀里翻出那本述异经,放在膝上翻开来看。
原来,这本述异经却是个名为乐山道人的前朝道士所写,这位乐山道人自幼修道,却不喜枯坐在观中打坐修行,而是喜欢云游四海,寻访名山大川,佳境胜地。
每到一地,这乐山道人就要搜集当地的奇闻异事,特别是那些跟道家有关的传说故事,有算得上奇闻轶事的,便会记载在这本述异经里头。
这里头还真是有不少让姜缨感兴趣的前人故事,比如说某家生儿子,一生下来就记得前事,后来客居某地,按着前生记忆重访某家,果然那家人的老祖宗当年仙逝之日,就是此人出生之时,那家男女老幼,上下仆人,数十人的名字,此人都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连当年老祖宗藏着的银子没来得及交待的,都跟那家儿子说了。后来这儿子与当年的家人也如同亲戚一般来往,那家人的儿孙都呼之这位转生的老祖为小爷爷。
还有位在大昭国边地玄天观做过主持的虚云道士,年八十而终,二十年后,玄天观里一位小道士接任主持,他穿上虚云道士的道袍,拿着虚云道士用过的器物,凡是见过虚云老道的都惊叹这小道士无论是长相还是兴止习惯,居然与虚云一般无二。
后来过了五十年,这位小道士临终时才对自己的弟子说出了隐瞒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