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第504章


“当然”弗里克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
同样是午饭时间,在罗马威尼斯宫穷极华丽的大餐厅,**者墨索里尼一边气愤不已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一边就着餐桌上满目琳琅的美食大快朵颐,一顿仓促准备的午餐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标准,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在美食甚过一切的意大利才会出现。
“早在将近十年之前,这个狡猾的金融投机分子就利用国家信用大肆掠取外汇,做着损人利己的买卖,他是个令全世界国家都感到厌恶的家伙真搞不懂,德国人怎么会选出这样一个毫无信誉的人担任国家总理”说话的是德斯太芬尼,政治经济学博士,墨索里尼的财政部长。其实相比于沙赫特在30年代中前期创造的经济奇迹,德斯太芬尼早在1926年就“奇迹般”地扭转了当时意大利政府财政拮据和巨额赤字问题,以至于被墨索里尼评价为“善于裁减费用、遏制弊端、创造新财源的专家”。只不过,沙赫特是在紧缩银根的基础上,利用国家信用建立了一系列清算协定,在进口商品以后千方百计阻挠付款,或者代之以物物交换,从而使外汇源源不断地流入德国,在短时间内促使德国工业经济飞速增长、失业率疾速下降,充裕的军备资金使得德**队在短短数年内即更换了大量现金武器,而这虽然让不少外国政府和金融家感到不爽,甚至称之为“金融强盗行径”,但对德国经济复苏的贡献获得了国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的。德斯太芬尼的办法则是巧妙增税和发行公债——把政府债务全部转嫁到人民身上了,就连墨索里尼也十分坦率地供认“在我们没有很多天然财富的基础上,我非常钦佩我国人民忍受重税压迫的能力。”
“喔,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讨论过了沙赫特博士不仅是一位不择手段的金融投机者,更是一位不择手段的政治投机者。别人一番乱战,他巧妙地跳出来收获果实,这样的眼光……啧啧,我们只能说佩服啊!”这位言语极尽讽刺意味之人便是加莱阿佐。齐亚诺,意大利外交部长、**者的心腹重臣,墨索里尼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自从1936年出任外交部长以来,齐亚诺在意大利内政外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日渐增加。在战争爆发前,他一方面积极与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谈判关于避免战争的问题,一方面极力劝阻墨索里尼过早参战。此外,齐亚诺还向墨索里尼积极进言,施加影响,使墨索里尼接受他的意图而更换大批党政要员,以至于谋求飞黄腾达的官僚朝齐亚诺蜂拥而至,通过各种渠道向他寻求各自向往的职位——齐亚诺权盖朝野,进入其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意大利的新内阁因而有“齐亚诺内阁”之称。
现任意军总参谋长乌戈。卡瓦莱罗刚刚还在大嚼牛肉,这会儿便挥舞着刀叉说:
“除了金融投机者和政治投机者之名,我看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投机者自从1940年参战以来,我们倾尽全力,为德国打败英国、抵御苏联进攻倾尽全力,并且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现在英国已经屈服,苏联也遭到了重挫,最终的胜利眼看就要到手,德国新政府马上把我们抛到了可有可无的角落我觉得沙赫特所谓‘欧洲经济一体化’还只是他独霸欧洲野心的第一步:先从经济上打败其他欧洲国家,再辅以军事威慑,迫使我们成为德国的仆从”
“这些粗鲁野蛮的日耳曼人真是痴心妄想”墨索里尼猛地一捶桌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意大利的版图已经达到了这一千年来的巅峰,再现罗马帝国的辉煌指日可待,除了上帝,没有人可以让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成为仆从”
“伟大的领袖,我倒有个以牙还牙的主意”卡瓦莱罗上将谄笑着说道,“德军近期不是准备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吗?根据德军总参谋部的要求,我们组建了总规模达到31个师的‘东方集团军群’准备投入苏联战场,若是这50万人不能顺利抵达前线,我想德国人的攻势会遇到不小的麻烦吧”
墨索里尼停住手中的餐具,很快点头道:“嗯,好,很好确实应该教训一下他们,让他们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分量”
“领袖,毫无疑问,其他欧洲国家也对沙赫特的欧洲经济一体化非常反感,如果您允许的话,我下午就召集西班牙、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大使,听听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我想,如果各国都不参与德军的此次进攻,战事的发展或许会非常有趣”
“呃……”对于齐亚诺的这一建议,墨索里尼有些迟疑,德国人再狂妄,作为轴心国阵营的成员,意大利的切身利益也还是和德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是德军在东线遭到致命的失利,意大利也休想“独善其身”。
卡瓦莱罗上将显然看出了**者的担心,他从旁劝道:“以德军的实力,即便这次进攻失利,也不可能再被苏军赶回到波兰以西,我们所做的只是让他们不能那么快将主要精力放在和我们竞争上——战争拖得久一些,对我们其实是有利的”
思索片刻,墨索里尼点头道:“好吧,这一切都尽快安排下去,尽量做得隐蔽一些,最好别让德国人抓到了我们的把柄”
第91章 欧洲公敌
第91章欧洲公敌
“记得上一场欧战在1914年爆发时,一百多万德**队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战前的集结部署,这个速度让我们的任何一个对手敌人都感到震惊和惧怕;28年之后,我们又一次创造了速度和效率的记录,三百万军队,只48个小时就从集结点部署到了进攻出发阵地,这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
国防军总参谋长、陆军元帅古德里安向政府副总理汉斯。罗根发出这番感慨时,两人就站在柏林南郊的安特哈特车站,怀着不尽相同的心绪看着一辆辆军列满载空军官兵和装备进入首都圈——虽然苏联空军只在理论上保留着对柏林的空袭能力,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空军总司令斯图登特还是临时增调了4个高炮团和4个伞兵团用以柏林防空卫戍部队。
这些,都是久经战火考验并且值得信赖的部队
在这种非正式的场合,罗根又一次穿上了摘掉军衔标识的空军元帅制服。用料再考究、做工再精致的礼服,对他来说也远不及一件朴实的毛呢军外套或是一双普通的山羊皮手套。蹬着黑锃锃的高帮军靴,豪迈气魄自然而生。
“完备的参谋体系,发达的铁路系统,还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放眼世界,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这是我们的骄傲所在”
听了罗根的评价,古德里安默默地点了点头,其实作为一名12岁进入军校、将毕生奉献给了德**队的的职业军人,这支军队的强大无疑是他最引以为豪之处,更何况他所倡导和建立的“闪击战术”成了德军横扫诸位敌的不二法门
罗根将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夜空,说道:“再有20个小时就要发起进攻了,伙计也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怀揣忐忑与期盼度过大战之前的漫漫长夜”
“呵,若真是如此,未来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呀”古德里安很淡然地笑了笑,“对我这种年过五十的人来说,战争结束了还可以写书、度假,像您这样年富力强的军事家,怎能耐得住寂寞?”
对于“军事家”这个称呼,罗根心理倒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只是眼下他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还有回到军队的机会,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今后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局部冲突以及军事竞赛依然会给军事家们充足的发展空间。
“明天一早我就要到前方去视察部署情况了,您真的决定留在柏林?”古德里安转过头来问。
罗根郑重其事地回答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必须留在柏林。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更安心地在前方作战”
这句话应该很容易让古德里安联想起上一次进攻受挫的情形,那时候他还是一员奋战在前线的集群级指挥官,失去了大后方的战略物资供应,德军便犹如强弩之末,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渐行渐远。
次日一早,古德里安就登上了飞往波兰的专机。按照计划,德军将在东线投入20个装甲师、207个步兵师以及超过1。1万架作战飞机,即便不算上多达29个师的战略预备队,这也将是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在宽达一千一百公里的正面战场,A、B、C三个作战集群一字排开:霍特将军指挥的A集群居左,以46个师沿着波罗的海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第2航空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提供火力支持;莱因哈特指挥的B集群居中,以72个师经由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北部直插苏联腹地,第第3航空军提供空中支援,并配备2个整编空降师;曼施坦因指挥的C集群居右,配备第5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