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57章


现在各镇地总兵,其实权力不大,除了军镇的军旅防御及作战事宜。什么谋划,军器,粮饷等事物,都是不是他们在管理。再依大明军中大小相制的情况,只要一个武将身为参将,游击。又是**镇守一堡之地,在粮饷军器都是由各道兵备主理的情况下,黄来福并管不到他们。他虽然身为全镇总兵,也只有打仗时,才能节制各地军官,否则平时都是各过各的。因此黄来福也是与这些人虚于委蛇。
吃过午膳后,众军官们散去,回驿站休息。等明日后,这些人再向新任总兵黄来福及巡抚大人叙职。就可以各自回自己的军堡了。
“来福。今日你对巡抚大人这事,是不是过了些……”
等马久英公公回监军府。各将也退出后,大姐夫徐学世有些担忧地对黄来福道。听了大姐夫的话。二姐夫,三姐夫都是一齐点头。
黄来福笑道:“放心吧几位姐夫,杨方略这些人,要对付别地人可以,但对我,他们却是无可奈何,你们不用担心。今日我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也是让他们明白,我,黄来福,可不比别的人,最好尊重点!”
黄来福了解几位姐夫的忧虑,在他们心中,对文官们的畏惧是根深蒂固的。在现在的大明朝,之所以文贵武贱,是因为文官们掌握着粮饷通道。他们对武将的手法,无非是断粮饷,断军器等。
不过一招鲜,吃遍天,这招对各镇各地武将来说确实是屡试不爽。话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酸软,命脉握在别人手中,难怪大明地武将们想硬也硬不起来啊。不过自己不比一般的武将,这些手法对自己一点用也没有,所以黄来福才不会有丝毫的畏惧之心。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大姐夫徐学世知道黄来福不以为然,他只能长叹口气,不再说话了。
下午时,黄来福在府中休息,不断有宁武关当地的人前来拜门求见,向门卫给红包递帖子。不过黄来福要休息,只让家人们接了帖,什么时候见他们,等自己有空时再说。
近傍晚时,宁武关城中的鼓楼上己是***通明,喧腾热闹,满是来往地宾客。鼓楼雄居宁武城中,有凤凰城心脏之说。楼的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通高三十余米,气势宏伟。从楼上望下去,颇有把酒临风的味道。
此时在楼的下口,不时报马来到说,某某到了,接着便是两边鼓乐一齐响起。等天快黑下来时,赴宴的官员武将更是如鱼贯蛇行,进入鼓楼内。
和中午不同,今天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个个都是身着官吏常服。每人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窄袖大袍,只不过为区别文武,各人袍服胸前和后背缀的补子中,文官们用飞禽,武将们用走兽罢了。这就是衣冠禽兽的由来,放在当时,并不是贬义之称。
正文 第172章 官场奢豪、开发当地构想
更新时间:2009…8…10 19:37:37 本章字数:4913
***通明中,鼓楼上济济一堂的文武官员,大家衣冠整齐,各官相互寒暄作揖着。不过楼上虽是乐班在卖力吹拉弹唱,所闻是鼓乐喧天,但楼中总是弥漫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氛。
特别是到了现在,巡抚杨方略与宁武兵备官刘堂生二人还是脸色难看,没有从中午黄来福对他们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兵备官刘堂生更是一直想着中午黄来福在巡抚衙门大堂对自己的污辱,自己在山西镇,可是仅次于巡抚杨大人的高官之一,将来运势好的话,还有可以升任为巡抚。想不到黄来福却是对自己不屑一顾,这怎么让他忍得下这口气?
在眼下的大明边镇中,以文统武,实行的是总督、巡抚、兵备三级文臣领兵制。一个总督管辖几个巡抚,一个巡抚又管辖好几个兵备,兵备则为其辖区内的最高军政长官。而巡抚,往往又是从兵备官中升任。
在每镇的各道中,兵备官的权力是很大的,道内的钱粮领放、仓储收支、人数审核、战功查验、各将过错参劾、上疏陈情、下达政令、工程造办、屯田养马、地方民事等等,大多是由他们在主理。
其实兵备官有现在这样的权力,也是很戏剧性的过程。大明初中期,军中很多武将不通笔墨,让他们行军打仗可以,但涉及钱粮的领放,战功的查验等事,就需要文人来处理了,所以一些将官身边就配个代笔的文书,就称为兵备。
慢慢的兵备职权逐渐扩大,到了一定程度时,武将们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他们带了多少兵,得由兵备来点。该发多少粮饷,由兵备来发。战功查验,由兵备主理。武将过错。由兵备参劾。屯田造办养马等民政事务,一律由兵备处理……,这造成他们的权力最终超越武将,成了某地实权的地方军政长官。
这些人一向嚣张跋扈惯了,猛然遇到黄来福这样的人,自然是认为奇耻大辱,被打击之后,怕是几年都恢复不过来。偏偏想来想去。自己对黄来福又没有办法,因此相对巡抚杨方略,兵备官刘堂生更是怒恨,一个下午对人都没有好脸色。
见上官如此,底下的一干巡抚衙门官吏,宁武兵备道官吏们也是相互大眼瞪小眼,相互用眼神交流着。本来好好一个寻欢作乐,大家快活的宴会。气氛变得如此。各大小文官们都是同仇敌忾,将气撒到对面地武官们身上。一双双阴冷的目光尽往那边瞧,这让旁边坐着的一干武官们都是心情惶恐,觉得坐立不安。
不过虽然气氛不好,但既然巡抚大人说过为新任总兵黄来福大人接风筵席,各人还都是整齐地来了。只希望接下来的宴会中大家合合气气,把这顿酒吃好了。
看看天色,黄来福及马久英公公也差不多该来了,刘堂生终于开口道:“杨公,等会那黄来福来后。杨公您要不要说道什么?”
杨方略眯着眼睛只是养神,淡淡地道:“急什么,来日方长。晚宴上,我们该有的体统风致还是要的,否则让人笑话了去,说我们象那些武夫一样的粗野!”
刘堂生按纳下自己的不满,说道:“杨公高见,下官领会了。”
就在这时,只听楼下报马高喊道:“宁武监军马公公到……宁武总兵黄军门到!”
接着便听鼓乐一齐响起。一片地欢腾。
楼上各文武官员忙不迭地站了起来。杨巡抚及刘兵备互视了一眼,整整身上的官衣官帽。带领众人,下楼迎接。很快。就见蓝旗马道过尽,黄来福与马久英公公骑马而来。
到了门首下马,黄来福满面春风地走上前来,他今天穿了一身的绯色官服,头戴乌纱帽,官服上绣着从二品的武官狮子补子。身旁是马久英公公,身着大明特有的太监服饰,头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锦袍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靴,也是神采飞扬。黄来福身后是几个姐夫,也是一身的武官服饰。还有宁武参将刘全利也是满脸笑容,紧紧地跟在黄来福的身旁,随时看着黄来福的脸色。
杨巡抚上前,各官都是跟在后面乱蓬蓬地迎接。杨巡抚与黄来福都是满面笑容,象是中午地不愉快不存在似的,只有刘兵备神情勉强。相互行礼后,众人相让进入鼓楼内。
一直进入三楼上,黄来福往窗外看去,只见外面点点的***映着天上的星光,宁武城全城在夜色中隐隐可见,晚风徐来,他不由赞叹道:“好一个绝妙所在啊!”
杨巡抚与刘兵备暗暗瘪嘴,你一个武夫,也谈这种文人间才有的闲情逸致东西?
面上却是脸有欢容,各人叙毕礼数,按尊贵礼次相让到座位上去。杨巡抚作为东道主,居主位,黄来福与马久英公公居主客位,余者众官分两旁佥坐。
宾主坐定后,一干乐妓在旁锦瑟银筝,玉面琵琶的弹唱起来,又有几个戏子来到杨巡抚,刘兵备,黄来福,马久英公公几人的身前,恭敬地呈上戏文手本,在旁听候点戏。
杨巡抚以黄来福与马久英公公是客,让二人先点,马公公点了一个“寿比南山”,黄来福点了一个上党梆子曲目。杨巡抚与刘兵备分别点了一个昆曲,二人看了黄来福一眼后,各赏了戏子一两银子。那戏子欢喜地跪谢了。
黄来福与马久英公公互视一眼,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刚才那戏子以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原来是因为自己点戏后没给赏银啊。他看了杨巡抚一眼,见他眼中颇有戏谑的神情,心下暗暗恼怒,这个老匹夫,有这个规矩也不跟自己说说。
黄来福几人点好戏后,晚宴正式开始。
黄来福今天是第一次参加大明官场的正式宴会,也直到了今日,才真正见识大明官筵地奢豪。
宴会开始后。依大明官筵的习惯,是首先上大菜,明时称为大嘎饭。所谓的五割三汤,交替上五道盛馔和三道羹汤,再配上曲乐,以一开筵就造成一片喧阗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