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89章


很快。万历帝传下旨意。以程绍、杨应文二人小臣诬蔑边镇大将。居心叵测。给于重治。将二人贬斥为民。消息传出。一片震动。也更引起了众多文官对黄来福地愤怒!
万历二十三年四月十日,宁武关。
从二月开始,一直到四月,从五寨堡到宁武关的水泥道路己经修整完毕,余者道路,也修建得差不多了。
修这些路时,黄来福等人投入了大批的钱粮,而且一路修去,沿途许多村民都被雇用,在家门口赚到了养家糊口的工钱,一片的欢喜。
水泥道路的修成,大大方便了军民商贾的流通行走,也方便了军驿的快速传递。以前从宁武关到五寨堡,由于山路众多,道路难行,村民商人们至少需要走两天的时间,眼下一天之内,就可以从五寨堡到宁武关了。
这条路也算是官路兼驿路,以往驿路都是由沿途的军堡州县养护,不过对于这条道路,黄来福与杨巡抚等人商议的结果是由五寨堡建设局管理。
养护道路每年需要大把的钱粮,特别是水泥路面容易膨胀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几年就得翻修,养护工作量相当大,而且路工每年的钱粮支出也不是笔小数目,因此黄来福己经决定在五月初一日时,在五寨堡与宁武关的两头设收费局,进行通行费及
的收用,时间为十五年。
当然了,商业的繁华,加上道路开始好走,还促使五寨堡与宁武关及各地出现了一种民用的邮驿事务:“民信局”。
在大明各地如网般的驿路中,沿途设有水马驿、递运所,还有急递铺等。大明一般60或80里置一驿,重事给驿。急递铺则是十里设一铺,职专公文递送。递运所则是专门运送军需物资。当然了,以上都是进行官方的邮驿事务,民用的较少。
不过在明永乐年间时,四川出现了一种民间自发经营的通信组织,就是“民信局”,这是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民用邮驿组织,在几地之中,代人寄递信件和包裹,收取一定的寄费,代人汇兑银钱,收取一定的汇费等。百年下来,大明民信局在很多商业繁盛的城市都有设立,宁波、重庆、成都、南京、北京等地,都有专门的私人经营民邮,许多大明的官驿铺兵也有私下为各地的民信局提供服务,收取报酬等。
四月初,一些商人在五寨堡及宁武关设立民信局,开展民邮事务,黄来福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不过此时民间的民信局,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民邮一样,很多事务不规范。比如此时民信局规定,邮费由寄信人交付一半,收信人交付一半,这就有许多缺陷。
黄来福盘算着。将来可以发行邮票,介入这一事务。又是个大财源。
四月十。一日。,宁武关总兵府邸。
“。啪!”的一声,黄来福一掌拍在桌上,看着手中的邸报,他才知道,什么叫颠倒黑白。那邸报上什么“以势凌辱商民,抽取重税……什么与民争利,诱使各地小人竞请开矿……什么山西镇人怨巳深,诚恐大乱之至……”等等等等,全都是诛心之言,全都是颠倒黑白之论。还好万历帝宠爱自己,不然自己就糟了。
起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黄来福对治下军民商贾更好的了,但还有许多人不满足。黄来福知道户科给事中程绍,及工科给事中杨应文二人只是小兵兵,他们的背后,多着那些竟得利益集团呢。就算这些人赚了再多的钱,也是不满足,渴望捞取更大的利益,但要让他们负出,尽自己应得的义务,就个个如割取他们的肉一样心痛。
黄来福知道这些人。暂时还与自己利益没有冲突,毕竟自己只是在山西镇混,但他们的目光是敏锐的,可以看到将来可怕的一点,就迫不及待想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来福知道在五寨堡,在宁武。关,许多商贾一边跟着自己赚大钱,一边对自己抽取商税说三道四,特别是对自己将要对道路收费不满,好象在他们眼中,自己收税是不应该的。说不定,这些弹劾,与这些商贾们也有关连,毕竟这些人的家族中,许多人也有当官。还有五寨堡书院中,一些文人教书,一边拿着自己的钱粮,一边不尽心教学不说,还暗地里对自己嘀咕,遭殃生事。是到了解决这些人的时候了。
同时黄来福也意识到了一点,被文人清流把持舆论是可怕的,来自后世的黄来福,当然知道这种力量。就算你是好的,他们也可以将你说得黑的,自己应该有自己的宣传阵地了,而开设报纸,就是引导舆论力量的一个有效手段。还有相关的情报机构,自己也应该设立了,各地有什么一举一动,自己就要知道,不能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搞什么被动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事。
同时黄来福也对兵部尚书石星暗暗感激,想不到他会见义勇为,为自己说话。想到两年后,石星就因为明日议和封贡之事,因为被沈惟敬欺骗,而判断错误,最后被免官去职,几个月后病死在监狱之中,到时自己应该救他。
见黄来福发怒,他身旁的杨小驴,顾大刀,周文栋,王启年等人都是吓了一跳,杨小驴认得几个字,他捡起黄来福抛弃地下的邸报,捡起看了一看,不由大叫道:“这不是冤枉人吗?在这山西镇,有谁比大人更关爱军民的?这些人简直是胡说八道!敢污蔑大人,我恨不得砍死他们!”
随后他哈的一笑,道:“还好皇上圣明,没有听从小人的诬告,这些人被免官去职,真是活该!”
周文栋与王启年二人也接过邸报观看,黄来福身旁都是些大老粗,没有文人智囊。周与王二人不管怎么说,也都是考中过秀才的人,因此黄来福便时时将二人带在身边垂询。
周文栋与王启年看过邸报后,周文栋正要说话,这时一个家丁匆匆忙忙进来禀报,说是山西巡按来到宁武关,杨巡抚请黄军门一同前去迎接。
正文 第198章 不听话文人不如狗
更新时间:2009…9…24 12:00:26 本章字数:7685
大明的官场格局中,巡抚位高权重,总揽一省之军政官位不高,一般只有正六品,正七品,但由于巡按是直接对中央都察院负责,号称代天子巡狩,举凡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无所不察。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却是权力不小。
嘉靖十一年规定:“其文科武举,处决重辟,审录冤刑,参拔吏典,纪验功赏,系巡按御史独专者,巡抚亦不得干预。”地的镇守总兵和巡抚的政绩都由巡按奏上听勘。在巡抚和总兵、中官及三司、郡县官发生互讦时,也由巡按御史勘核上闻。
总体来说,巡抚,总兵等是地方实力派,巡按则是代表中央。在盛世时,各地方长官都是轻易不敢得罪中央派下来的巡按御史。
因此接到杨巡抚的通传后,黄来福也不敢怠慢,来到了巡抚衙门中。到了大堂中,见杨巡抚正与刘兵备说话。三人见礼,黄来福道:“这巡按是什么来头,要我们三人相候?”
杨巡抚苦笑道:“这山西巡按品级虽小,但是由都察院派下,代天巡狩,考察风宪,我等却是不可轻易得罪!”
三人说了一会话,一匹报马来到,道:“御史李大人到了!”
当下黄来福、杨巡抚三人站起,到二门相迎。那李巡按由一群宁武官兵防护,带着书吏、人吏三个随员而来,到了巡抚衙门时,在前门下马,由偏门而入。到了二门时,众人相见,寒暄了一番,迎进堂内。到了大厅上,各人对拜,叙毕礼数,杨巡抚坐在大堂的正中,李巡按在旁边左面而坐。黄来福坐在旁边右面。刘兵备坐在下首。
黄来福看这李巡按,年近五十,三络长须,举止老成,颇有一板一眼的味道。似乎在他身上,例行的都是公事公办,不要想在他身上走后门。
也是,巡按每到一地,巡历时间都是一年,如无朝廷特准,不得再巡第二次,根本来不及与地方勾结,加上他们的经费开支都是独立,一应开支帐目都是由中央都察院供应,所以地方上,也在经费上刁难不到他们。所以每个巡按下来,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清名,希望考察各地风宪纲纪时,能抓到几条大鱼,这样他们在清流中,就有自己的威望了。
李巡按有意无意地扫了黄来福一眼,抚须道:“本按奉天巡狩,查考山西各地官吏得失,纠正奸弊,务使当地民安政举。吾前来宁武,还请诸位大人配合,将一干有司文卷,取于吾刷凭!”
黄来福被李巡按这一眼看得莫名其妙,杨巡抚笑道:“当然,李巡按前来宁武关,所需案卷调阅,官吏传问,吾等定然不会推托的!”
李巡按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黄来福道:“吾进山西镇考察吏政。政教民情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