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第2章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正文 作者部分履历
更新时间:2009…5…7 13:47:37 本章字数:266
作者部分履历:
干部家庭出生,某省政法委机关大院长大、,父亲多年省委工作经历。
1。省公安子弟小学
2。省公安子弟中学
3。某省警官学院
4。华中科技大学
4。现供职于某省直政法机关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正文 一部《颓院》成就了多少本官场小说?
更新时间:2009…5…7 13:47:37 本章字数:1198
最近亲友发信息告诉我,说腾讯读书那边有几本书的内容和我的很相似,我笑着说只要不是整段的抄,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亲友的话确实给了我一些触动,《颓院》模式到底成就了多少本官场小说?一个男人和三个或四个女人,小男人和女官人,等等,给了善于把握官场小说底线的作者们多少启发?呵呵,大家都出书了,都热卖了,好事嘛!唯独《颓院》还被禁在深幽里,凄凄冷冷。我不是对自己的作品没信心,只是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曾经有很多出版社想出版颓院,但小说的意识流太丰富了也太紧密了,所以刻意删减的话就等于把这部小说给我破坏了,贯穿小说的的底线是宛儿的复仇,由头至尾,还有张爽的心态成熟的经历,我并不打算把颓院完全写死,我期待的那个结局只是小说情节暂时告了一个段落,我在期待着这个国家言论底线的逐步放开,也许要十年要许要二十年,到时候我一定会继续把它写下去,让她来见证一个国家的沧海桑田。刻下深深的时代烙印,我不反对文学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的说法,但我却绝对相信一部伟大的作品绝对是超越本时代的作品。这才体系了人类追求进步的精神。才能反应出时代进步的面貌。世界上没有一部作品是绝对伟大的,当我们中国人还在顶礼膜拜红楼梦的时候,却没有一部超越她的作品出现,确实是一种悲哀。我非常欣赏红楼梦,但却不欣赏老毛把她捧到了与世无争的高度。文学应该是在批判中前进的。当我看到国内的著名文学批判家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去批判《战争与和平》最后落入了宗教的俗套,我就在暗中发笑,我要说,一个不了解宗教精神的批判家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别人落入了宗教的俗套呢?有狭隘的目光去批判一部超越了这位批判家所处时代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我还记得有历史学家给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盖棺定论,说他们保护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了资本主义,可笑的是中国现在不也出台了物权法吗?
《颓院》假若能够占有文学庙堂的一席之地的话,我希望她尽快被更杰出更伟大的作品超越,《颓院》绝对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但同时她内含的精神却超越了这个时代,我不怕有人说我狂妄,因为我始终是谨慎的,《颓院》比不上《战争与和平》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写出那些刻骨铭心的东西。但是中国这么多年的苦难,竟然没有一部能够追得上《战争与和平》的作品,实在是遗憾,苏联解体了,成就了一个逐渐强大的俄罗斯,所以有人说中国现在最缺的是一部伟大的小说。那是因为这个民族还在沾沾自喜之中,还浸淫在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之中,多么的狗尾续貂啊,多么得掩耳盗铃啊,一个没有宗教思想为内核的国家,最好只好拿民族精神和老祖宗的老本作为沾沾自喜的资本,可悲可叹!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正文 《颓院》未来的历史命运
更新时间:2009…5…7 13:47:38 本章字数:869
帛儒不敢自夸,但且狂妄地预测一下《颓院》的历史命运。这本书是一本很中庸的书,如果是在和谐盛世,她是不会被当权者禁掉的,反而会被奉为处世之圭臬,若是在乱世,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这就是一本被当权者所痛恨的书,因为她告诉老百姓,真正的和谐是包容,而不是像一些“革命者”向老百姓灌输的那些“推翻旧政权就能翻身做主人”的谗言,《颓院》讲究的是自然,是和谐,是制衡,所以盛世的当权者会喜欢她,而乱世的枭雄则会痛恨她。
帛儒站在中国四大名著以及优秀文学作品的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看得更远。中国的四大名著把政治的黑暗和做了一个淋漓尽致的披露,但是却没有人意识到,矫枉过正里蕴含的天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以往几千之中,统治者总是害怕失去政权,被人民推翻,所以采取了种种的压制手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是这却陷入了历史无情地诅咒之中。从而早有古人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整个中国的社会的变革就陷入了一个古老的诅咒之中,并且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贪婪而永世不得翻身。其实万事万物阴阳相克的道理,老祖宗很早就懂了,可是就是没有人去把它放到施政的理念之中去。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也阐述出一种完美的制衡之道。所以《颓院》是一本不折腾的书,也就是说这个社会不大折腾,不矫枉过正才会越来越繁荣富强,但是《颓院》也绝不放弃改良社会的信念。
帛儒在《颓院》里的观点前后有矛盾的地方,文中也有多处错别字和明显的语病,但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人的认识是不断成熟的,《颓院》写了几年,作者的思想也是在不断成熟的。若是有评论家指出其中的弊端,帛儒这也算是解释过了。
《颓院》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希望颓院里说蕴含的理念能够启迪后来者创造出更伟大的作品。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正文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解释
更新时间:2009…5…7 13:47:38 本章字数:536
首先我不想掩饰和狡辩关于读者朋友指出我的作品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用的现象。而作者与“我”的区别在小说里也没有一个明晰的说明。我只是想谈一下我写作时候的一些感受。我写小说很容易入戏,于是不知不觉就分不清我与作者的区别。所以在小说需要用到旁白的时候,就会让读者分不出这是作者的旁白还是“我”的旁白,其实,前面已经是个解释了——因为写作的时候太投入了,而抽身出来的时候就显得拖沓。所以如果作品在不影响读者审美兴趣和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我觉得混淆作者和“我”的区别,更容易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也是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优势。易于刻画心理活动。所以有读者批评我——你难道会读心术?我有些哭笑不得,我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很谨慎和认真的,我不但研究心理学知识,还通过特定人物的观察去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有读者给我留言:你写的是不是我?这是一个离异的带着一个孩子的女人说的。我回答说我写得是人性。我觉得尊重人性才会发掘人性中的美,批判人性中的丑陋。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正文 陋习
更新时间:2009…5…7 13:47:38 本章字数:1692
位于市郊梅山脚下,有一处幽静的大院,它是某厅的家属区大院。因为远离市区,这个大院显得有几份幽深和静穆。我的少年时光便是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大院里度过的,而我要讲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个大院里。
那年夏天,我十四岁,天气特别热,学校放了暑假,我和同班又是同住一个家属大院的几个小孩便在大院里疯玩。我们常常喜欢去家属区北面的梅山脚下玩,在那边有一片密密的杨梅林,杨梅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爬上树叉,在上面拼命的摇晃着树枝,于是树上的杨梅便像下冰雹一样的往下落,野杨梅其实很酸,我们一般会把这些杨梅拿回去做蜜梅。
夏天的时候,杨梅林偶尔也会有一阵阵地晃动,但我们都知道那不是有人在摇杨梅,而是有人在野合。那时候的我们都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对女性地幻想也逐渐增多,当时学校是不给学生上生理卫生课的,而我们的性启蒙便是从偷看别人开始的。树林里的杨梅树枝被他们晃得哗哗作响,偶尔还伴随着女人和男人不约而同发出的喘气声,等他们人走了,我们便冒出头来,抱着他们刚刚野合过的杨梅树杆上下左右磨擦着,那时候我还不懂得如何,于是把树杆幻想成刚才野合过的女人,嘴里喊着:杨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