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第114章


孟华有点震惊,飞一般记下这句话后,继续聊道“陛下您在这二十年里去过不少地方,草民的意思是陛下到那异国番邦访问了多次,请问陛下对哪个番邦感触最深”
听到孟华说异国番邦,仁宗立刻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似乎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数着手指回答“要说这感触最深的恐怕不易,不过朕以为那辽国很有趣,君臣甚多,不过好像都不太友好,若非我国大军兵临城下,恐怕他们是不会见朕的”
孟华笑,仁宗也笑了,赵泽跟着才扑哧一声笑出来,不过没敢太放肆。
笑过后,气氛缓和了许多,孟华放开心情,提到“大中祥符元年,先帝泰山封禅,时至今日已有六十载,如今我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势可谓强盛,连唐王朝也不及本朝,陛下准备何时再度封禅泰山呢!”
仁宗望了望天,发现一片桃花兀自落了下来,伸手一接飘入掌心,看着那片花瓣,仁宗玩笑似地说道“前段时间不是去过泰山了”
孟华不解道“前段时间?请恕草民健忘,陛下指的前段时间是?”
仁宗将那片花瓣吹落后,转向赵泽“赵爱卿你告诉老先生前段时间是什么时候!”
赵泽接着仁宗的话回答“前段时间就是上个月初八,王相爷说那天适合出游,且是天瑞之时,所以陛下携朝中重臣去了趟泰山,早上去的,第二日就回京了”
孟华心说,怪不得上个月有两天不见王相,原来是去泰山了,不过仁宗并没说这次去泰山到底是做什么去了,难道真的只是出游?很难猜测,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进入下一个话题。
半晌后,三人边走边聊,踏着御花园内的跑马道,走在树荫之下。
孟华若有所思地,抛出了一个话题“陛下,如今商人的地位是不是太高了,各州县凡是有钱的大户,莫不争相踏足商贸,不少人都开起了作坊或者工厂,照这样下去,人心不古啊”
仁宗摇了摇头回答“有你们这些读书人在,怎会人心不古,朕不是下令你们可以在报纸上议论地方事宜,如果有不公正之处大可抨击之”
孟华回答“不过眼下倒是没什么太大的事,不过二十年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仁宗叹息道“二十年后的事朕也不知道,朕只希望在有生之年看着我国四海升平,百姓衣食无忧,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莫要乱了套就是,此乃天下之大计”
“圣人三纲五常之教,自是不敢稍忘,不过陛下,草民以为我国既然已平定了四海、扫平了蛮夷,天下万民东西南北皆成了我大宋的子民,何不就此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莫要再做那劳民伤财的远征之事了”
仁宗听了孟华的一番劝谏后笑道“朕当初也没想远征,只想守好祖宗的基业,可是你可知道,就算我们不去,人家也会找上门,没看到那些来自欧罗巴诸国的留学生吗,他们可是用心着呢,恨不得把我们的老底都学过去。哪似我国,一旦太平起来,有些人就会不思进取了,当然朕这一番话有点自轻自贱了,可是承平日久还得提防才是,记得赵爱卿不是跟朕说过一句小心驶得万年船吗,这句话有道理啊”
孟华深以为然,随着仁宗走了一段路后,又谈了一会,直到一行三人来到鲤鱼池,仁宗露出疲惫的神色,孟华才起身告退,离开了皇宫。
当晚,回到家中后,孟华老夫子深思良久提笔撰文一篇,名为:帝国的足迹。
通过大宋帝国东京汴梁这二十年来沧桑巨变,来说古论今,期间不时穿插仁宗陛下的名言,诸位大臣的事迹,还有每年的大事件,市井民间的言论生活等等一些可以见证历史发展的事情。
这篇气势恢弘的撰文通过正面描写帝国的兴起,来引导世人面向将来、面向世界,帮助世人重新认识了大宋帝国。
虽然字数寥寥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是深远的,至少在那一代人心目中,他们有条信念,那就是:帝国的旗帜要飘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第二卷到此结束,大宋的命运会在《公元1042》第三卷中继续展开。
第三卷 热血豪情京东路
第一百四十章 定川寨之谜(一)
庆历二年九月秋,元昊采纳张元策略,于天都山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刘Пぃń窆淘鞅保宦烦雠硌舫牵ń窆淘希д蛉志ń窆淘笸加账尉龌鳎鄱咧?br /> 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闻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兵自渭州至瓦亭寨截击。
哪知葛怀敏一意孤行,率军冒险迎敌,以致三军途中遇袭损兵折将,不得已之下葛怀敏下令退守定川寨。
定川寨背依清心河,地势较高,左右皆是无木秃山,身后的退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据此不远的新壕板桥,此桥乃是大军撤回镇戎军的唯一归路,因为在大军身后,桥两岸并未派过多兵马驻守,除了走马承受王昭明(内侍)的一都百人骑兵外,只有一支前日才赶到此地驻防的庆州百人火枪队,这支火枪队临时受命于环庆路安抚使范仲淹范大人,由校尉郭逵率领。
这一日,定川寨前大战不休,鼓角之声震天响地,西夏大军来势汹汹,一波接一波的擒生军前仆后继,跟三路宋军绞杀在一处,双方拼劲全力杀得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直至中午才退兵休战各回营寨。
血染征袍的葛怀敏回营后赶紧吩咐手下众将埋锅造饭,抓紧时间恢复体力,以防西夏大军再次来袭。
不过就在此时,西夏大军的又一轮攻势开始了,首先是截断了定川寨上游的清心河,河水一断,定川寨一万多大军的饮水便成了问题,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埋锅造饭眼看着是不可能了。
正当众将一筹莫展之际,定川寨背后的新壕板桥畔又爆发了激战。
一支潜伏此地已久的西夏劲旅,忽地从背后杀出直扑新壕板桥,欲烧桥断粮,至宋军于死地。
来自庆州的百人火枪队郭逵部首先发现了这股西夏劲旅,估计人数在一千上下,一开始众人心中甚是不安,还以为这次是羊入虎口,有来无回,哪知在郭逵的一番激励下这些土生土长的环州弓手们终于爆发出了视死如归的气概,几番齐射后,那一千西夏擒生军所剩无几,即便是冲到了跟前也被走马承受王昭明的骑兵斩死在阵前。
想当初那支西夏劲旅出现时,这王昭明被吓得半死,一见那股气势逼人的西夏兵迎面杀来,差点当场上吊自杀以报皇恩,哪知身边那支看似不怎么地的庆州火枪队居然有如此的、如此的神威,远在两箭之地时便一顿攒射击杀了不少西夏兵,再一眨眼的功夫,剩下的西夏兵跨进一箭之地时,那炒豆子的声音更加密集了,简直比放爆竹还要响,一顿乒乒乓乓的射击后,那些悍不畏死的西夏兵终于命丧阵前。
“这…”王昭明一阵心惊胆战,连嘴巴都不听使唤了,哑巴了半天才惊讶道“好厉害的火铳,但不知这位都头如何称呼”
郭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勉强露出些许笑容,回答“下官乃是范大人帐下的校尉郭逵郭仲通”
王昭明拍了拍郭逵宽宽的肩膀,赞扬道“今日幸亏郭校尉在此,不然的话本官性命休矣,郭校尉在上请受本官一拜”
没等王昭明拜下去,大地开始颤抖,郭逵喊道“赶快躲进战壕”
要说哪来的战壕,当然是郭逵来之前命人挖的战壕了,在桥头一侧的土丘上抠出三条阶梯状的壕沟,每条壕沟间距离三丈,上下相距一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缓坡。
那百十人的火枪手听见郭逵的命令后,赶紧跳进身后的战壕进入了新的射击位置,看得王昭明一阵糊涂,心说杀敌不在地上,跳坑里有用吗,不过下一刻他才明白跳进坑里实在太有用了。
大地震颤的同时,四下里涌出数不清的西夏铁骑,一时间定川寨前后左右被围个水泄不通,新壕板桥这里也未能幸免,因为之前偷袭不成这次西夏将领索性直接派兵攻打。
刹那间,新壕板桥头枪声大作,数百个西夏骑士应声倒地,不过饶是如此,也有几十个冲上桥来,正要纵火烧桥,只见郭逵端起一支奇怪的火枪一顿扫射,桥上那几十个人应声倒在血泊之中。
王昭明心说这是什么火器,以前西军中怎么重未见过,没等他再看清楚,只听郭逵喊道“兄弟们还剩多少弹丸了?”
下边的人数了数后回答,“回禀都头,还有一百发不到”
郭逵面有难色道“如此,咱们就后退吧,去镇戎军”
王昭明一听郭逵说要后退,立刻跳起来反对“郭校尉,咱们可是奉命看守此地,你、你怎可擅自离守,今天有本官在,你休想”
郭逵眼珠子一瞪,回答道“下官是奉范大人之名来此地操练新军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