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第85章


王八走的很慢,我不催促他。也许他在犹豫,选择做神棍的道路是否正确。我希望他改变这个主意。可是王八最终还是没有放弃。
我们在卯时之前走到了天然塔。
董玲还在睡觉。刘院长把身上的外套盖在她身上。赵一二也在,正在和刘院长相互看着抽烟。
赵一二肯定知道王八过关了,看样子他和刘院长宝塔下,呆了不只一时半会,地上全是烟头。
我把王八扶着,走到赵一二面前。赵一二把烧了张黄裱纸,掏了个精致的小瓷瓶,在王八头顶糊弄几下。王八的肾魄归位。
东方的山峦有了一丝泛白,卯时到了。
王八走阴结束。又回复成常人。
可是王八没有站起来,仍旧瘫坐在地上。我弯下腰去,看见王八正在哭。哭的满脸鼻涕眼泪。只是没有发出声音而已。他跟着我一路,都是哭过来的吗。
“你怎么啦,吓的哭啦?”我没看见过王八这么窝囊过,他在我眼里从来都是很坚强的。
赵一二对着王八,冷冷说道:“算了,她已经走了,她不想让你看到她现在的样子。”
“我不在乎,当年我就看着她这个样子去世的……我一点都不在乎。”王八说道:“我答应过她的,要学最厉害的法术,替她报仇。”
“你若是跟我学手艺,为的是报私仇,那就算了。”
“她已经死了很久了,我真傻,知道她不会忘记我的!”王八拼命的敲自己的头:“我早该知道是她的。”
“你们在说什么?”我在一旁,被他们说得摸不着头脑。
2010…7…11:13:00
赵一二把螟蛉收回来,“能答应我,放下心中的怨恨吗?”
王八不做声。
“如果你答应,你以后的名字就叫王抱阳。”
王八擦干脸上的泪痕。
“弟子王抱阳,给你磕头了。”
“还没完呢,做我徒弟那这么简单。不过……你先跟着我学几天吧。”
王抱阳,这个名字在几年之后,名震湖北四川湘西的巫术界!
“鹏哥哥,我们真的去烧他家的稻草吗?”
“恩,他这么骂你爸爸,还说你是化生子,要杀你呢。”
“鹏哥哥,我好怕,他会不会知道啊,他厉害呢,你还没放暑假的时候,他就说你要来,还要放火,叫你嘎嘎(宜昌方言:外婆)把你看紧点。不然对你嘎嘎不客气。”
“他敢,我叫我爸爸从宜昌喊警察过来,把他抓起来。他凭什么说你是化生子,你都十二岁了。我听我嘎嘎说了,他就是还记恨着你爸爸在以前给他戴过帽子,批斗过他。说他是什么……什么牛鬼蛇神……说你爸爸偷他的东西,他的宝贝……”
“我爸爸为什么要给他戴帽子啊,戴帽子不好吗?就是不戴帽子,他也是个妖怪……嘻嘻……”
“鹏伢子,你为什么要去放火……”嘎嘎骂王八:“你这次惹大祸了,这么办,幸好韩天师说浮萍本身就是化生子,该死……”
王八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知道,那些火,只追着浮萍烧。可他没事。
几天之后。
“你疼吗?”……
“你身上这么多纱布,你热不热?”……
“你能不能不要死?”……
“我以后要比那个妖怪跟厉害。再去烧他,把他烧死。”……
“我错了,对不起……呜呜……对不起……”
我曾经听王八说过一次,王八的母亲是秭归茅坪人。说的那次,我正在三峡,和他喝醉了。
第92节
2010…7…20:39:00
三十六
在宜昌,人一生中过的最重要的生日之一。便是三十六,与周岁、和五十、六十、七十大寿一般重要。
我八九岁到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跟着父母赶情,次数最多的就参加亲戚、他们同事的三十六岁大生,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懵懵懂懂的思考,为什么长辈们,对这个并非整数的生日,如此看重、且热衷。常常有老人不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的。可好像每个成年人,都要过三十六岁生日。
在我上初中之前,以为全世界人民都是要过三十六生日的。
上高中之前,以为全中国人都要过这个生日。
等我认识了很多来自湖北以外省份的人之后,才知道,很多地方没有这个习惯。
原来过三十六生日这个规矩,仅仅在西南部盛行。
宜昌的老一代人,认为三十六岁是人生的一道坎,是最为凶险的本命年。家人都会做足准备,红内裤,红腰带早早的准备好。
不过说实话,这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的确有很多人,死在三十五岁(虚三十六),或是在这个年龄段,遇到很多意外灾难,生病、车祸、摔伤等等。
我找不出合理的解释。也许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都为了生活奔波,在户外的行动比别的年龄要多吧。身体也处于透支的状态,容易生病。
倒是现在,人的心理年龄滞后,三十六反而成了正式进入壮年的标志。
我们这代人,已经是独生之女了。很多女孩子,快三十了,还不嫁人,动不动还在父母面前撒娇。至于男人,三十好几的还没玩醒,比比皆是。
2010…7…20:46:00
蒸饭
这个事情是我真实所见。
一个大家族的老人去世了。家里搭棚子,请笳乐,请丧鼓。排场隆重。以示对老人离去的哀伤。
客人来的多了,就摆流水席。开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
老人的子女众多,虽然忙碌,但也应付得来。
就是在蒸饭的环节上出了问题。饭是用甑子蒸的,就是那种竹屉子,把漓好的米,放在里面,在把竹屉子搁在大锅上,用水蒸。
这家人厨房里,饭蒸了一个多小时了,米饭竟然还是冷的。
去看大锅里的水,却在沸腾,可甑子就是不上汽。这下,子女们就犯了难。总不能让来吊唁的客人,光吃菜,不吃饭吧。
子女们都在为这个事情犯难。丧事上出怪事,本也常见,但真的碰见了,还真不好应付。
子女们就问他们的母亲。逝者的妻子。
老人家毕竟经历丰富。应该知道蹊跷。
可是老人家,不说话,也许是陪伴自己几十年的伴侣走了。伤心的很,懒得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眼看,酒席上的来客,酒过三巡,要吃饭了。
子女就给老母亲说好话。
老人还是不说话,只是把大媳妇看着。
这下子女们都明白了。
老人子女众多,却只有两个儿子,一大一小,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幺儿,姑娘年龄都在中间。
宜昌风俗,丧礼上的饭必须要长子媳妇来蒸的。
可长子在若干年前,不顾家人的反对,发达后,抛弃了发妻,另外寻了年轻漂亮的女人二婚。家人无法接受,仍然把前妻当做大嫂。并不待见长兄的后妻。
即便是老人去世,仍然把从前的大嫂,请来蒸饭,表明态度,还是不把大嫂当外人。
事情就出在这里了,离门的大嫂,就是无法把饭蒸熟。
无奈之下,只好幺儿子的媳妇重新蒸饭。这下问题就解决了。饭不到二十分钟。就蒸熟。
大嫂心情郁闷,顿时走了。原来去世的老人还挺计较这件事的。
我就不绕弯子了,这就是我的家事。
2010…7…22:57:00
儿子要吃肉
仍旧是个真实事件。发生在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宜昌位于伍家岗的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宣布破产。上万人全部失业。那时候叫下岗,一个比失业冠冕堂皇点的名词。
这个厂有大部分都是双职工。
年轻的,有文化的大学生无所谓,都另栖高枝,大展宏图去了。
可是谁能记得那些四十往上,五十不到的中年人呢。离退休还有很多年,子女都在上学,老人需要照顾。他们没有了经济来源。怎么办。
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数是五十年代生人。本该上学的时候,却在农村下乡。那里有什么文化知识,去面对已经完全面目全非的社会。
他们所有的积蓄也都投入到自己单位的股票中。当初争先恐后购买的原始股票,随着企业的破产,现在擦屁股都嫌硌应。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场灾难。
一辈子都定时领取工资的中年男女,却在如今到金山市场去批发点小商品回来,到了晚上,在五一广场上,摆地摊。卖一些钥匙扣、梳子、袜子、水货VCD碟片……物事。卖出一件,估计能挣几毛钱。一个晚上下来,能挣十块钱,算是生意红火了。
加入摆地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发现,浩浩荡荡摆摊的队伍,都是从前的同事。以至于五一广场的名字在那几年,在民间,改换了名称——八一广场(不好意思,我还是把那家企业的名称透露出来了)。
身体较好的,只能去干保洁的工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