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第210章


曹雪芹看不惯这个人吃人的世界,尤其是对于一切封建、宗法、礼教的内涵,以至仕宦以及" 干禄" 式的" 读书" ,他都是一体表示怀疑的。他对嫡庶、主奴、男女、良贱的封建区分也都是表示不能理解和欣赏,……〃 〃 总之,曹雪芹内心的斗争是一方面因受时代限制,不认识可以另辟新天的道路,还要" 补" 那个旧的" 天" ,可是一方面那个天底下的封建关系亦已在其心中开始瓦解,这就是贾宝玉的悲剧,也就是当时社会冲突的反映。〃 今天重看,文字十分蹩脚,但这毕竟是我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下概括表示我对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意义的总看法,其间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是说,我认为十八世纪的曹雪芹《红楼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即将发生变化,小说主角从思想上对封建经济基础的一切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怀疑和否定,中心问题是反对儒家名教伦常,反对〃 孔孟之间〃 和〃 经济之道〃。是新兴的和衰亡的之间的殊死搏斗。
这是一场极其深刻的激烈的阶级斗争。所以,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遭遇,绝不可能是风平浪静、自在逍遥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第一起正式站出来和曹雪芹《红楼梦》作生死斗争的,正是苦心积累伪造全璧、大快称幸的高鹗、程伟元(包括着他们的后台背景)。
在高、程的续书中,有一条最基本的总方向和一个妙着:即是看清了曹雪芹的辙迹,把坐车子的眼睛蒙上一块布,然后把车辕子掉过头来,偷偷地但是尽一切可能〃 往回拉〃。曹书中,处处离经叛道,蔑圣弃伦;在高续中,处处归结到纲纪伦常,忠孝节义。在曹书中,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由于喜恶大反一般〃 士大夫诸男人〃 之常,言论行为,时时可骇可异,所以才被人指目为〃 疯癫〃 ,这是思想上的疯颠;到高续中,宝玉被〃 改造〃 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理上的〃 失心疯〃 ,或者略好些的时候,也是瘟头瘟脑,一切莫名其妙,挂着一副可怜相的昏虫。在曹节中,宝玉因不肖种种,与贾政起了极其严重的冲突,以至贾政说他可以酿到〃 弑父弑君〃 的地步(即不忠不孝之极轨);到高续中,不但这种矛盾冲突全部悄悄地归于无有,而且宝玉的思想变得竟与贾政一模一样。(请看前文我引录的关于续书中写鸳鸯〃 殉节〃 时贾政宝玉的文字!)在曹书中,宝玉深恶八股时文,仕宦之途,只有黛玉不曾劝他去〃 立身扬名〃 ,因此深敬黛玉;到高续中,这位从不劝宝玉去立身扬名的黛玉忽然赞美起八股文来,说它〃 清贵〃。在曹书中,这个〃 愚顽怕读文章〃 的宝玉,他和封建世道是绝对对立的、不能调和的(他只要一看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的这类文词,哪怕那地方精美赛过神仙洞府,也要〃 快出去!〃 一刻也不能忍受的);到高续中,宝玉变成一个受了贾政、贾代儒的〃 讲义警顽心〃 之后、乖乖地讲《四书》、作八股的守礼循法的顺从学生——孝子贤孙。
一切矛盾冲突,通通化为乌有了之后,小说怎么续下去——而且为了不致暴露是假续,还必须照顾前八十回的线索。高鹗是很聪明的,他转移目标,改换重心,看准了佳人才子因〃 终身大事〃 而弄出一些波澜——是历来传奇野史中并不罕见也并不难以〃 处理〃 的东西,于是遂抓住钗婚黛死这一点,大做其掩饰耳目的文章,这样果然效果不差,使人们忘记了其它一切,这就是高鹗将一部《红楼梦》〃 改造〃 成为一出〃 爱情悲剧〃 的巧妙手法。
不过鲁迅先生早在一九二五年就极为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他于是使一个才子在壁上题诗,一个佳人便来和,由倾慕——现在就得称恋爱——而至于有〃 终身之约〃。但约定之后,也就有了难关。我们都知道,〃 私订终身〃 在诗和戏曲或小说上尚不失为美谈(自然只以与终于中状元的男人私订为限),实际却不容于天下的,仍然免不了要离异。……《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无论贾氏家业再振,兰桂齐芳,……(《坟?u35770X睁了眼看》)鲁迅这里正是就高鹗改造后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而发挥议论。他已不啻为我们指明:如只看见婚姻问题这个旧社会常有的小事情,《红楼梦》就被严重地缩小了,歪曲了,〃 才子佳人〃 化了。多么深刻的眼光啊!——然而即使如此,毕竟也还不是〃 不谬于名教〃 的。所以高先生在书末就曾晓示世人,写道:(贾雨村)因又说道:宝玉之事,既得闻命,但是敝族闺秀如此之多,何元妃以下,算来结局俱属平常呢?士隐叹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所以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口孽。凡是情思缠绵的,那结果就不可问了。雨村听到这里,不觉拈须长叹。(第一百二十回)读者请着眼:不要错认高鹗放笔写钗婚黛死还有什么不忿钗方、哀怜黛境的意思,正相反。。。,高鹗那样写,是为了〃 警醒迷途〃 :黛玉所以那样结果,是咎由。。自取。。,是她触犯了礼法名教。。。。中的情字一大条款。。。。,是必然的收缘,是应得的报应。。。。。,这不能埋怨任何其他什么,完全活该如此。
不宁唯此,还有大道理:(雨村〃 拈须长叹〃 之后)因又问道:请教老仙翁,那荣宁两府,尚可如前否?士隐道:〃 福善祸淫〃 ,古今定理。(附注:《书经汤诰》:〃 天道福善祸淫。〃 《太上感应篇》开头即云:〃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 )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这又用得上鲁迅先生的话,他说:〃"作善降祥" 的古训,六朝人本已有些怀疑了,……但后来的昏人,却又瞒起来。(中间先生举了元剧本《小张屠》及《醒世恒言》等作品改造故事的例子)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使读者落诬妄中。。。。。。,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谁有不幸,便是自作,自受。〃 《坟?u35770X睁了眼看》)所以,高鹗才子之续补《红楼梦》后四十回,并非是吃饱了无事可做,借此消闲解闷的,他是用他们。。。。的一整套。。。的哲学思想。。。。来改造。。曹雪芹的邪说诐行。。。。的。按照高氏一流哲学(儒学为主,还羼杂着些道、释两家的杂烩),〃 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 古今定理〃 ,规定好了的,凡是口孽、情思缠绵的,都没有好下场,犯下了这些淫、情、恶,种种罪状的,要想望好,只有一法,那就是悔祸。。修缘。。。
所以,高鹗补完的这部《红楼梦》,并不再是什么反对孔孟经济之道的邪说反书了,而是一部既〃 不谬于名教〃 ,而又昭示了〃 天人感应〃〃祸福因果〃 的醒世悟人之大善书。苦海慈航,何其猗欤美哉。
至于伦常纲纪吗?那更是好得很,宝玉于此〃 丝毫无亏〃 的。照高先生的哲学解释:宝玉者,即宝玉也。那年荣、宁查抄之前,钗、黛分离之日,此玉早已离世。一为避祸,二为撮合,从此夙缘一了,形质归一,又复稍示神灵,高魁贵。。。。。。。。。。子。,方显得此玉乃天奇地灵锻炼之宝,非凡间可比,……按照高鹗的思想,宝玉在前半部中的言动作为,本是〃 名教罪人〃 ,按他的安排,宝玉必须革面洗心,悔祸修缘,才得在〃 人兽关头〃 入死出生,扭转路标,挽回了贾家的〃 气数〃。宝玉如何悔祸修缘?高先生笔下写得明白:第一最上,就是〃 高魁〃 乡榜,显祖耀宗,流芳千古(宝玉接受宝钗的劝导,同意〃 博得一第〃 ,〃 从此而止,不枉天恩祖德〃 ,见高续第一百十八回),完成了〃 为人〃 的第一桩大事。同时,还和薛女敦夫妇之伦,这就给贾氏门中留下了香烟后代,永锡祚胤,厥泽无穷,完成了〃 为人〃 的另一桩大事,得免于〃 不孝有三〃 的大罪过。如此一来,高鹗这才敢于很大胆地——但是已然无伤于名教地——下决心写宝玉出家(因为这一伏线在前八十回中太显著了,高氏要想冒充全书,就无法不写)。然而这个〃 出家〃 ,一不是看破红尘,二不是蔑弃伦常(可看第七章中雍正评论胤禵出家的话),而是如高鹗所措词的:〃 咱们家出一位佛爷〃 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