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机》第334章


’的空中绞杀计划。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为完善这个作战计划
出谋献策,并齐心协力,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
蒙特一边发言,一边亲手把初步的计划资料发给在座的部门主管及参谋人员。
“‘破坏王’计划的目标是;彻底打垮德国空军,同时摧毁德国全国交通系统。时间跨度为三个月。”蒙特的这一番话,如果落入陆军高级将领的耳里,可能会笑他狂妄自大,但现在会议室里参加会议的航空兵参谋人员中,却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说话。这些人都是蒙特的“智囊团”,他们都知道“恶魔”是一向说得出做得到的,没把握的事情从来不干。

“现在的德国空军比起德国陆军来说虽然要弱很多,但我们绝对不能少可了他们的战斗力。”蒙特再次把今天的那份战斗报告拿在手扬了扬,“整体上来说,德国空军虽然大不如前,但是从个体上来说,德国空军依然具有战斗力。今天的这场空战,就很能说明问题。”
“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蒙特是一个善于把握问题关键的人,也是个善于因应环境而作出变化的人,“正是因为我们在整体上要比德国空军强大,所以我们要尽量发挥我们整体上的优势。未来的三个月,将以集群式轰炸为主要模式,对德国实施频繁打击,每次最少出动各种飞机1000架以上。”
千机大作战,在欧洲战场上曾多次出现,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那都只是偶然才会出现一次的。在这几天,蒙特一直都在思索取胜之道,要想把盟军航空兵的整体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实施千机大作战,显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频繁轰炸,每次都出动飞机1000以上。比例都像今天这样高,后勤的保障和人员战机的补充就难以作到。”在会议上,后勤部主管杜立特少将就千机大作战,提出了质疑。虽然美国的工业实力很强大,但是如果天天都像今天那样掉飞机,那也是吃不消的事情。
“如何降低战损,这是一个需要各个部门深入探讨的问题。”控制了战损比例,就等于掌握了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这对于航空兵来说尤为重要。显然蒙特已经有了自己的办法:“盟军同德军在以往的空战中,之所以会一直战损比例难以降下来。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盟军航空兵一直以敌对城市为轰炸对象,又或者以兵工厂战略资源矿区为轰炸对象。通常这些目标都配置了强大的对空火力,要成功轰炸这些目标,要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作战部主管威廉少将听到杜立特少将的话后,面上有点挂不住,出声解释高战损的原因。
“大家都说得很对。”蒙特再次发言,平息了两个主管的争论,“高战损比例,肯定是我们不愿见到的。而轰炸城市及兵工厂等重要战略设施,又往往需要付出大的伤亡才能取得效果。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我们不去轰炸这些硬骨头目标。”
“因此,我们把‘破坏王’计划的轰炸目标,锁定在德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上。”要想赢得战争,就必须不择手段,蒙特绝对是这一教条的奉行者,“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德国防御上的弱点,事实上就算他们想防御也很难防御。”
“无论是前线的士兵,还是城市里的市民,或者是兵工厂内的工人及耕种农田的农民,他们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在得到了蒙特的示意后,参谋长弗朗西斯开始向大家讲解“破坏王”计划的战略意图,“只要我们航空兵能把德国境内的绝大部分铁路、公路、桥梁、河道破坏掉,对重要目标实施长时间的空中封锁,就能令其得不到基本的补给。空中封锁时间越长,绞杀力量就越大。”
“只要不需要面对德军的强大地面炮火,战损比例就一定能降下来。如果每次都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参战,德军的小规模偷袭战术就很难凑效。”初步了解了作战计划后,威廉少将表示支持。
“这个计划,现在只是制定了大的方面,要想能让盟军空军总部同意我们的计划,还需要在座的各位参谋们,对细致方面进行完善。”蒙特环视了一下会议室的众人一下后,见大家都没有再提出异议后,便要求大家发挥积极性,共同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千机大作战,摧毁德国(二)
更新时间:2009…2…1 19:45:17 本章字数:3248
一方面完善和论证“破坏王”计划,一方面加紧整合航空资源,尤其是把一批又一批的战机及机组人员,不断地从美国本土运送到英国,再转场飞行到欧洲法国美军控制的机场。
运输战机,比起单纯运输士兵及物资要复杂得多。普通的船只并不能运输飞机,能够胜任这个任务的只有航空母舰。幸运的是,第三批及第四批建成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纷纷投入使用。新建成的重型航空母舰中,除了有5拨入太平洋舰队,充实航空母舰群外,其余的都编入到了横跨大西洋运输飞机的运输舰队中。这支特殊的运输舰队中,除了几艘重型航空母舰外,还有多达20艘护航航空母舰及数艘旧式》。这样的庞大运输舰队,横跨大西洋一趟,就为美军送去了超过一千架的各式军用飞机。陆基飞机虽然不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飞,但是却能在通过航空母舰搭载运送,甚至在旧式战列舰的甲板上也一样能够搭载更多的飞机。
44年下半年,德国的潜艇部队已经丧失了在大西洋活动跨大西洋运输飞机及机组人员的行动,危险性并不大,都能够顺利进行。现时美国月产超过3000架飞机的雄厚工业实力,是蒙特之所以有力,提出“破坏王”计划,在三个月内连续发起千机大作战行动,摧毁整个德国交通系统的凭借。
在美44年下半年大规模战略轰炸德国后45初大规模战略轰炸日本时,美国的工业力量向飞机生产倾斜,月产军用飞机最高峰时超过了5000架。让蒙特单独利用空军,打败德国和日本的伟大战略。成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可谓前无古人。直接令到战略空军,成为二战结束后,世界各位争相发展地军种,间接催使各国间展开军备竞赛,从而造成冷战局面。
当美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在九月底向盟军空军总部提出“破坏王”作战计划后,在英美盟军高层引发了一阵大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一,以后欧洲西线的战斗,到底以陆军为主还是以空军为主。二。以后的战略轰炸,到底以城市为主还是以郊野为主。三,以军用目标为主,还是以民用目标为主。四,以英军为主还是以美军为主。
先来看看欧洲战场上的这时战况,在欧洲西线战场以英美联军为主的盟军地面部队,向前推进的难度一天比一天困难,在德军的莱茵河及齐格菲防线前,呈现出裹足不前的态势,陷入了艰苦的阵地战之中。而在欧洲东线战场上。这时伟大地苏联红军,却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攻入匈牙利境内及陈重兵于波兰边境。盟军东线的形势比西线的形势要好。
再来看看欧洲战场西线上美军和德军的兵力对比,美、英、法、加四国联军共有76个满员师和15个独立旅C坦克,1万多德国在西线的兵力大概是74个非满员师,1600坦克和强击炮,以及架作战飞机。西线战场上,盟军在陆军人数上超过敌人一倍,在坦克数量上超过三倍,在飞机数量上超过五倍。
再来看看德国的整体防御情况。由于是两线作战,德国根本没有大纵深可言,难以实施游击作战,整体上采取以城市防御为主的单一防御模式。军事力量都集中在城市及其周边。国内庞大的交通线缺乏必要的防御,这正是其弱点所在。
再来看看德国军民的情况,在极端民族主义地思想下。德国的主力部队基本上是日尔曼人,战斗意志极强,不容易投降。但民众方面,国内除日尔曼民族以外地其他民族,长期受到歧视,对外扩张时或许能比较齐心,但反过来面对被围攻时,就不一定能够齐心对敌。
再来看看欧洲西线战场上盟军的组成情况,美军有两个集团军群,英军有一个集团军群,美军有28个师,而英军有15师,法国及加拿大等国有12个师。美陆军是英陆军的两倍。航空兵方面,英军和美军的作战飞机数量大致相当,都在5000架左舰队不断把新的作战飞机及人员运往欧洲后,美国航空兵急速扩充,二战结束时达到1万架,机组人员及地勤人员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抛开必要时协助陆军进攻不谈,就空军独立作战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争论后,盟军最高层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