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第720章


“明眼人都能看出,北策府和北唐是唇寒齿亡的关系。北策府倘若顶不住大律攻势,北唐则覆灭。倘若顶住,北唐则成为唯一能与大律争霸的国家。”
“若击败大律,北唐将会一统天下。”
大本营堂上,包括海棠妹子和滕沫,很多人都听出来了。王策不光是在向部下描述战局,也是在给北唐派来的纪藏等人当政委,做思想工作。
不是为北唐而战,北唐的增援大军,能发挥多少战斗力,真不好说。王策的思想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也要指出,此战对北唐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王策耐人寻味的目光,徐徐扫过燕自愁颜鼎等人:“做不好的,就滚蛋。”
纪藏等来自安原府和北疆府的将领,无不脸色涨红铁青。
“原谅我,就是这么直接。”王策轻蔑的冷笑:“不服气,就滚蛋。”
王策上辈子不是政委,也没耐心搞太细致的思想工作,冷冷道:“大律终止其他军事行动,北唐也终止所有军事行动,专注派遣一百二十万大军增援。”
“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们自己有脑袋,自己想。”
没心情和纪藏等人多说,王策转脸,指点很大的沙盘:“大律已出动五百多万大军加入战场,分为三线。此外,半年前,大律从南方挑选,抽调三百万仆从军。”
“这三百万仆从军,分别驻扎在东南和西南的五千里外。其中一百万已是北上参战,其他二百万正在北上。”
“大律本土军,约为四百万。其中二百万已参战,约有八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的本土军坐镇中部和南部。本土,仅剩一百余万。”
颜鼎,燕自愁,钟云寂,管缙云,裴语琳,等来自北唐的高级将领。
滕沫,韩邑等本土将领。郭少潜,卓昊少数几名已对北策府诞生几分凝聚力的前北唐将领。所有人收敛心神,细心聆听。
王策指指沙盘:“也就是说,大律的纸面上的兵力基本一目了然。”一顿:“袁川,你说。”
“根据作战部和锦衣卫的联袂估算,六百万仆从军,已差不多是极限了。”袁川神色并不轻松:“如无意外,大律不太可能再从南方抽调仆从军。”
王策点头,补充:“有经济,也有政治上的原因,都会迫使大律无法再抽调仆从军。”政治上的原因不必说,经济上,哪怕大律是吸北洲的鲜血来发动战争,也不可能无限度。
所以,大律在战争爆发之前,和当时,分为两次,抽调仆从军北上,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做法。
否则,若在战争爆发一段时间后,再来抽调,一来是地域太大,赶不及,二来也是很容易引起中部和南部的不稳定。
是律帝的手笔?北陆侯,武侯?王策不敢大意。
颜鼎表示了一下,站起来说:“策帅,都说大律能动员本土八百万大军……”
袁川解释:“过去三十年来,大律军有三百万服役过的老兵退役。上一次大律军扩编,已重新招募了其中较为年轻的八十万,和新兵混编为十二个军团。”
“其中,一部分年纪已超过五十岁。我等估算,认为大律接下来能重新动员募集的老兵,大约为百万。按大律军的习惯,会和新兵一比一的混编。”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那岂不是说大律本土军能达到六百万?
王策神色不变,从大律的许多信息,锦衣卫和作战部推算,认为大律真的能动员八百万大军。不过,那会超过极限,和北唐小心翼翼把本土军控制在二百五十万以内是同样的道理。
王策扣指,惊醒众多震骇的高级将领,冷峻的目光环顾:“诸位,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五百多万大律军。”
“未来,当剩下二百万仆从军抵达,这个数字会达到七百万。倘若,大律动员本土军,则将会逼近千万。”
众将的气都喘不过来了。不是说笑的,是真正的一千万,是能投入战场的数目。
往上数五千年,这是从未有过的规模。
王策眯眼,清澈的笑了笑:“没错,我们很可能会遭遇古往今来,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决战。”
“诸位必须明了,并且必须谨记。我的策略是……”
王策从牙关中吐出石破天惊的两个字:“进攻!”
所有人都身不由己的战栗起来,也许是恐惧,也许是兴奋!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693章 血肉磨坊
第693章
血肉磨坊
哎,刚写出来的。怕赶不及,没存稿真心痛苦。大家来点儿票安慰下老黯充满忧郁的心吧。
一个大战役,一次大决战,势必会有一个前线最高统帅。。com
律策之战乃是西南,东南,东北三大战线,尤其需要军令一统,尤其需要一个最高统帅。大律迟迟没有公布最高统帅,实在是一个让外界感到惊讶的事。
不过,律帝悄然亲临前线,为战略之争做出了一个结论。统帅的人选,也终于出来了。
北陆侯出任最高统帅,武侯出任副帅,夜放天走马上任西南战线,即西南方面军的统帅。三代名将集结在律策战场,端的是光芒万丈。
除了夜放天,这份名单基本不出意料。夜放天是副都督,能担任西南战区统帅,显然是被破格提拔,大律栽培这一代将领的意思很明显。
北陆侯和武侯的消息,就像涟漪,悄然无息的荡漾开。
连续三代的头号名将出马,也能看出,大律有多么重视此战。
北陆侯和武侯盛名之下,北策军不少将领都颇有忐忑之心。并不夸张的说一句,当世所有正在服役的将领,全部都研究并分析过这两位的若干战例。
北陆侯这个五百年来唯一被公认为九洲第一的头号名将,积威太重了。
不过,很快的,北策将领和外界,渐渐发现,并认为,也许北陆侯老了。
公认战略战术,皆为最高水准的北陆侯上任以来,表现平平。不能说是毫无作为,作为一个普通名将的表现,是足够了。但作为第一名将,显然表现太平庸。
北陆侯上任后,要求东南和东北两线,尽量配合西南线发动全线进攻。
攻防之中,实在没有任何表现。
也许是心理震慑太大,北策很多将领亲自经历了这种巨大的落差,从一开始的恐惧,很快就变成了轻蔑。
北陆侯又如何?他老了。现在不是他的时代了,是我们的时代了。
王策察觉部将的心思,三申五令的呵斥两遍。不少将领稍微收敛,不过,仍然多少怀有几分轻视。于是,王策也懒得理会了。
“对面在搞什么?”
同样,这是王策的些许疑惑。北陆侯出任统帅,没有太大的动作,和北策军依然是战场拉锯,打成了阵地战。
今天你推进一点,明天我就反攻过来。就像王策印象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和法军的前线。
壕沟,阵地,绞肉,中远程“炮火”等等,构成了一个血肉淋漓的血肉磨坊。主攻西南线,大律军和北策军在这一条长达四百里的战线上,拼命的堆积生命,进行冷酷残暴的绞肉战。
平均每三天一次大规模攻防,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
短短二十余天,大律西南军伤亡超过五十万,北策军(含北唐军)伤亡二十万,乱世军团伤亡十五万,炮灰军团损失一千三百万。
不计战灵军,平均每天伤亡超过三万人。照这么下去,不消一年,双方投入的所有兵力,都会死光光。
短短二十来天,整个西南线伤亡之惨重,震惊天下。
冰雪在三月就已融化,露出了春天的绿色痕迹。
王策走向前线,忽然抬起脚,从脚下折了一朵不知何时茁壮长出来的小野花,拈在鼻子前嗅着淡淡的野花香味。
回首扫视,身后管缙云和韩邑等两地将领都在西南线。
王策不想批评他回来之前,北策军干得如何。不过,他接管之后,首先做的,就是召集所有高级将领,公开阐述了战事在未来会出现的艰难,也公开阐述了自己的作战思想。
随后,就是一系列的战略,以及相关人事调整。
此前,北策军兵力分散在三面,被动防御。王策接任后,要求主攻西南,东北以防御为主,东南以防反为主。
东北线,迎战的是来自大律东北和北方两府,在过去常年与蛮子作战,是战斗力最强大的两府。
不过,和北唐相似。大律平定蛮国之后,战略方向改变,做了一系列的军事调整。北方府沦落为最次要的防区,东北府迁移南下,靠近北策府。
大律北方两府精锐早已被调入南方,剩下多数是入伍没几年的新兵。东北线反而承受的军事压力,是最小的。
于是,王策任命钟云寂郭少潜,马跃和卓昊等坐镇东北线,统辖六个军团,七十万大军。面对大律东北方面军一百五十万。
从某些角度来说,东南线的重要性,甚至在西南线之上,也将会承受更大军事压力。于是,王策任命颜鼎为东南线统帅,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