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而没》第35章


申以澄一路上都没有说什么话,这才开开口说:“老王师傅,我带了茶叶蛋和馒头,就不下去了,你们去吧。”说着拿出随身背着的书包,取出茶叶蛋和馒头来,又拿出一个小小的铝制针盒,打开盖子,里头飘出一股酒精味来,原来是用酒精浸着的一叠药用纱布。她拈起一片来,仔仔细细地擦干净吹了半天山风的手,才拿馒头吃。
老王看一眼,说:“冷馒头有什么吃的?下去炒两个菜,煮个汤,我请客。”
申以澄摇摇头,“不用了,带也带了,不吃也浪费了。老王师傅你开车辛苦了,你去吧,我就留在车上,帮你看车。”
老王耸耸肩,对徐长卿招招手,“走,小徐。”
徐长卿只好跟着去了。
这家店估计是老王的老相与,他一坐下,就有服务员上来打招呼,老王把手里一只麻袋交给那名服务员,服务员满脸笑容地接了,请他坐下,倒了热茶来,又递上毛巾,把饭店专为客人准备的洗脸洗手的脸盆换了干净水来,让他洗脸。老王也不客气,洗了脸,舒'炫'舒'书'服'网'服坐下来,喝一口热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叫徐长卿也去洗洗脸。
夏天坐长途车,车窗开着,热倒是不热,就是脏。行车时的风扑打在脸上,灰尘和汗在脸形成了一层壳,很是难受。有这么一盆清水洗脸,顿时觉得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徐长卿洗了脸和手,自己也'炫'舒'书'服'网'了,借老王的光,也有热茶喝,想起申以澄一个人在车上啃干馒头,有点于心不忍。正好那服务员来了和老王在嘀嘀咕咕,就说我出去一下。老王当他是上厕所,点点头,由他去。
湖州是一个小城市,来这里出差的人也不多,这个饭店算是城里比较好的店,上座也不过七八成。吃饭的人都在大声吵吵,倒是很热闹的样子,个个都催着服务员上菜。服务员爱搭不理的,碗筷半天也没人送来。徐长卿看看这架式,要等他们高兴了送,不知等他什么时候去了。正好合他的心意,嘴里说一句怎么还不把碗拿来?便起身自己去窗口取了一个干净杯子,倒了服务员开后门倒给老王的茶,拿到店外去给申以澄。
申以澄却不在车上,而是下了车,在车边走走站站,松松蜷了半天的腿。徐长卿上前,把杯子递给她,也不叫她的名字,也不打招呼,就直愣愣地说:“给你,干净的。”申以澄一转身忽然看见他,也愣了一下,过了一会,才接过杯子说了声谢谢。
徐长卿却不走开,等着她喝完好把杯子送回去。申以澄看他眼睛就盯着杯子,像是随时要来夺,只好一口气喝了半杯,顺了顺气,再把剩下的半杯也喝了。徐长卿拿了杯子,也没等她再说声谢谢什么的,就走了。
他这么一来一去的,老王的菜已经炒好上了桌。到底是有后门的人,什么都比人家来得快。邻桌有人看见了,指着桌子上的炒腰花问,怎么他比我后来,倒比我先上菜?你们讲不讲理?服务员瞪他一眼说,我们是按号头来的,谁知道谁先谁后?你是几号?廿三号?排后头排后头,他这里写的十三号,看到伐?他人看看他的号头确实比老王的后,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骂骂咧咧了两句,老实坐着等号。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菜炒好送了上来,是一盘清炒河虾仁。那河虾仁个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炒得油光水滑弹眼落睛的,香气扑鼻。老王说一声小徐来来来别客气,两人才吃了一筷子,那人又跳了起来,说哪能你的虾仁要比我的多噶许多?你们太欺负人了。服务员,你们不好这样的,我要向你们领导反映这个情况,你们这是看人下菜碟嘛。
老王端起盘子呼啦一下拨了一半到自己碗里,往嘴里划拉了两下,半碗虾仁进了嘴,嚼了几下吞了,才慢吞吞笃悠悠地问:“啥格地方多了?啊?你自己看看清楚,多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要老子数给你看?诺,”用筷子拔着虾仁说:“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啥地方多?你去数数你的。”
那人指着老王的嘴,啊啊地叫起来,“你……你……你这个无赖。你把虾仁都吃了,当然就少了。”
老王朝他张张嘴,“我吃了,你挖出来?”
徐长卿在一旁看着,闷笑闷到肚子痛。旁边的人虽说不满他走后门,但看到这个情景也实在好笑,都笑了起来。那人气了半天,不知怎么收场。老王说:“快吃吧,虾仁冷了就腥气,不好吃了。”
正热闹着,服务员又端了湖州名菜千张包炖的汤来,一边桌子一碗,那人看看总算汤是一样的,叽咕了两句,坐下吃饭,才算把这场小风波揭过。
徐长卿自从来厂里工作,这一条路也走过两次,每次都是像申以澄一样,带点茶叶蛋馒头一壶水就算中午饭。从上海出发还高级点,不用啃冷馒头,可以买压缩饼干当点心。那压缩饼干是花生味的,香香甜甜非常好吃,平时舍不得买,只有春游啊下乡劳动啊什么的,才买一块来在同学中间炫耀。要不是跟着老王,哪里知道这小小的湖州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可以吃上热菜热汤。炒腰花炒虾仁千张包汤,这样的好菜,那是在上海也很难吃到的。从前只知道老叶本事大,可以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现在才发现,那真是虾有虾路,蟹有蟹路,谁都有各自的本事。尤其是司机,油水更大。
老王吃着菜,没头没脑地对他说:“小岗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各人田里的收入归各人,将来的日子就要好过了。农村比城里只有活,这里的虾啊鱼的,都是农民捉了来卖的。农民会过日子啊,守着鸡屁股银行也饿不死。你看上海,谁家敢在灶间养鸡吗?马上就被举报到了居委会,你就等着吃批评吧。”
徐长卿大为同意。那些核桃花生鸡蛋笋干的,都是农民从山里采了来换给他们这些城里人的。城里人有粮票看似有用,但要是没有农民的物产,票子就是一张纸,又不能吃又不能穿,有个屁用。
这“四人帮”打倒还不到一年,处处就有松动的迹象。大学不是复招了吗?自由市场也重新开张了,连国营饭店都有人敢自作主张收买活鱼活虾,老王这样的司机吃香,那是不在话下。
吃饱饭,老王会了账,徐长卿把自己的那一份钱和粮票递上去,老王佯装推了两下,还是收下了。这一下兴致更高,上车后和徐长卿又是天南海北地胡说,说起他开车的经(精彩全本小说百度搜索:炫书)历,遇上过什么事,就跟听评书一样的精彩。
晚上六点多钟进了上海市区,夏天日长,天还没黑,老王要把车开到厂里去送产品入库,就把徐长卿和申以澄放在他们当初集合时后方基地上海联络处,再把他们的东西卸下来,说声走了,开了车就走了。
徐长卿只有一个旅行袋,一只手拎了就可以走,申以澄看着地上的大包大小包十几二十个,都快哭出来了。她走的时候讲义气,答应了帮女伴们往家里带东西,谁知道送东西的时候人家送来了,到了上海要她一个人搬。事先心里光顾高兴了,一点没想到要提前发个电报叫家里人来接,这么多包,叫她一个人怎么弄回去?
徐长卿重回上海,心里虽然牵挂着朱紫容,到底还是高兴的。正准备乘公交车回家,扭头看到申以澄是这么个情形,觉得实在不好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便过去对申以澄说:“你家那边有公用电话吗?你去打个电话,叫家里人来接,看他们有空没有?”
申以澄得他一言提醒,这才从发懵的状态下清醒过来,忙说:“有。”
“你去吧,我帮你看东西。”徐长卿说。
申以澄忙说谢谢,左看右看找公用电话。本来他们可以借用这联络处的办公电话,但这个时间人家已经下班了,大门紧锁。申以澄自己是虹口区的,对静安区不熟,不知哪一条弄堂里有电话。
徐长卿看她为难的样子,说:“那边弄堂口有。这里过去左拐,穿过一条横马路,再向右,弄堂口有一个烟杂店。很好找的。”
申以澄看了看四周,对这里实在不熟,说道:“要不小徐你去帮我打个电话吧?我怕我找不到反而走错了,再等下去,天都要黑了。”
徐长卿想想这也是一个方法,说:“好,那你家的传呼电话是多少?”
申以澄把电话号码报一遍,又说了呼叫人的名字,徐长卿回述一遍,没有错误,才跑着去了。
电话不多时就打通,又等了一会叫了传呼,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问是谁找。徐长卿三言两语把事情讲了一遍,那边几乎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全厂两千职工,就两个名额,其中一个正正好好落在他家女儿的身上。一边急切地想问清楚,这一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