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薇》第17章


“我看了,干嘛?”现在已是秋末冬初,是一年中荷花池子是最丑的时候,周维的要求让刘乙觉得莫名其妙。
周维把刘乙的头扳回来:“现在,你告诉我,围着荷花池旁的栏杆石柱一共多少根?”
“啊?我没数……”
“栏杆石柱一共是二十二根。”周维拿起书拍了一下刘乙的头,顺手扔进他怀里,“这就是我跟你的最大区别!”
刘乙怀疑地看看周维。
周维确定般地点点头。
“你到底什么意思?”刘乙摸不到头脑。
“?”周维真想痛打刘乙一顿,或者干脆让他一头撞死算了!
周维翻眼望天,望了好一阵子,才重新转过头看刘乙,微笑:“刘小将军,我的意思就是说,读书,不是说你看过一遍,会背了就叫读书。观察、思考,懂么?你得学会思——考——!”周维揪着刘乙的衣领好一阵猛晃,真是气死他了,见过笨的,没见过这么笨的!
“好了,好了。”刘乙伸手一圈把暴走的周维搂住,停下来,就他俩这身材对比,再晃下去,他怕周维小身板先晃散了。
“我没事。”周维喘匀了气,平静了,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衣冠,举步往暖阁外走,“我要去休息了,你先自个去玩吧啊。”
“哎,周……”
周维头也没回地竖起一根手指,恶狠狠打断了刘乙的话:“今天,今天你不要出现在我视线范围内,如果你不想我早被你气死的话!”
像这样的太平日子他们享受没多久,宋国那边就传来要一雪前耻,即将大军压境的消息。传说,宋国国主宋泫,听说东野大败之后,在朝堂上勃然大怒,当场给应列将军治罪,来年开春问斩。同时也指任宋国最具威望的大将,宋志将军为主将,三名身经百战的老将为副,集结十五万大军,叫嚣着要在开春前荡平中山,不胜就不得归朝。
这次对方是声势浩大,中山满打满算才三万将士挂点零。所以宋国兵的影子还没见到,这边已经把中山的老百姓已经吓到不行,城内城外是一片混乱。刘兴邦也是很急,不过在去军营与部下商讨前,他想问问周维的建议。
“现已入冬,再过两月也是新年在即,非战时节,宋国会不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刘兴邦操持侥幸思维。
“打就打,怕他干什么!”刘乙操持鲁莽思维。
周维却摇摇头:“中山这么小,宋国若想吞中山又不愿意与人同分一杯羹,冬天是最好的时节。再说别人或许不会进攻,但这次主帅的宋志大将军就一定会!”百战不殆的大将,战场上的常青君子……看过了那些典籍,周维对他神交已久了,“大人,你怎么看中山这一州之地?”
“中山……中山太小,水陆陆路发达便于经商,除了东野几乎等于无险可守,虽然富庶,但商人横行,都是趋利避害的本性。中山能在强国环伺下生存这么多年,全凭祖上留下的这支铁军。占中山不难,但要灭我手上这支铁军却也不易,无论是谁,哪怕是强国如北殷,也怕被生生撕下块肉来,只可惜我非帅才。诸国现在是互相观望,谁都不愿意自己先迈这一步,让其他人有可乘之机。”
“大人对中山了解至深,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周维拿出五国地形图,“中山这个地方土地贫弱,矿藏不丰,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有它无它,对各国而言并不十分重要,加上有这么一支磨砺出来的宝锋利刃一样的军队,中山也不是好惹的,所以世间混战百年,它能屹立至今。”
“说完了己,再分析彼,”周维指了指宋,“宋国的国君,宋泫,上位五年有余,他在位的唯一政绩就是把宋国弄得越来越弱,乌烟瘴气!自从他上位以来,一共对周边诸国发动大小累计十七场战事,除了一场,宋志大将军军前抗旨而获得小胜之外,其余不是无功而返就是一溃千里。这个国君简直也算是个天才,每每有七成胜算的战事,他总能派出一个莫名搅局的草包将领毁了成果,或是下什么草包诏令,让战事反胜为败。宋志大将军有三次战果唾手可得,可都莫名其妙地半途而废班师回朝,就连唯一的那次胜利,事后居然累得掉了三级品衔。这样的国君,说明什么?”
“昏君!”刘乙撇撇嘴。
“没错,他用人失当,反复无常,周边一圈国家他谁都敢惹,却谁都打不过,他屡屡没有缘由地前线召回大将……说明他这个人没有胸襟,好高鹜远又志大才疏。但更重要的,我想,他忌惮宋志将军的功业,他担心自己的皇位。”
“中山屹立这么久,就算是宋志将军率有十五万大军,也不是两个月能拿下来的。”刘兴邦虽然不是帅才,但是稳扎稳打对于防守颇有一番心得,他说不能,就是不能。
“我相信,战事一旦久拖,宋国国主就会对宋志产生怀疑,如果我们能事先派人去宋境散播谣言,离隙他们君臣,中山之围可能不攻自破。但我今天想说的并非此事,这场仗还有关键之处。”
周维指出这里的最大问题:“宋国主派十五万大军攻中山,难道他以为与他接壤的北殷会按兵不动?不趁火打他的劫?这仅仅是他的一贯大话,还是他想要以此为借口除去宋志将军?或者……”
周维提到了一个可能,为什么不呢?陈楚结盟,摆明了是对抗北殷的,如果这时候北殷摆出一副岌岌可危的弱者形象,秘密派使者请求跟宋结盟,然后再许以种种好处……那个昏了头的草包也许就会干出这种蠢事——符合他的一贯性格,要不然以他屡战屡败的过往,没有道理这么一场败仗就叫嚣着好像血海深仇一样!他此刻能全无顾忌地,大张旗鼓地打着吞了中山的盘算,必定是有了某种倚仗……
“如果他真的愚蠢地相信北殷不会在他背后捅刀子,那我只能说,这个冬天中山他不一定能攻得下来,但宋国肯定会惨败。”
“但大殷万一不在宋国背后捅刀子呢?”刘兴邦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周维的推测猜想上。万一,万一,宋殷的联盟是双方真心实意的,那中山就完了!
“这正是我今天要说的一点,我们看地图,看梁、楚。梁、楚是除了殷之外,面积最广,百姓最多,综合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他们要联姻了,甚至是举明了旗号对抗北方强殷。这说明什么?”
刘乙撇撇嘴,“说明……北殷要倒霉了呗。”
“错!说明旧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在的天下已经不再平衡,再不是百年来谁也吞不了谁的僵持格局了。梁、楚两国的掌权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不得不放弃了百年来的争夺,急急忙忙地商讨联姻,试图用儿女亲家换取联盟,换取一席之地。北殷成了他们无法单独抵抗的强者,宋泫如果看不清这点,必败!”
“没,没这么夸张吧……”
周维弹了刘乙一个脑瓜崩儿:“去翻翻书看看近十年北殷在干什么,其余诸国在干什么?看看北殷的军队在干什么,其余国家的军队在干什么?看看北殷的皇帝在干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若有闲暇,还可以算算强殷每年的国税收成,再查查他们堪称简朴的内库支出。”最重要的,他们不懂算国民生产总值,不懂得人均收入指数,如果他们懂,差距,一眼明了。
“按先生的意思,我们拖住十五万宋军,好让北殷趁机吞宋,虽然中山之围也可解,但我们派人到宋国离间他们君臣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要平白助北殷一把?我们有什么好处?” 刘兴邦已经察觉出来周维说这番话的用意,远非针对宋国大军压境的对策。“先生,您有什么话,就直说了吧。”
“大人, 我人在中山,我的朋友在中山,我不能让中山支离破碎,可中山太小、太弱了,如果诸国实力相当,中山便能确保在这种夹缝中继续生存下去,可现在,一切都变了。你看,宋国的国主就是草包,他们君臣嫌隙,国力日微;梁国的内政不稳,太子积弱,储位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平静过;楚国虽大,但他们无法与自己管辖内的山越和平共处,常年战争,消耗国力;卫国,诸国中最小的一员,山地太多,耕地太少,一直清贫;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有内忧外患,只有北殷,铁板一块。”
周维挨个评论完:“对这场战事,我有八成的把握北殷是如此打算的,如果我们不做这个顺水人情,甚至是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待他日北殷兴兵中山,中山可禁不起他们的铁蹄。就是到时候我们想联合外援,恐怕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出手相助。”
“宋国这场仗,一定会败,而他们一旦战败,旧的格局就会被打破,北殷是一枝独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