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第224章


看一遍笑一遍,尤其是那两只斗鸡和后来的一碗鸡汤,象是那情景就在眼前一样。
这画画的人是谁呢?倒真是不俗。
上元节不管有多少菜肴上来,一碗汤圆是少不了的,刘琰窝在安和宫里,灯没得看,戏也没得听,汤圆是端上来了,李尚宫却紧张的劝说:“公主吃一颗应应景就行了,这个又黏,馅儿又甜,吃了嗓子要不舒服的——也容易积食。”
平时也不觉得这东西好吃,可这会儿明说了只能吃一颗,反而显得物以稀为贵。刘琰细嚼慢咽把这一颗汤圆吃了,感觉很是意犹未尽。
可李尚宫是再不敢给她吃了,哄着说:“公主尝尝这道梅汁豆腐,膳房小宋说这是他师傅特意做的,又清淡又开胃。”
刘琰尝了一口豆腐,确实酸酸的带着甜味。
可是这些日子吃的菜全是这个味儿的,不能与药性相冲,不能与病情相克,一定得清淡,还得滋养……
真是难为膳房那帮人了,大概天天挖空心思的琢磨菜色,生怕伺候得不好反而获罪。
李尚宫见公主嘴边带笑,还以为是这菜进得好,忙又舀了一勺:“豆腐易克化,公主多吃两口也无妨。”还打定主意,回头跟膳房的人说,要放赏,公主既然爱吃,那这道豆腐要常备着。
刘琰不知道李尚宫误会了,后来隔三岔五的能在桌上看见这道豆腐呈上来,还着纳闷过。
眼下刘琰可只顾着过节了。
虽然她在安和宫里不能出去,可安和宫里也十分热闹。刘雨过来了一趟,陪她说了一会儿话。刘纹和刘琪两个也来过,刘琰是亲姑姑,他们住得近,不来探望一趟不太说得过去。
但他们走了之后银杏不大高兴,小声抱怨:“纹郡主怕成那样子,都不敢叫弟弟进殿来,象是一进来就沾了咱们的病气要害了他一样。”
桂圆瞅她一眼,银杏一向怕她,可这会儿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她这哪是来探病,就是来走个过场,专给人添堵来的。”
都说大皇子妃活着时不讨人喜欢,纹郡主这一点倒是象她娘。
桂圆顺手把一块糕塞到她嘴里,这下算是把她的嘴给堵住了。银杏两手都端着东西腾不出空,又不能把糕吐了,只能努力的往下咽,腮上圆圆的鼓出一块,噎得直瞪眼,还得跟桂圆的教训。
“你别总是看郡主不顺眼,她啊……”桂圆最后长话短说:“她母亲活着时没好好教她,她现在想做个好姐姐护着弟弟,只是她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说起来郡主也不过是个孩子,可一朝没了娘,爹又对他们不上心,皇上和皇后……毕竟隔了一辈,也不亲。宫里不少人也是看在这一点,对他们姐弟二人多体谅三分。
银杏心直口快,可是话不能乱说,乱说话不但会害了她自己,还得给公主添麻烦。
其实桂圆心里也觉得纹郡主这样下去不是个长法,曹皇后指派的尚宫和嬷嬷宫规教得不错,但是如何为人处世,这个旁人教不来。似乎有人天生就格外灵秀,言语伶俐讨人喜欢,亲朋好友间人缘儿好,街坊邻里也处得来。有人就不成,一辈子几十年过来,硬是一个能说句话的朋友都没有。
皇上和皇后打发人来了几次,皇上让人送了一盒玉书签给她赏玩,这是下头人进献皇上的,这玉做的书签和纸一样薄,晶莹透亮,隔着书签可以看清楚下面书页上的字,玉质之佳是不用说了,这份做工手艺更可称得上是一绝。
刘琰都没从盒子里取出来,就打开看了看。
好是好,但是这一点儿都不实用,别说跌了砸了,就算手劲大一点,没准儿都能把它捏碎。
曹皇后送了个枕头。
枕头里塞的是菊花、竹叶、莲心,还有荷叶和茉莉,闻着苦中带着香气,是曹皇后亲手做的。
李尚宫捧着枕头,活象那是件了不得的宝贝——实际上也确实了不得,曹皇后这两年不大做针线了,除了皇上身上穿的,也就是公主这里了。尤其这正月里,本来规矩是不拿针线的,曹皇后这是心疼女儿,特意送这么个药枕过来。
刘琰拿过枕头压在脸上闻了闻,虽然鼻塞头沉,也觉得这个枕头挺好闻的。
四皇子也差毛德过来了一趟,说还有一样东西送她,不过要到晚膳之后才能看见。
刘琰好奇的问:“也是灯笼吗?”
毛德笑着说:“这个奴婢可不能说,到时候公主就知道了。”
不说就不说吧,反正也快了。
刘琰想着,大姐姐一家说不定正在吃团圆饭,二姐姐可能会对着月色和灯盏吟两句诗,三姐姐不知道和姐夫合好了没有……父皇母后那里宴席应该正热闹的时候。
第三百零五章 焰火
毛德在心里算着时辰,估摸着差不多了,笑着说:“公主,咱们不往院子里去了,就把窗户开一扇,您就能看见四殿下送的礼物了。”
李尚宫赶紧拿了最厚的一件大氅给公主披上——赵太医再说不须保养太过,李尚宫也万万不敢让公主吹了晚上的北风。
窗外院子里应景的点了好几盏灯,反正安和宫现在也不缺灯。
只是看着那点点灯火,刘琰想起前年这个时候,小津还在,还有一个手特别巧的李武,做了好些别致的花灯剪纸。
一转眼他们都不在了。
毛德伸手指着西南方向,笑着说:“公主看那边。”
象是约定好了一样,毛德说完这话,那边天空中就有焰火升空。
刘琰笑了。
“原来四哥预备了这个,这又不是单给我一个人的,不能算。”
毛德说:“公主且看看好看不好看,要不好看,那回头您赏我一顿板子,我一准儿没二话。”
烟花在空中炸开,看着与往年节庆的时候并无两样,无非是花开富贵,锦绣山河,国泰民安,龙凤呈祥这些。
不过放完这些,后头的就好看了。
毛德虽然经手办了这件事,可是自家殿下为什么这样安排,毛德也不知道。
可刘琰知道。
她一看到天上放的焰火爆开后象是一行大雁,旁边毛德还在解说 :“这是鸿雁来宾。”
刘琰笑着摇头。
不是,这是小哥以前和她说过的。
忘了那时候她几岁了,小哥带着她去镇上看灯,镇上有人家放焰火,年年都放,那年上元节不知道为什么偏没放。
那年天还格外冷,路上都是雪。她没看到焰火,抽抽噎噎的不肯走,总觉得再等等人家就放了,小哥就陪她等,可是等到来镇上看灯赶热闹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刘琰才明白过来人家今年是不会放了。
小哥带着她往回走,她走不动了,小哥就背她一段。雪地本来就滑,她不哭了就要自己下地走。
虽然天冷,可是走着走着就不冷啦。
对了,那次去镇上也不止他们两人,好象还有一两个同村的,其中还有一个同他们家有点亲戚。
小哥不知道从哪儿摸出块糖来给她吃,还跟她说,镇上那家人放的焰火也不怎么好看,等将来他也给她放焰火放看,都放她喜欢的,放最漂亮的。
一转眼过了好些年了,刘琰都差不多全忘了,当年那个踏着雪回村的上元节,小哥对她说的话。
她也觉得小哥肯定忘了。
没想到他还记得。
这个鸿雁来宾,以前在老家镇上看过,当时她不懂这些焰火都有什么名堂讲究,还是小哥跟她说的。
当然了,乡下放的焰火跟宫里的不可同日而语,哪怕安上各种好听的名目,其实放出来之后和该有的效果差着十万八千里。可是乡里人并不在乎,大家还纷纷说这焰火好,每当有一个新的在半空亮起来,大家就在底下欢腾雀跃。
一年到头里,大概上元节是最热闹高兴的一天了。
小哥说到做到,放的焰火都是小时候在镇上看到过,或是听说过的。
其实刘琰都不记得那些焰火是什么样子了,就记得那颜色,金的,银的,紫的,红的,亮闪闪的,象是在夜空里开了一朵又一朵的花。
她还记得放完烟花之后那股气味儿,有点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觉得很好闻。
安和宫里没人说话,主子也好,奴婢们也好,大家都仰头张望,欣赏这瑰丽的焰火盛宴。
焰火放到最后,又是几句吉祥话。
“平,安。”
前头已经放过国泰民安那些吉利话了,这些显然是单给刘琰的。
李尚宫轻声说:“公主,这是四皇子殿下特意给公主祈愿呢,公主的病一定很快就会痊愈了。”
刘琰点点头。
接下去的两个字是如,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