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玲珑(忆冷香)》第431章


里的百姓。
如此盛大的佛事,和原主持自是要赶去参加。
另外,和原主持还要与谢玲珑同行,去往东罗马帝国帝都巡视分寺,传播佛教。
次日宣政殿早朝,文武百官位列两侧,见到多日未上早朝的唐国强位列贺栋对面,而未见和泉身影,均有些惊诧。
李自原听完众臣禀报国事之后,高调下旨赐泉王、长安何家各一块免责金牌。
朝规定的金牌分为几种,调军用的龙符金牌、随入进出大明宫各府衙门城门的通行金牌、进入国库取珍宝的钥匙金牌、免死金牌、免责金牌等。
谢玲珑、和泉、何七雪均拥有一块通行金牌。
免死金牌只能免去一个人的死罪。免责金牌能免去任何大罪,例如整个家族的谋逆罪,比免死金牌强上许多倍。
平唐帝国开国以来,历朝皇帝共颁发八块免责金牌,三大军队世家、四大千年世家、洛阳何家各一块。
三大军队世家、四大千年世家的免责金牌是由开国大帝李平唐亲自颁发。
四大千年世家当时没有立下战功,但没有阻挡李平唐,还给他登基造了很大的声势,所以每家得到一块免责金牌。
洛阳何家的免责金牌是由先先帝颁布,何家正是有了它,才敢对先帝、李自原不敬。
几年前,李自原设计激废太子李仪频频犯罪,逼得何家为保住李仪的太子之位,交出族里唯一的极为宝贵的免责金牌。
平唐晋升为帝国以来,李自原首次颁发免责金牌,引得满朝官员震惊。在他们心里,泉王与长安何家是一体,一块金牌就足矣,怎能赐两块?
十几位年迈的官员当着谢奇阳的面出列质问,道:“陛下,泉王为平唐开辟疆土,得到免责金牌无可厚非。可是长安何家众孙所立战功、谢开国伯修建水利,不足矣赐免责金牌。”
“陛下赐下长安何家免死金牌足矣,请陛下收回圣旨。”
唐厚强高声道:“诸位可曾记得,长安何家有个安王!当年若没有安王跟东罗马帝国的女皇定亲,东罗马帝国岂能派出大军在边境拖住突厥几十万铁骑,给咱们平唐吞并突厥制造良机?”
贺栋道:“诸位莫忘了忠国夫人姓谢,她未出嫁之前,一直在长安何家,正是有了长辈的教导,她才做下一件件的忠国大事。”
李自原挥手道:“朕岂能像你们一样鼠目寸光。退朝!”
贺栋、唐厚强、贺知彬等人上前祝贺激动高兴的云里雾里的谢奇阳。
那十几位官员心里不平,竟是一起去了德熏殿,烈日当空,跪在殿外广场,一跪便是两个时辰,相继中暑晕倒。
李自原传召其中一位官员御书房,道:“海琳娜女皇还是公主时,不止一次邀请长安何家到东罗马帝国定居,安王身为长安何家谢家嫡长子,亦能成为长安何家下一任族长,他若是要全族人都迁到东罗马帝国,谢玲珑夫妻必会跟去。”
“朕赐长安何家免责金牌,亦是为了留住他们,留住谢玲珑与泉王!”
“朕瞧你们年岁已高,这就都免职返乡养老。朕今日所言,你们若泄露半句,满门抄斩!”
那名官员战战兢兢退下,仰望天空火辣辣的红日,这一片天空在他眼里始终只有这么大,在李自原的眼里却是无边无际。他可不就是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吗。
五月二十三,卯时末,福乐庄外的整齐的停放着二百辆灵马车,庄内人声鼎沸。众人用过早饭,陆续出庄上了灵马车。
辰时初,五百名御林军、众僧骑着灵马到达。
辰时中,贺栋夫妻率近百名名士、七百多位官员家眷赶到,其中包括吕青青母女三人、四位想要拜千年世家族人为师的名士全家。众人下了府里的普通马车转而上了灵马车。
辰时末,帝后、唐厚强等高官骑马来前来送行。
巳时,五百御林军前头开路,长长的车队行在中间,一百余名僧人护在后面,浩浩荡荡出发,奔上官道直奔北方。和泉骑马一直送出了百里,放出灵猫头鹰传信给李秦、谢平安。
此次远游将近两千人,比谢玲珑前年冬季到沙城的人数还要多。
如今是夏季,前往北寒之地官道、雪山都未结冰,路要好走许多,行程时间将缩短,人也不会受那么大的罪。
车队快奔赶路,一路风和日丽,越往北走,天气越来越凉爽。
两日后抵达第一个大站青城远郊,先去驿馆放下所有官员、名士及家眷。
李湘下了马车,踏到青城的土地,呼吸含着草原味道的新鲜空气,忍不住道:“真是凉快,不过是舒服的凉快,不是冻得人打哆嗦的的冷!”
李青扭头正好与李湘的目光相撞,微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他快步走过去,想跟她说两句话,可是她已经转身去忙。
这一路谢玲珑任命李烟、李弯弯、四个嫂子、谢家三小、何阳浩为队长,让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名单,上面有八十人,负责安排这些人的食宿,并准时召集这些人上灵马车。李湘则是总队长,负责协调解决问题。
官员、名士及家眷将在驿馆住一天两夜,贺栋夫妻、吕青青母女、三百名御林军留下照看她们。
------题外话------
如题!
月票榜名次跌落,请亲们投月票帮顶!多谢!
☆、16 祭英烈帝赐婚 玲珑眷顾李家
16;第四卷 一品王妃 16 祭英烈帝赐婚 玲珑眷顾李家
车队下一站去北明庵不远处的北明寺。
北明寺建寺仅三年,香火远不如建立几百年、玉女谢玲珑赐过福的北明庵。护国寺的百余名僧人便在此歇息。
车队前往青城城府。李罡族长率全族老小,五千李家军,青城的几万百姓在护城河外夹道相迎。
李家、李家军迎的是李静。青城百姓迎得是谢玲珑、李静。
对于李静来说,青城是她的第二个故乡,在这里有她生子、得孙、得曾孙的快乐,也有失子、失孙的悲痛。
她有些近乡心怯,在震耳欲聋高呼声中,热泪盈眶带着李青、李城走下马车,俯视跪拜的几万人群,运用内力传音道:“平身!”
众人站起仰视已七十一岁高龄的李静墨发玉颜,手持龙头杖,竟比九年前离开青城时还要年青,听她说话内功更加精纯深厚,纷纷震惊,再瞧到她身旁的两个挺拔威武的少年,那便是李国公的后人李青、李城,均是欢呼不已。
谢玲珑不是头次来青城,百姓都认识她,纷纷双手合十说着佛语,目光祟敬,跪下膜拜。
时隔五十几年,何屠夫再次来到青城,少年、青年时期战杀边疆的往事历历在目。他在青城有十几位极好的战友,只是来之前派奴仆去打听,他们都年老逝世了。
何屠夫听着李家家族的人操着青城口音跟李静、谢玲珑说话,忍不住老眼闪烁泪光。北寒之地磨炼了他的性格,也让他感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有着他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谢奇阳一路行来,每经过一座城府,就会习惯的查看河流、土壤,指着青城连绵起伏的山,道:“山多地势又高,雨水极少,是严寒大旱区。”
何七雪陪在谢奇阳身边,瞧着连潭州城一半繁华都不如的青城,城墙却是跟长安城一样高大坚固,在城墙根还依稀能见战火烧过的痕迹,轻声道:“突厥人曾经攻打到了青城?”
谢平泰点点头道:“娘,是的。六十二年前,突厥两万铁骑、三万步兵曾围攻过青城,被守城的三千李家军、十万百姓阻拦整整一个月,终于等到了援军。”
谢平健一本正经道:“娘,长安书馆的史书上记载,当时突厥人日日在夜晚攻城,李家军组织百姓拆了房屋,将吃的油浇在房梁,点燃从城墙上推下,砸死烧死突厥人。”
谢奇阳感慨万端道:“只是听着便能想象当时的守城战有多么惨烈。北寒之地若没有李家军拼命守着,早就被突厥人占领。”
何屠夫大手一挥,自豪的道:“如今这一切都过去,平唐灭了突厥,青城大安!我有生之年看到平唐大兴成了帝国。我百年之后去了地府,会向所有战死在边疆的兄弟报喜讯!”
当日众人进了城府国公府,稍歇片刻,李静、李青、李城、谢玲珑等人换了素服,便去往大青山李家祖坟,祭奠李肃祖孙。
大青山是几十座山的山群,在青城远郊,青城地势高,山海拔更高,站在任何一座山的半山腰,都能远眺护城河、青城全貌。
中间的最高的五座山是李家军坟墓,均是满满一山的坟墓,一座紧挨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