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三戒)》第430章


“他被我说得沉默了半晌,最后对我说,站在宰相的立场上,要考虑全国局面,如今朝廷正要裁军,边境上不能乱”赵宗绩顿一下道:“还说这也是官家的意思,为了个称呼纠缠不休,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就这样,顾全大局的富相公,基本上答应了辽国的所有要求除了没有增币什么都答应他么了”赵宗绩恼怒道:“我真想知道,当年那个为国抗争不惜命的富彦国到哪里去了若他看到自己今日的行径,与吕夷简之流无异,会不会感到羞愤呢?”
“消消气……”陈恪轻声安慰道:“也许,富相公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呢”
“什么苦衷?”赵宗绩哼一声
陈恪便将自己,这两日的所见所闻,告诉了赵宗绩,赵宗绩这才稍稍气平道:“攘外必先安内,真是个好习惯”
“你要是觉着气不顺,便写一篇文章,好好发泄一下,向天下人明确你的态度”陈恪笑道
“已经写好了”赵宗绩走到书桌边,拿起几张信纸道:“你看”
陈恪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恳请陛下思北境轻慢中原之耻,常怀仇雪之意坐薪尝胆、不忘戒备,内则修政令、明赏罚、辨别邪正、节省财用外则选将帅、练士卒、安葺被废、崇建威武使二边闻风自戢;不敢内向,纵有侵犯疆塞不为深患……’
“非常好,就这么写”看完之后,他点头笑道:“这篇奏章一见报,很多人就会向你靠拢”
“会不会靠拢我不知道”赵宗绩突然笑道:“我只知道,咱们才回京两日,便已经有人上疏弹劾了”
“这么快?”陈恪吃惊道
“就是这么快”赵宗绩点头道:“御史台的几个言官,奏我们‘赴会饮射不如仪、傲慢无礼;语多侵辽主、致使谈判久拖’云云,林林总总十几条,把咱们批得体无完肤啊”
“那你怎么还这么高兴?”陈恪笑道
“因为官家就送给他们一个字,”赵宗绩笑道:“滚”
“哈哈哈哈……”陈恪大笑起来:“骂得好啊,令人心旷神怡”
“是啊,”赵宗绩笑道:“这群蠢货,居然以为官家不明是非……”
“明是非么……”陈恪止住笑,轻声将那‘刘天王’之事,讲给赵宗绩听
“那刘美人我知道,不过她哥哥是头一回听说……”赵宗绩哼一声道:“这样的蠢物横行街头,真给皇家丢脸,你收拾得好出了事情我给你顶”顿一下,他幽幽道:“不过也算不了什么事,那刘美人快完蛋了……”
“怎么?”陈恪轻声道:“不是听说,她有身孕了么?”
“非如此,她还完不了”赵宗绩沉声道
还有两,求月票啊……)
第三二零章苏家进京(上)(第三更)
六月下旬,骄阳高照宽阔笔直的官道上,一队人马迤逦而来这队人马有二十多骑,大都是神色肃穆的劲装汉子,清一色光着头,穿着黑色的武士服,正神色警惕的环卫着中间的八辆马车,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暗道,八成是护送什么王公官眷进京的
但马车上,并非坐着什么达官贵人……至少目前还不是,而是在眉州老家蛰居二十七个月的苏氏一门他们父子三人和两个女儿、两个儿媳妇,居丧期满两月后,便将祖宅托付族人,举家东迁赴京
这是苏轼兄弟第二次踏上入京的道路,与前次的前途未卜、风尘仆仆不同,这次有妹夫派来的人马全程护卫,自然走得轻松惬意且他们父子三人,已经是文名大著,兄弟俩是功名在身,宦途成功几乎已成必然
马车内的苏轼,越近京城,便越是心潮汹涌中进士已经两年半,自己却一直蛰居乡野,虽然这段日子,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快活惬意的……兄弟二人带着年轻的妻子,游遍了蜀中的山山水水四川是个极美丽的地方,有青山秀水、有佛寺古刹,涉足其间,令人有然出尘、极乐忘忧之感
他还不时陪着妻子,回到青神县岳家省亲王家是个大家庭,岳父王方兄弟三人,除他本人仅有一子一女外,其余两位都子息繁茂,共有三十名后代苏轼和王弗便常与这些堂兄妹们四处游玩,白日以野外宴饮为乐夜里便坐在茅屋之外吃着炒蚕豆、喝着黄娇酒,仰望满天星辰吟诗作对当然这种时候他都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苏轼那横溢的才华,也为他引来了一段隐秘的婚外之情,在王家的堂兄妹中,有一个最小的女孩,唤作二十七娘,后来苏轼为她起名叫做‘润之’生得柔美无双,极其仰慕他的才华以苏轼的敏感,自然察觉的到,他也很喜欢这位小姨子……不过两人发挥情、止于礼并没有逾矩行为
这次苏家举家离乡,十年之内应该不会再返回,那小小的暧昧,也只能淡淡的遗憾,永远留在彼此心里了……
虽然日子过得快活,但大丈夫学有所成,总是要经世致用的,尤其是眼看着同年们建功立业、扬名天下,让一直以孟子王者师学为圭臬,希求为国为民、一展胸中所学的苏轼心里十分着急
此刻马车在驿道上奔驰,两旁景色快向后倒去,苏轼感觉困局车里,视线受阻,便干脆命人把车轿上的顶也卸了,门帘窗帘也取了,以符风餐露宿之意跑快了有时候还站起来,凭轼而立车风扑面,衣袂飘飘悲壮踌躇,总怀千古之感……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子由,我辈读书人追求的,不正是这般驷马风尘、经营八表的快意人生?”苏轼转头望向他的弟弟苏辙
苏辙身材高而瘦削,不像哥哥那么魁伟……苏轼生得健壮结实、英俊挺拔,浑身上都带着勃勃的朝气,容易激动,滔滔不绝苏辙却沉静内敛,喜怒不形于色,闻言淡淡笑道:“还需小心不要跌落马来”
“哈哈……”苏轼大笑道:“若是没了起伏,人生还有甚乐趣”
“放狗屁”话音未落,后一辆车上,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皱纹深刻,古板严肃的面孔:“都已经是当爹的人了,还如此轻佻,早晚要吃大亏的”
“父亲息怒”苏轼缩缩脖子,小意笑道:“我是说着玩的”
“哼……”苏洵放下帘子,不再看他
这几年,苏老泉一直在等待京中的任命,妻丧与母丧不同,没有不许做官的限制而且他已经结识了好些大僚名臣,那些人也很赏识他,答应会向朝廷举荐等了一年时间,终于有圣旨降下,命他赴舍人院参加考试……舍人院是中书门下的机构,掌草拟官员的任免,及其它制词诏令,即两制中的外制,因用黄麻纸书写,又称‘黄麻’因为涉及到朝廷的诏书制词,任命之前都需要考试
但苏洵给皇帝上了封奏折,以多病为辞,拒绝前往可在给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信里,却说了实话……他已经考出了心理阴影,坚决不想再考试了
第二年,他又接到朝廷的圣旨,仍是上一次的内容并未言及免除任何考试,苏轼大失所望,他再度上疏推辞说‘读书人之所以愿居官从政,欲有以报效国家也,否则为一寒士足矣自己已年近五十,半百之年如何报效国家?’
但他又没把话说死,他说自己即将随子进京,届时当一谒当道,细叙情由其实言外之意,就是我都这把年纪了,实已无意入朝为官,除非有人能帮忙,使我不再如童子之受考试……
见儿子们得取功名易如反掌,当父亲的既高兴又心酸,暗叹命运对自己不公因此老苏变得愈发深沉莫测,对事对人,一概不通融假借,将身前这两匹千里驹,也随时勒抑,不许他们忘情奔驰
这时候,中间一辆车上,传来一阵男婴的啼哭,那是苏家的长孙苏迈,刚刚过了百岁,就跟全家进京,大家都担心他路上水土不服会生病但小家伙一路上平平安安,让人松了口气
听到这声婴儿哭,苏洵的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意不过,这小家伙的年纪,让他多少有点儿尴尬因为苏迈是苏轼夫妻居丧期间有的,这在后世,绝对是大任性,大失于检点但在宽松的宋朝,只会换来道学家们的侧目,仅此而已
对于孩子哭,男人们并不在意,因为这苏家唯一的第三代,有四个女人围着转呢
最大的那辆马车里,王弗和八娘,正在给苏迈换尿布,史氏和小妹插不上手,便在一旁逗孩子笑
不一会儿,摆弄停当,王弗便解开前襟给孩子喂奶,三个女人便围着苏迈评头论足……无非就是夸这个苏家长孙虎头虎脑,眼睛大、皮肤白之类听得王弗都不好意思了:“你们说得的是迈儿,还是年画上的福娃娃?”
“福娃娃也不如迈儿可爱”史氏笑道:“你看迈儿这一笑,真是迷死个人”
“这个喜欢孩子,自己也生一个啊”王弗笑道:“光打雷不下雨怎么成”
史氏面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