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灰》第766章


三年时间,砸下两个亿,手笔之大,已经超过了日本人。而且造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配套工厂,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旅顺的百姓就不用担心就业的问题,而商人也从中看到了机会,他们的眼睛全都瞪圆了,看来要马上做好准备,想办法分一杯羹才行。
至于不少外国记者则从这话中品出了不一样的伟大,这分明是中国人要大造海军,走向海洋的一封宣言书。
联想到这几天频频被提起的马肯森号问题,大家全都感到了一丝不妙,所有人都知道,旅大的确有不弱的造船基础。
旅顺的造船业始于满清,于1890年耗用139。35万两白银建成旅顺船厂,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军工厂,有大、小船坞各1座,另有石砌泊岸、厂内铁路支线、起重铁架、铁码头、仓库、水电设施等,设9个生产车间,全厂员工近1000人。其大船坞当时号称东亚第1大坞,自来水管道是中国最早的自来水设施。
随后俄占期间,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1902年末,完成第1期建设工程投入生产的大连船厂,耗资198。7万卢布。工厂占地面积3。1万露坪,建有3000吨级船坞和栈桥码头各1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28栋,以及水电设施。
而到了日本控制期间,投资的力度又增加了不少,1908年,川崎造船所从满铁租借大连船厂后,立即着手对其进行扩建和改建。首先改建和新建了一部分水工设施,扩大了修船和造船能力。1913年3月,将3000吨级船坞扩建为5000吨级,新建小型系泊码头和旱坞各1座,生产车间增加到10个,并逐步配备了造船、造机、机关车和车辆制造所需要的设备。
翻开这些历史,确实可以发现,旅大的造船业基础,比起葫芦岛要强的太多了,最难得经过了满清,沙俄,日本连续的投资,使得船厂一直在延续和发展之中,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相当雄厚。
在日本统治期间,虽然也进行了投资,但是也有限制,主要的造船能力还保留在了国内,没有不遗余力的发展旅大。如果按照张廷兰所说,奉军是要坚定的发展旅大,凭着这些年技术积累,再加上充足的资金,建造万吨的船舶,并非不可能。
这一瞬间,大家对于奉军的雄心壮志,终于有了一个判断。如果按照奉军的发展速度,他们在三五年之内,或许真的能够达到目标,甚至速度会更快。而且有了马肯森号作为参考,就可以直接跨过大型军舰的技术难题,从而一步登天。
毕竟当时德国从海军不入流的国家,冲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也不过是十几年而已,有些东西往往就是水到渠成的。
连续击败了俄国和日本之后,没有敢怀疑奉军的坚定意志,或许远东的格局,很快就会因为奉军大踏步走向海洋,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张廷兰当然也注意到了一些记者惊恐万状的反应,心中头暗自高兴,想要把日本人忽悠住,光靠一艘马肯森号还是不足,一艘战巡而已,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必须让日本人相信,奉军有更大的野心,也有支撑野心的实力才行。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释放发展造船业的信号,就是全盘忽悠计划的一个环节,当然发展计划是真的,可是奉军未必要建造战列舰,而是要大力发展航母。
不过在张廷兰的案头,已经放着一份精心炮制的发展报告,奉军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工兴建两艘大型战列舰,五年之内,再开工三艘大型战舰。
日本人有八八舰队的计划,也就是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而奉军则是针锋相对,要打造三三舰队。
别看双方数量差了一半多,但是凭着大陆作为依托,加上潜艇和空军的辅助,这支舰队已经有能力威胁到日本了。
而且奉军海上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而日本却要应付美英的压力,兵力分散,顾此失彼,相比奉军的优势会更加削弱。
当然这份文件已经通过秘密的间谍渠道,送到了东京,此时正摆在内阁和军部诸公的面前。
张廷兰发表讲话之后,各路记者全都忧心忡忡的关注着奉军下一步的动作,结果张廷兰到了下午,就亲自视察了造船厂,还和很多老工人谈心,要求仿效奉天等地,施行新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人的待遇。
随后又从葫芦岛造船厂调来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其中有不少的德国专家,摆出了整合两个船厂的架势,张廷兰也提出了建议,旅顺的基础好,以后要重点发展大型军舰,至于葫芦岛,则是要以潜艇为主。
与此同时,奉军的采购团也出动了,奔赴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购买机器,采购技术,摆出了一副全力以赴发展海军的架势。各国全都被弄得一一日三惊,而张廷兰这个始作俑者,则是在海滩上舒舒服服的晒太阳。
第六百七十七章 犹太
收复了旅大之后,张廷兰的心情也相当不错,他并没有急着回奉天,而是留在了旅顺,名义上是坐镇,维持稳定,实际上却是躲几天的清闲。
张廷兰正在海滩享受阳光的时候,突然间吴毓麟找了过来。
“大帅,这是刚刚拟定出来的采购名单,您先过目一下。”
张廷兰从吴毓麟手中结果了这张表,其中开列了六十多项主要的专利技术,后面还有大量的小分项,张廷兰一看这些专业名词,顿时也是头晕眼花。
“吴厂长,你就直接说重点,好不容易放松几天,看这玩意头晕。”
吴毓麟也笑道:“大帅,我可不是故意给您添堵啊,这是德国造船专家和我们一同拟定出来的,全都是建造大型军舰,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我们已经弄到了,而且通过拆解巴登号,研究马肯森号,我们解决了上百项技术难题。实际上需要采购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我们把这些全都开列出来,并且摆出要采购的架势,就是故布疑阵,在迷惑西方和日本。”
张廷兰一听也点点头,想要搞一场大骗局,的确不容易,需要方方面面都要做的像了,不然列强可不会轻易上当。
“大帅,我们真正缺少的技术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高性能的装甲钢,我们准备引入德国克虏伯渗碳装甲。另外我们在研究锅炉和燃气轮机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虽然有成品,但是想仿制出来,还要很多关键技术和工艺。”
“尽可能的买。”张廷兰毫不犹豫的说道:“就算暂时不准备发展战列舰,但是这些工艺别的军舰也能用得上。说起来也不过是发展顺序而已,以后航母也需要战列舰护航。我们财力充足了,也会建造几艘战列舰。”
吴毓麟笑着说道:“大帅,我也是这个意思,技术都是想通的。就算暂时用不上,以后难保不会有用。”
“吴厂长,这些就由你去斟酌吧,另外和战忽局的人联系一下。在采购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误导一下西方。在不需要的技术上,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吸引注意力。真正需要的技术,我们就不动声色的弄回来,让他们对我们的造舰速度产生误判。”
吴毓麟连忙点头:“大帅真是英明。不过卑职就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采购技术,是需要拿钱的,可是我交上去的预算报告被王省长给返了回来,您可要帮着想想办法啊!”
“岷源先生不给拨钱么?”
“一个子都不给啊!”吴毓麟苦着脸说道:“岷源先生已经说了,发展军事他是鼎力支持,不过让他掏钱,就是不行。您说说这种口水支持有什么用啊。王省长一直执掌财政,做事未免太霸道了吧?”
张廷兰摆了摆手,脸色阴沉的说道:“吴厂长,岷源先生操心费力,堪称东三省最辛苦的人了,他这么做,也是有难处的,至于采购费用的缺口,我帮你想想办法,就不用走财政了。”
吴毓麟也急忙说道:“大帅,我不是有意说王省长的坏话,只是有些着急了。”
张廷兰摆了摆手,让吴毓麟不要多说了,他一挥手,就把沈华叫了过来。
“你去把常荫槐给我叫过来,问问他,交代的事情怎么样了?”
沈华急忙答应了一声,不多时常荫槐就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一见到张廷兰就说道:“大帅,我把旅大的商人都排查了一遍,其中大商人多数都和日本人有生意往来,不过和日本人一条心,多年一直充当走狗买办的,一共有三家,我已经下令把他们全都监视起来,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把他们全抓起来。”
“嗯,这三家的财产能有多少,你做过估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