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第677章


国之事,请求朝廷下诏,以并州征讨南匈奴、屠各之汉军中,抽调一部骑兵,配合幽州刺史黄忠及护乌桓校尉吕布部骑兵,出塞以战养战,征讨塞外汉军一直讨伐困难的乌桓诸部。
这份上奏,很快遭到朝中不少大臣拒绝,毕竟随着前幽州牧刘虞在任上,招降了不少乌桓族,使得那些原本谋反的乌桓族多再次效忠汉室,许多大臣觉得完全没必要再多花费钱粮去讨伐乌桓这不需要多做在意的小族。
只是,这些意见,根本阻止不了如今的伏泉,特别是他们一直用烂大牙的粮草后勤和胡人已经效忠,大汉不需要为这塞外小族,浪费资源等等的理由。
在对待异族这件事情上,深知草原民族一旦人口暴涨的可怕的伏泉,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留任何可能掀起大祸的隐患给子孙的。
就算是如今的乌桓实力不强,比之南匈奴、屠各,甚至以前被汉朝灭亡的鲜卑,乌桓都很弱小,但是,伏泉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有任何崛起的可能。
一番扯皮,朝臣根本动摇不了伏泉分毫,而朝中一群家中子弟,都在参加北疆战事的朝官,也都请求朝廷批准剿灭乌桓,最终在宋太后的应允下,小皇帝刘崇诏令并州军会合幽州军,出塞讨伐乌桓。
第六百七十章 平乌桓扫剿黑山贼
其实,曾经跟随张纯、张举叛乱的乌桓人,也只是丘居力等人的部落而已,其余乌桓人并未反叛汉朝。
不过,对于要将边塞这些胡人全部灭族的伏泉而言,丘居力的这次反叛,却是完全给了他对于乌桓全族的借口。
否则,仅仅是屠戮了丘居力所掌控的那几个乌桓部落,对于伏泉而言,花了这么多代价,如此大张旗鼓的动兵出塞,仅仅是灭几个乌桓部落,这根本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如果留下那些乌桓部落在塞外,这也十分影响到伏泉的计划,汉代自击败匈奴以后,便对于草原和西域的掌控想法越来越低了,除了不少武将想学习前汉武帝时期诸般,出塞域外,以战养战,杀敌立功的将军,依旧执意扩张疆土外,大多数文士都以粮草不足,中国之大,幅员辽阔,不需要在乎塞外苦寒之地为由,拒绝出塞远征,自然就更不要妄想扩充疆土的事情。
当年,窦宪出兵塞外,也是因为他派人杀死刘汉皇族近支,自知犯了死罪,恐难保全,于是急于赎死罪,靠着当时窦氏一族权倾朝野的势力,才勉强让朝中百官同意出兵的。
可就是这样,窦宪能带走的汉军也就只有数千骑而已,真正作为汉军主力攻打北匈奴的,却是当时作为汉军附庸的北匈奴的死敌南匈奴而已。
这里面,固然是汉朝想利用南、北匈奴的矛盾和仇恨减小汉军损失以外,同样也有汉朝本身粮草钱财真的不足,以及百官公卿多数人都对塞外土地不看好,不想为这些地方消耗太多资源的缘故。
伏泉知道,以现在的汉朝实力,短时间内快速开发塞外那些沃土,有些困难,甚至前期还会亏损不然。但是,中原土地已经不够汉家百姓生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未雨绸缪的扩大塞外的汉家土地,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也许,占领塞外那些土地,刚开始朝廷移民,很多人会嫌弃路途偏远,塞外苦寒,不愿意移民,当然,这也是不要紧的。
毕竟,随着中原土地不够百姓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计,没有粮食过活一家后,在生存的刺激下,肯定会因为那一丝出路而出塞的,到时候随着一个、两个人和家族在塞外屯田定居,有了好的生活,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出塞生存的。
这种只能给那些注定在中原生存不下去的百姓,逼他们出塞讨生活的移民方法,再配合伏泉自掌权以来,一直就实行的迁徙中原大族去边郡的移民策略,显然从上至下,都能慢慢缓解大汉的土地兼并问题。
伏泉相信,等到汉军尽灭驱逐塞外的乌桓人,到时候在大汉兵强马壮,无人敢动汉朝主意的情况下,那北方很多没被人发现,总有大量资源的土地,会一点儿一点儿的被那些只能在此,别无他法生存的人们,不断建设发展,最终成为大汉北疆塞外的一片片沃土……
此番汉军出塞攻打乌桓,伏泉特别下令让关羽以公孙瓒为前锋,目的自然是有些激将的意思,希望公孙瓒知耻而后勇,这次出塞,一扫他当初被乌桓人围困,最终突围差点兵败的劣绩。
当然,塞外毕竟也是不少乌桓人的老巢,形势错综复杂,伏泉为了保证汉军出征不出意外,特别动用了他很早以前随意埋下的一颗棋子,属于乌桓一处部落的头人乌咽。
在汉朝使者明确要出塞,攻打那些屡有叛汉事情发生的意思后,本就是出身乌桓小族,又和伏泉有着不少关联的乌咽,明白汉朝势大,乌桓无力回天,主动归顺汉朝,并且派出族中深知塞外乌桓形势的族人,给汉朝大军出塞带路。
至于这次出塞的结果,显然也是非常明显的,汉军骑兵一有马镫、马蹄铁之助,二有乌桓内应,一路长驱塞外数百里,连战连捷,所有抵抗汉军的乌桓骑兵,根本无法阻挡汉军恐怖的骑射和他们近战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使出的劈砍实力。
当然,其实在对战汉军之前,乌桓人也早有失败预感,毕竟连实力比他们强大了无数的南匈奴人和屠各人,都被汉军打败,甚至除了彻底归顺,只承认自己是汉人的胡人外,其他胡族可都被汉军灭族,他们这些各个部落互不统属的乌桓人,又如何是汉朝大军的对手呢?
最终,历经三月,直至冬日,汉军将塞外包括丘居力所掌控的几个乌桓大族尽数消灭,历经大小二十余仗,斩杀乌桓四万余人,俘虏两万多乌桓妇孺,其他乌桓小族或早早与乌咽联系,早早抛弃本族,彻底归顺汉朝,不然就是一直向北迁徙,逃到汉军找不到的地方去生存。
当汉朝大军轻而易举扫灭乌桓一族的大捷消息,传到朝廷时,朝中公卿百官莫不惊呆,虽然他们知道汉军在打败南匈奴人、屠各人后,实力不一般,但从没想过能如此轻易平定乌桓。
并且,朝廷为此所耗钱粮也不算多,因为伏泉出塞所实行的以战养战,靠着抢掠乌桓人的储备,来实行的战略方法,根本只需要幽州为出塞大军准备前期的数日粮草便好,也不需要其他。
这下子,公卿百官对伏泉皆是无语,没人敢趁伏泉用这大胜之功,去反对他在军事上的意见,就是原本也不建议大军劳民伤财出塞远征的太尉蔡邕,也是无法反驳伏泉的军事策略,毕竟,随着新皇登基以来,伏泉已经用需求胜利的事实证明他的军事策略都没有错。
也就是因此,伏泉借着连番大胜的威势,在光熹二年三月,上奏朝廷,请兵伐降而复叛的黑山贼。
小皇帝刘崇虽然对军事不懂,但是自信宋太后,将用兵之事尽数交付伏泉后,享受连番大捷的快乐,自然对比无不应允,即使不少公卿大臣以朝廷连番用兵,府库经用不足,劝诫皇帝休养生息一些日子,再行征讨也根本没用。
当下,伏泉又是一番人事变动,纠结了并、幽、冀三州兵马,围剿龟缩在恒山之中,被大汉定义为太平道余孽,严斥其降而复叛的黑山贼军。
其实,对于公卿百官所提的钱粮不足的指责,伏泉是认可的,然而,他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那就是他现在极度缺人。
随着南匈奴、屠各、乌桓等族为伏泉扫平,大汉在并、幽二州的边境上,经历了一个冬天以后,其实已经空置了不少土地,虽然朝廷也发布诏书,号召不少百姓移民,但是时间短,收效甚微。
因此,想要人口种地的伏泉,考虑来,考虑去,最终将目光盯在了藏在山中的百万黑山贼身上,这些黑山贼本就是亦民亦贼,把他们赶下山来编户齐民,不仅可以少一个隐患,还能增加边郡人口,所以伏泉不得不给冀州刺史皇甫嵩下死命令,让他务必筹集足够粮草。
虽然去岁征讨南匈奴、屠各、乌桓,多数都靠冀州钱粮支撑,冀州今年府库可能紧张,但伏泉相信,以冀州之富庶,皇甫嵩咬咬牙也就可以应对的。
至于出兵时间,伏泉就定在了三月,这时候都是春耕时候,黑山贼也不例外,趁这机会打他们措手不及,是伏泉的目的。而且,就算他们藏到山里,今天没办法种地,没有粮食,就是熬到秋天,也得逼那些黑山贼下山。
壶口关以东,山高林密,连绵不绝,只带麾下八千人的关羽,让其麾下骑兵三千人配马,剩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