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白衫》第36章


李秉成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拿着《算学法则》,此时正盯着楼寒,眼冒寒光。
李秉成其实这几天都有观察过楼寒,发现他确实是不一样了,每天走到哪都会看书,时不时就往三希堂跑,他都撞见过多次。
本来以为这位学子就要奋发图强了,没想到这才刚上课,他就不知神游到哪里去了。
“我再问一遍,什么是四则运算?”李夫子将书放在了前面的桌子上,将一直拿着的戒尺抓在了右手里。
戒尺也是有内涵的,包括两个方面,“戒”,指警戒,惩戒;
“尺”,指尺度,标准;
现在的学子必须是有尺、有度、有规、有距的。
越之,要以尺的尺度,给予惩戒,以使学子归于中正。
所以李夫子,从来都是戒尺不离手。
楼寒看着这个有半指厚的实木板子,嘴角抽了抽。
以前还觉得把手打骨折有点夸张,此时却觉得打不了骨折才是夸张。
“……四则运算是算术中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李秉成有点惊讶,没想到楼寒真的答出来了。
他沉吟了一会,接着问道“意义是什么?”
楼寒觉得这问的有点废话了,但还是答道。
“四则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的意义。”
李秉成摸了摸胡子,脸色缓了许多“坐下吧,认真听课。”
楼寒轻点头,坐了下来,也不想别的了,开始翻书。
对于这个算学楼寒是什么感觉呢?
就是那种好像在小学课堂听一年级数学是一样的。
此时已经有了罗马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却不是罗马人创出来的,而是大央西南面的一个依附的小国:冲绳,提出来的。
被广泛应用还是在元帝时期,因其看着方便,被元帝大力推广。
所以到了现在,算学数字,已经全是罗马数字了,依旧是现代人们熟悉的12345什么的。
而四则运算也变成了阶段性的考题。
比如考院试的时候只会考加法和减法,乡试的时候只会考乘法和除法。
并且在楼寒看来,还是最最基础的一些。
原身的算学只停留在一些基础的理论上,认真说起来就连加法都是不会算的。
楼寒虽然在现代是文科生,但是这里的算学还是难不住他的,毕竟后期,金融、股票、债券等,他都有所涉猎,算学,对他来说真的是毫无难度。
只是理论上的一些知识,他还没有全部看完。
时间的问题而已,不到半个月肯定是能看完的。
其实现在最着急的还是策问和律法。
策问先不说了,他最近一直在看,但是律法,就好像无从入手的样子。
都说不用在意律法,但楼寒却莫名有一种直觉,今年的律法说不定会改。
这个还是因为删掉经义才让楼寒想到的,经义一删,虽然被体能替上,但是原本的科目好像却莫名其妙少了一科一样,体能怎么感觉都算不上一科,只是朝廷调整了一下门槛而已,他们不想再要那些屡考不中,直至年纪渐老,体能跟不上的官员。
但如果说增加的话,却只是增加了一个体能,这个细说起来根本算不上考试内容的一科。
既然变少了,就总会有一门盯上,楼寒觉得应该就是律法了。
做官,如果不通律法,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地方去不了。
比如下放到地方的官员,如果不知道律法,如何的断案呢?如果不识律法,又如何做出最公平的判断呢?
所以,律法肯定要被抓起来。
第五十二章
虽然如今只是猜测; 但是楼寒觉得从现在开始看律法; 实在非常必要。
毕竟那么多,就算从现在开始看,也是看不完的。
但抱着能看多少看多少的想法; 楼寒再次去了书肆。
黄老板很热情的让他想看就去拿; 多抄几本书就好了。
就这样,楼寒发现自己更忙了,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两个人,一边看策问; 一边看律法。
此时楼寒已经按照约定看完了王夫子要求的一个书架的书。
王夫子看了楼寒好一会儿“真的全看完了?”
“是的夫子,全看完了。”虽然他看的不是非常仔细,但是大概都是能记住的。
王夫之满脸不信的从中抽出□□“这本讲了什么?”
楼寒扫了一眼后道“家法何以存世; 书之遍读,乃德以行先……”
“你全背下来了?”王夫子惊讶道。
楼寒笑了“怎能会?记得个大概而已。”
王夫之砰砰直跳的心这才平复了下来。
随后又抽了两三本,楼寒也全部说对了。
“有此种能力,以前为何不好好读书?”这要好好读了; 说不定早考上举人了。
楼寒苦笑“夫子也知道; 当时年龄小……”
“是呀,当时年龄是小了点……但现在也不晚。”王夫之想了想道。
“还望夫子多多关照。”楼寒行了个学生礼; 郑重道。
“你……”王夫之欲言又止。
“何事?夫子。”楼寒疑惑道。
“算了,没事,再说吧。”王夫子摆了摆手,他本想收楼寒为徒,但又想到万一他又不学了该怎么办; 打算以后再看,反正人也跑不了。
抱着此种想法的王夫子打死也没想到,楼寒不仅跑了,还跑得花样百出。
“以后有不懂的可以随时来问我,如果连我也不懂,那你就去问院长,院长比我懂得多。”王夫之看了楼寒一会儿,只觉这小子真是聪明,以后真说不准能走到什么位置,但估计肯定不会比他差。
“麻烦夫子了,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楼寒郑重道。
王夫之笑呵呵的道了两声好,拍了拍楼寒的肩膀溜溜哒哒就走出去了。
楼寒看着屋子里的书,只觉头有点晕,这得看多久啊。
不管怎样,该看的书还是要看的,楼寒也没偷懒,拿出了以前创业初期看报表的精神开始奋斗。
一天下来,居然看完了三本策问两本律法。
这种惊人的读书速度如果让别人知道了,估计会以为楼寒是妖怪。
但对于楼寒来说,却习以为常,他天生记忆力就好,可以说几乎过目不忘,穿越到这里后本以为会被原主影响,但没想到记忆力却更上一层楼,完全达到了过目不忘。
就算是这样,他看起书来还有点费劲,有很多是有记没有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不是短时期能改变的,只能慢慢来,如今离乡试还有两年的时间,他不着急。
院试如今楼寒反而不担心了,他现在的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应付院试了,虽然不能保证前几名,但上榜是肯定的,楼寒要的也不是前几名,而是榜上有名就可以,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叫枪打出头鸟,而他如今真的就是一只灰突突的麻雀而已,招人眼后极有可能就被人莫名其妙的搞了。
而他如今还没有能力去应付那些,无论怎样楼寒都不得不承认,此时他就是一盘白生生的鱼肉,专门给别人吃的。
而他能做的,就是将鱼肉染黑,泯然于众,待到骨刺丰满时,才可展露。
此时天色已晚,楼寒吃过饭后正在外面逛夜市。
此时的夜市十分热闹,什么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
仅从苏城风味小吃来看,就有孝仁坊卖团子,秦安坊卖十色汤圆,市西坊卖泡螺滴酥,太平坊卖糖果等。
翟吉元还有一首诗描写苏城夜市的盛况:“销金小伞揭高标,江藉青梅满担挑,依旧承平风景在,街头吹彻卖场箫。”
苏城的夜市在整个大央都颇有盛名,夜市接早市,通宵达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这是繁荣昌盛的景象,也是颓靡尽显的时期。
古往今来,盛极必衰乃朝代之常理。
大央已到鼎盛时期,即将迎来的,除了衰败还是衰败。
楼寒不敢说自己的目光多么深远,但种种乱像已经表明,花团锦簇中已经开始了腐败。
沿街乞讨的人与日俱增,外城的流民泛滥成灾,不远的宣城连年大旱,已经来此借了三次粮,而朝廷却无一措施。
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沉迷享乐,大央已经颓势尽显。
而科举也从以前的严苛变得越加松散,官家子弟想要考科举,只需其父辈家族有权有势即可,平民想要考科举,不仅要有真实力还需有运气。
楼寒从现代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已经不觉得自己运气有多好了,所以他要靠的还是实力,而真正的实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