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官途》第142章


绕讲角嘣疲?br /> 除了政令之外,林清还在信中夹了一份开放私营铁冶的计划书,分为了几个步骤去循循诱导,以保事情能成。
其实这信寄出去后,王英杰和贾岳是否会照着这信中的方法去做,林清并不能保证。毕竟人各有志,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可以说有大功,可是若一个吃法不对,对人造成了伤害也未可知。如今大家都在官场上历练了一段时间,虽然信中少年同窗之情仍在,但是政见是否完全相同,林清也不肯定。
林清连发了两封信之后,想了想,又写了两封信,分别发给了在湖广另一个怀安县做知县的郑光以及在四川的李守泽,这才停下了笔。
郑光最近来信报喜,他的妻子终于为他诞下了长子,正是乐得不着边、天天守在老婆孩子身边的时候,原本林清不想让郑光烦扰,但是想想还是寄了过去,也在信中写了无论如何做,他都理解。而李守泽,林清只是恰巧想起了这个人,因为去年年关的时候,林清竟然意外收到了四川过来的土特产,还有李守泽的一封问候信。
林清知道李守泽此人有抱负、有野心、有能力,年纪小的时候脾气火爆有些不知轻重,但是后来经过赵世子那事后,明显沉稳了很多。李守泽的那些年礼是示好,林清也回了一封信并一些礼随了过去,后来两人倒是不曾再联系过,只是通过那两封信的一来一往,彼此都已心照不宣的冰释前嫌。
依照林清对李守泽性格的了解,他很有可能会全力去做此事——毕竟这人也是个刺头,别人不让他做的事情,他一向是做的最欢的。
做完这些后,林清才长舒了一口气。
难怪朝堂之中都要拉帮结派,为了一个官位打的头破血流,这到了关键时刻,没人确实就不好办事啊!朝堂上人多好吵赢,地方上人多好办事。如果他们四人中有谁能把这件事给做漂亮了,那么林清在中央这边一定会请求永康帝嘉奖他们,等任职期一满,就往上动一动。只有他们在地方上的位置坐的越稳,他这边才越好办事。
所以当京城中的人,都在等着林清如何在京城去下令做私营铁冶之事时,却发现林清这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这个事情不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来的一样。这样的虎头蛇尾让人哭笑不得,原本以为京城中必将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有些人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没想到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林清他每日里只往禁院和工部里钻,根本就像忘记了这个事情一般。
林清如今的工作重心全在改制火枪上面,营缮清吏司原本的活大部分都交给了周员外郎处理,只有他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才会禀告给他。而林清要做的只是每日的公文批阅是意见整改而已。其实他们这个部门里,林清通过平日观察发现这两位员外郎的能力其实差不多,但是这周员外郎做事非常认真刻苦,只要交代下去的任务基本上都能超前完成,从不叫苦喊累,还会事事帮他想到前面。反观那位常员外郎,则是能推诿的事情就给推诿了,没好处的事情就不干。林清面上还是一视同仁,但是渐渐却把重要的活都交给了周员外郎。
只是即使周员外郎能干,帮着林清已经分担掉了大部分工部的工作,但是林清依旧觉得自己分身乏术,原因是工部这边自从第一批收到户部的三十万两白银的拨款后,就要开始建造制造火枪的作坊。
其实说是作坊,林清知道这就是现代的军工厂。既然是要做工厂,最好的效率自然是引进流水线作业制度。为此在建立作坊之前,林清还特意和杨庭安商谈了一番,引的杨庭安大为赞赏。只是如果要建造林清所说的流水线作业,作坊建立之初很多东西都要林清去出图纸,还要在现场指导。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禁院的工匠要找林清,营缮清吏司的大小官员要找林清,负责建造军事作坊的工部右侍郎白大人也要找林清,时不时的林清还要向永康帝和杨庭安汇报工作进度,同时心里还记挂着王英杰、郑光他们那边,恨不得自己一个人能被劈成两半来使。
因为林清工作实在太忙了,便向永康帝举荐了一个人到工部做营缮清吏司的主事,作为林清的副手,专门帮林清负责处理军事作坊和禁院中的事物。
而此人,便是在翰林院里已经坐了六年冷板凳之久的贺卓凡。
贺卓凡在翰林院做了三年未入流的庶吉士,然后又做了三年从七品检讨,如今再一次升官,还是连升三级,直接成为了正六品工部主事,真真是羡煞旁人!
一下子贺卓凡和林清之间的关系就在翰林院里传的沸沸扬扬,有人说贺卓凡别看表面老实,其实私下里会钻营的很,早就和林清交好了;也有人说因为贺卓凡也是农家子出身,林清这是心心相惜。而当事人贺卓凡却是一头雾水——要知道在翰林院里,他和林清讲的话连十句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上头有调令下来,贺卓凡也只能服从。而林清的眼光也确实不错,如果说贺卓凡是一匹千里马,那么林清就是发现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等到贺卓凡真正走马上任之后,林清的那两封发往湖广的信也最先到了王英杰和郑光手上。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英杰收到了林清的信之后,读下来心中激荡不已,恨不能立即照着林清所言去尝试一番。只是王英杰也虽有男儿血性,但是为人古板方正,是林清几个好友中最为循规蹈矩的一个,也最看重家族利益。
如今他的书案上,还放了一封家书,来自苏州府的王家族长,也就是他的祖父王之涣。其中也警告了林清想要开放铁冶的事情,让他不要掺和其中。如今朝堂局势不明,林清虽然攀附上了秦家,也得到了杨庭安、永康帝的支持,只是毕竟朝中的两尊大佛把持着地方。若是高黄两党的人不松口,林清这事情就成不了。
王家不阻止王英杰和林清交好,甚至夸赞他有识人之能,能在林清微末之时就结下同窗之谊。只是这件事,王家只想袖手旁观,为着他们的家族利益、为着王家子孙在官场上的前途。
王英杰是这代王家子嗣里面的重点培养对象,又是长房嫡出,以后是有极大的可能继承王家族长之位的。王家也不断将资源倾斜到王英杰身上,只要顺着王家安排的路,在地方上混个几年,然后就能调任京城六部之中,稳妥地往上爬。
也是因为这个,王家族长才特意书信给王英杰,留心关照他。
毕竟是族中这辈中难得的人才,不想王英杰官途刚刚开始就折损在与王家无关的战役里。
王英杰有些痛苦的闭了闭眼,将林清的书信拿出来又读了一遍,依旧是那般荡气回肠、让人热血沸腾!放佛只要按照这般做了,那么他的人生将不再仅限于王家的一亩三分地中,也不会在被人提起时,便被人称为王家三少爷,而是只是他王英杰本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名字不就是当时他父亲对他的嘱托和希望吗?
只是王英杰从小抱养在祖父身边,他祖父是王家的族长,对王英杰从小的教育就是以家族利益为首位,其他个人的私欲都可以放在一边。从而养成了他那种古板方正,甚至说严苛正统的性格。
试问这世间哪一个少年郎不想要挥斥方遒、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若是王英杰只是王英杰,那么他一定会抛开一切大干一场!
可惜,他不是。
王英杰仔细将林清的书信叠好,装回信封中,然后用一锦匣装好,归置起来,纵然目光留恋不舍,但也只能将它束之高阁。
而同样的问题,此刻也在湖广的怀安县发生着。
郑光几乎是和王英杰同一时间收到的信,虽然两人同在湖广任职,但是所在的县城在一南一北,两人的交集也只有林清。郑光生性豪迈爽朗,而王英杰古板方正,有林清为中介时还能聊几句,如今天各一方,也只不过是知道对方和自己在同一辖区任职,并无太多交流。
郑光的父亲如今官拜正四品通政司右通政,从之前的虚职平调到了实权部门,掌管内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当时为了活动到这个位置,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和银子。恰逢郑光也考中了进士,家里都在忙着他父亲的事情,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帮他打点。虽然吏部的人也算是卖了点面子,但是同样的是湖广,这怀安县的民风经济却是要差了不少,也没有相熟的上司来照应他,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应付。
说来说去,也只能说他父亲本身就不是什么有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