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伐清》第492章


在这个相对落后的时代,每一个先进的思想都是弥足可贵的,顾炎武不愧是自己看重的人,被自己影响的已经开始摆脱理学的桎梏了。
顾炎武侃侃而谈,丝毫不把周围的窃窃私语放在心上,尽管他知道这些人都在指指点点自己。
脾气火爆而且刻板守旧的裘兆锦,早在鲁王监国时就是左军都督,这些天来满腔怒火不敢发泄,看到顾炎武站了出来,不禁阴声怪气地说道:“哼哼,我听闻那大汉奸钱谦益的遗孀柳如是金陵开了一所女校,顾尚书时常光顾,看来这个荒唐的想法和柳如是脱不了干系吧。我的尚书大人,这里可是庙堂!是天下至公至伟的所在,请勿在此言风流场的事。”
“狗贼,安敢辱我清白!”
顾炎武和其他人不一样,不以风流自居,从不涉足青楼。
他之所以站出来赞成皇帝的政策,纯粹是因为他自己的思想和皇帝不谋而合。顾炎武奉行的是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思想。他批判程朱理学,也厌恶王阳明的心学,因为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顾炎武看来,不惟陆王心学是内向的禅学,而且以“性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程朱理学亦不免流于禅释。他觉得只有学以致用,学法合一才是正道。也就是说学的东西必须有用才去学,不然就是空谈。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听到裘兆锦血口喷人,顾炎武涵养再好也不禁怒火攻心,夺过殿中侍卫的金瓜就要效仿当年李东阳殿上砸国舅。
侍卫们赶紧上前,将两人分开,侯玄演轻飘飘地说道:“裘兆锦,你今日在大殿上说的话入得朕耳,朕马上派潜象营去查,若是假的可就是欺君之罪。”
裘兆锦一听,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当即跪倒说道:“臣一时激愤,说了妄语,请陛下责罚。”
侯玄演冷哼一声,也不客气,说道:“来人呐,将他的官服脱了赶出皇城,今后谁敢再空口无凭构陷大臣,罪加三等。”
裘兆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嘴嗨,竟然连官职都丢了。他自认是三朝老臣,当年侯玄演接手鲁王旗下所有势力,裘兆锦率先投降,现在落到这个下场灰溜溜地离开朝堂。
大家哪里还有不知道陛下的决心的,就算是反对的也只好闭了嘴,顾炎武有了皇帝的撑腰,为他出了口恶气,脸色这才慢慢回转。
他的好友王夫之,在邸报上和儒家的大臣打了十年嘴仗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当然也不会沉默,跳出来大声赞美皇帝和他的好友。
首先反对的就是御史台的言官们,他们官职虽小,但是说啥都不犯法。
他们不敢直言皇帝的不是,只好拐弯抹角地表示有伤风化,还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侯玄演的脸色。
身为他们的头,曾亨应脸色也不好看,这些前朝的旧臣,都是正统的读书人,让他们一时间改变自己信奉了一辈子的道义,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让侯玄演意外的是,印象中的老顽固顾守正反倒十分开明,旗帜鲜明地支持起自己来,让很多人始料未及。
顾守正出列之后,言辞颇为恳切,直言他在苏州、常州、北平等地的时候,地方上劳动力缺少,闲置在家的妇女出来做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年北伐时候的物资短缺和人手不足。
侯玄演静静地听着,心中颇为佩服这个经常被自己嘴臭口嗨的守正君子,这个人的生命里就没有模棱两可的东西,要么就是支持,要么就是反对。
随着朝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这件事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侯玄演心情一阵愉悦。
陈旧的东西并非不能打破,而且阻力比想象的轻很多,这是他最开心的地方。
果然太祖说的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自己这个落后的封建势力最大的地主头子,用反对地主的人的思想做事,竟然无往不利。历史这个东西可真有趣。。。
第612章 江山壮丽(大结局)
天熙七年春,侯玄演当国,四海之内熙熙攘攘,全球遍地都是华商。
这一年李思琪正式出任西班牙国王,行使监国权力,统治西班牙全境。
西班牙打开国门,对华免除关税,各地华军驻扎,成为华朝最惠国大旗下的另一个绝对附庸。
一大批欧洲人因此放弃抵抗,轰轰烈烈地持续三年之久的欧陆联合抗华慢慢落下帷幕,白皮人实在打不动了。
围绕整个地中海,彭柱泽和朱琳灏为华朝开辟了另一个海外行省,北非全境几乎沦为华朝国土,并且一步步被汉化。
姚启圣在美洲大杀四方,被印第安人视为半神灵,顶礼膜拜。为华人开辟了另一个绝对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功成回国的姚启圣被侯玄演晋封为平海公,再次派往美洲,利用其威望教化当地土著。往后几年汉语取代了其他语种,成为美洲大陆的通用语言。
北美和南州这两块大陆上,在后世几乎成为白皮人的天下,现在他们被姚启圣彻底赶出了这里。
日本和英国还在闷头发展,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他们表面上是大华的盟国、属国,实则野心不小。
侯玄演对此不甚担心,把命脉交到别人手中,就是随时可以被掐死的蝼蚁,高楼盖得再高,根基不稳还是注定坍塌。
大华的土地上,百家争鸣,人杰荟萃,学府林立。各地的大学也存在着相互的竞争,产生了很多恩怨颇深的“死对头”,这在它们后来成为世界名校之后,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和趣闻。
在华朝名义下的土地上,侯玄演的政策即是最宽松的,也是最严厉的。宽松在华朝不禁止任何合法的宗教,邪教除外。严厉在华朝绝对不允许出现强制性的宗教,强迫他人信教按造反罪论处,宗教更是不能涉政,不然从严处置。
这就让一大批饱受宗教迫害的科学先行者,纷纷来到华朝寻求庇护,侯玄演当然是敞开双手欢迎。
华朝对于专利的保护,已经走到极至,但凡是发明创造这东西,保护它的成本必定远远小于它带来的利益,侯玄演对此心知肚明。
大量人才的涌入,正在逐渐构建一个良好的循环,他们不再害怕教会的迫害,在东方富庶安逸的土地上,渐渐散发出思想的光辉。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大学著书教学,又为华朝培育了新一代的人才。
侯玄演有时候沾沾自喜,常常对身边的人吹嘘道:“当年唐太宗自以为是,喊出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现在看来,只有朕才有资格说这句话。”
诚然,唐太宗时期名臣无数,但是侯玄演自认还要胜他好几个档次。真正的人才荟萃,绝非庙堂上全是能人,而是市井间藏龙卧虎。
不知道哪一个小人物,随便搞出一个发明,就可以流芳千古,远远胜过一群文韬武略的大臣在朝堂施展自己的撕逼才华。
华朝如今已经不需要大的变革了,巨大的惯性推动着它继续攀登人类文明的高峰,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到这个动力中。
集世界之物力,揽全球之智士,帮助华朝不断地前行。这样的发展,一时半会还不会停歇,侯玄演相信科技时代会提早到来,至少不用等两百多年后了。
当然以后的事谁也料不准,侯玄演觉得自己要做的,也只是做好眼前的事而已。儿孙自有儿孙福,饶是他眼光超前几百年,也不可能更不奢求制定出未来百年的国策。
金陵栖霞山下,漫天的红叶铺满了山间道路,踩在上面松松软软,十分舒服。山路上游人很多,其中有一行人格外悠闲,走在最前面的男子,三十多岁的年纪,肩膀高低起伏,丝毫不影响他看上去十分俊朗。尤其是随身散发的久居人上的气势,更是让人心折。
在他身边是一个纤腰欲折,股圆腿长,身段出挑的小小少妇。她的妙容稚嫩,形似少女,偶然间又有妇人的成熟风情,正是出身豪富,早早就成为皇贵妃的顾菱儿。
在她前面的人的身份,自然只能是侯玄演,两个人的身后有侍卫扮成的仆从紧紧跟随,侍卫们都混在人群中暗中保护。
顾菱儿心情十分好,左右观望,巧笑嫣嫣,时不时跟侯玄演指指点点,欣赏栖霞山的枫叶奇观。外人开来,这就是一对尊贵人家的夫妇出游,带了几个仆人。
侯玄演笑道:“菱儿,当年我娶你的时候,你才这么一点,刚到我的腿上这么高。谁想到现在出落得,快赶上我个子高了,你的姐妹们就连灵药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