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雨天)》第1159章


也是非常缓慢,从机动姓能来说,这B19轰炸机差到几乎苛刻的地步,稍有不慎就会失控,甚至直接空中解体。B19轰炸机唯一让人值得称道的就是高空巡航速度比较快,但是最大速度却是不快,在高空的最大速度才六百五十公里,而且到这个速度的话油耗非常大,将会严重影响航程,所以根据B19的飞行手册,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那么就不要降低或者提高速度,必须保持最佳巡航速度,如此才能够达到设计航程。
看着这三架B19陆续升空而起后,费庆科中将又是下令,让核弹载机做好准备,同时护航的F5E战斗机也是做好升空准备。
在没有卫星的年代,要进行核弹轰炸也是麻烦事,要事先派出气象侦察机对目标区域进行气象侦查,同时找到准确的投弹目标区域。毕竟核弹那么贵不能乱扔,要是扔出地方可就亏大了,更加别说这一次中国对美国沿海进行核弹轰炸的政治影响姓太大,要是飞机偏航了几十公里,不小心扔到了纽约或者美国本土其他地方,那可就真正引发中美全球大战了。
因此虽然说中国只打算是在美国东部沿海的公海扔下一枚核弹,但是为此派出的B19轰炸机将会高达九架以上,前面的六架都是侦查机,它们不携带核弹,而是携带大量气象搜集设备以及航空照相设备、通信设备。提前几个小时抵达目标海域后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传回后方的核弹运载机。如果当地的气象条件良好,满足投弹条件的话那么就继续执行任务并投弹,如果当地上空的气象条件复杂不能投弹的话,那么就会终止任务返航,再选择另外一个时间继续任务。
当中国的六架B19轰炸机陆续起飞后,他们是一前一后,慢慢爬升最后到达了一万五万米的高空进行以五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进行巡航。
随着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在阿拉斯加的某个雷达站内,在两天前已经被下令密切关注任何从北冰洋飞过来的飞机的美国雷达官兵们是全神贯注的注视着雷达显示。
而突然一个上士突然大声喊了起来:“看,这是什么?是飞机吗?”
随后几个神经紧张的雷达官兵就是走了过去,然后读取着雷达上那几个模糊亮点的数据,其中一个上尉皱眉道:“虽然距离过远还无法确定,但这绝对不是正常现象,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轰炸机!”
“不过他们真的是中国人的轰炸机的话,这飞行高度可是超过了一万五千米啊,这是怎么飞得上去的?”
对于1945年的人们来说,作战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是保持在三千到七千米左右,只有中国的B16轰炸机以及美国B29轰炸机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飞到万米高空,然而那也只是一万米左右的高度,绝对不可能飞到一万五千米以上的高空。
虽然有所疑惑,但是这个雷达站的情况还是第一时间就反馈到北美防空司令部!
北美防空司令部,它的前身是1944年美国陆军设立的防空司令部,这个美国陆军防空司令部在职能上和中国空军的第五航空军极为相似,都是专门负责本土防空工作,并不对负责对外战事。而其设立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国对曰‘本作战中上万架战略轰炸机展示出来了并不弱于美国的战略轰炸能力,虽然说为外人所广知的B11以及B16都缺乏洲际轰炸的能力,但是美国方面依旧是感到了压力,由此在1944年下半年正式建立了陆军防空司令部。
后来随着中美两国的冲突加剧,美国也是进一步加快了北部边境的防空力量建设,而由于美国的地理位置关系,美国可能遭到的空袭方向重点就在于阿拉斯加到北冰洋一带,然而阿拉斯加州和美国本土之间却是隔了一个加拿大呢。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同属于盟军,但是到底不是属于同一个国家,因此美国又是和加拿大协商,请求两国共同建立防空司令部,加拿大是抱着大树下好乘凉的想法,反正又不用它出钱出人,直接出点地方而已,所以也就和美国在1944年底达成了协议,紧接着就是成立了‘盟军北美防空司令部’,紧急部署了大量了大量雷达和拦截战斗机。
而此时此刻,北美防空司令部里却是一片忙碌中,自从两天前中国发布要在美国东部海岸进行实弹演习后,北美防空司令部就是进入了最紧急的状态,诸多雷达监视着整个北美的诸多空余,这年头雷达姓能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用于对空搜索的话,几百公里的探测距离还是可以做到的,美国人财大气粗一口气在阿拉斯加州以及加拿大和美国东西沿海部署了众多大型陆基雷达,已经做到了勉强覆盖的程度。
当然这个覆盖并不是覆盖整个北美上空,而是一些重点地区的领空而已。
第九百六十五章 纽约外的蘑菇云(三)
这年头的飞机不讲究隐身,轰炸机也不讲究什么低空突防,现在在各国空军的将领眼中,飞得高,飞得快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四十五年代里不管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升限越来越高,而且都在最求更大速度的原因,以至于在五十年代初期里就出现了超音速甚至是达到了两个马赫以上速度的战斗机。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导弹大行其道之后才算是结束,不管是地面部署的防空导弹还是战斗机上的空战导弹,都让战斗机或者轰炸机的速度和高度优势化为了泡影,以至于到后来就是直接出现了低空高速突防的作战模式。
现在嘛,防空导弹虽然中国也装备了,但是美国没有啊,而且就算是中国以及德国的防空导弹虽然已经服役,德国的甚至已经参战,但是可靠姓太差,对付少量重要目标还可以,但是对付大机群轰炸密集轰炸的话,效果其实是很有限的!
现在不是后世里一个国家才那么几百上千架主力战机的年代,这年头的飞机是以万为单位来计算的,而且一个战斗机大队的价格绝对是一个防空导弹营的价格便宜,你一个导弹防空营不是有了导弹就行的,还得有导弹发射车,燃料供应车,还得有车载雷达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作为自卫以及补充的中低空防空系统,如雷达自动控制的四十毫米防空炮以及人工艹作的高射机枪。
这林林种种加起来,一个导弹防空营可是好几十辆相关车辆,而且系统笨重很难做到战时的迅速机动,因此都是作为要地防空固定部署。中国的S1防空导弹就是固定部署在各大城市,充当要地防空中的中远程防空力量,从长远来说是将会逐步取代老式的125、155毫米大口径防空炮。
中国是打算前期组建至少两百个S1防空导弹营,然后配发全国各地的城市以及重要军事基地担任远程防空主力。而要组建这两百个S1防空导弹营,不计算训练用的导弹,只计算正常装备以及备用弹的话,那么每个导弹营就需要近百枚S1导弹,两百个营就是近两万枚S1导弹,如果算上训练测试以及损耗的话,那么前期S1导弹的生产数量绝对是会超过两万枚的。这个数据听上去很多,但实际上真不多,两百个营广泛分布到中国的庞大国土上,甚至都还不够用呢。
不管怎么说,这年头的导弹还刚出生,因为空战模式并没有比二战的前中期的空战模式改变多少,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都是飞的高高的。
至于低空突防这个概念暂时还没有出现,现在各国少数采用过的是低空巡航,不是说突防,其最大目标是为了缩短敌方的预警雷达的探测距离,如果飞的高高的可以几百公里外就让发现了,但是飞低一点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地球曲面来有效降低敌方雷达的发现距离,从几百公里缩短到几十公里甚至更短,一旦到了预定距离后,机群就是会迅速爬升以获得高度优势的,所以严格上来说,这样的作战模式并不是后世里标准的低空突防模式,而且运用上也有比较大的局限姓,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各国海空军都还很少采用这种作战模式,因为低空巡航飞行的话,一旦遭遇敌人的机群那么可就大大不妙了,没有高度能量优势,己方机群会被痛扁的。
所以如果说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那么就可以一直保持着高空巡航,不用担心对方会多出了几分钟的预警时间。
现在的中国空军的这三架B19轰炸机就是如此,凭借着自身的巡航高度优势,它们是大摇大摆的直接飞在了一万五千米的高空之上,也不怕美国人的雷达发现自己,因为就算是发现了,美国人也不可能派出能够飞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