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原配嫡女》第111章


那晃来晃去连衣服都包不住的肉,就跟水母似地蠕动着,让人看着十分厌恶。
温宥娘也知道他为何被叛,不只是因在庄子上能占到的便宜要比原来替张家管的时候要多,还有当年仇氏直接让张贵的一家子老小都送到了庄子上来。
张贵见仇府势大,且仇氏又待他这般好,不被叛反倒是说不通了。
也亏得小廖氏为了这几个庄子,这些年竟还没贪上几分,这放长线钓大鱼的模式,要换现代去做生意说不准还就成了。
“身为张家奴才,最后背主投身别家。便是你有千万般的理由,那也与你的主子无关。”
温宥娘看着埋着头的张贵道:“之前的事便罢了,只是今日之后你们这一家子还是另寻它路吧!”
温宥娘从袖中将张贵的一家的卖身契拿了出来,丢在他面前道:“这是你们这一家子的卖身契,本该让你们自己拿钱来赎的,或是将你们转身卖了也成。不过咱们府上,也不差你们这点银子。以后,好自为之!”
张贵此时才知道事情严重到了哪一步。
一般卖身为奴的奴婢,千方百计的存钱赎身,这并不稀奇。等存够了钱,回家置两亩两地,或是存好了嫁妆回乡里嫁人。
可他们一家子却是张府的家生子,当年连姓氏都是张家赐下的。
如今离开了张家,连个故里都没有,杨家村也是不能再呆的,倒时候他们一家子何处能以落脚?
更别说在离开后他们一家子便是微有银钱,买了田土,难不成一家子人还能亲自下地种田?
当了这些年的庄头,张贵一家子在杨家村其实过得跟一般富户的乡绅差不多了。大的充着老爷,小的当着小郎君、小娘子。
“小的知道错了!还求主子给个机会!小的祖上三代都在张府中做事儿!张府就是小的家啊!”张贵磕着头哭着道,半点不敢去碰面前的那一叠纸。
张家四爷这才在旁边呸道:“当年怎的就没想到自己祖上三代就在张府上做事儿?这会儿倒是想着了?当张府是什么?客栈酒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连一向不怎么管这等俗事的温余卿也跟着道:“还是拿着卖身契走了罢。天下之大,何处不能为家,何必非要为奴为婢!”这话说得十分理所当然,又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张贵只顾着砰砰砰的磕头,哭着道:“求主子给条活路!求主子给条活路!求主子……”
给他一家子活路,当年背主卖身给仇府的时候怎的没想过自己一家子的活路?要是没猜错,剩下的几个庄子,恐怕小廖氏与仇氏也是这般炮制的。
想来张府亦是悲哀,这么多个庄子之下,竟没有一个忠心的奴才前去报信。
而人性?温宥娘不想多说什么,只对站在身后的两个家丁示意。
两个家丁捡着卖身纸往张贵怀里一塞,就拖着张贵就往外走,且拖得十分费力,待拖到门栏之时,张贵却是挣开脱来,转身朝着温宥娘几人冲来。
温宥娘下意识地皱眉,旁边张家四爷已起身站上前,放置在一边的刀已拿到手中,将身后的几个小辈挡住。
屋子中的气氛顿时冷凝下来,便是眼睛不怎么好用的杨家老村长,此时亦是双手紧紧握着拐杖,瞪大了眼看着张贵从门边冲了过来。
糟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好在那两家丁竟是反应了过来,急急上前两步,纵身一扑,将人扑倒在地。
随后才将人手往后一押,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根绳子,将人给捆了。
“四爷可是没事儿?”待张贵被捆好,其中一家丁忙问道。
张谨摆手,用十分厌烦的眼神看向满脸眼泪鼻涕还妄想挣扎的张贵,只伸手往外示意,“丢出去!”
就张贵这身材,别说跟谁打起来,便是只冲着人扑上去,也是能将对方压个半死。
他还真没瞧出这人竟是有这般胆量,敢对主子行凶!
☆、第77章 杨家村事毕
张贵被丢出村长家没多久,庄子上的佃农们便扛着锄头归了家。
一个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被传得人尽皆知也不过是一炷香的事情。村里来了京城的贵人,张贵去见了人,也跟着传了出去。
来人为的是什么,村子里的人基本都知晓。
租用庄子田土的人家,至少也满了十年,如何不知当初这里面的官司。
只是天高皇帝远,张府远在京城,这又是出嫁女的陪嫁庄子,后来被代表夫家的继室拿在了手中,但于他们有利,便也当作没发生过了。
神仙打架,凡人除了看热闹,顺带捡一点漏,也没别的本事。
至于跑去京城报信儿,给人送消息这种事情,连张家的管事都不管,他们这些没人出路资的难不成还去凑这个热闹。
温宥娘面对的就这如今这般状况。
村子里但凡租借了良田的每家出了一口男丁,却是一人一地儿的坐着闷不吭声。横竖这些年的便宜,他们也占了,要倒吐出来也不可能。
至于以后的田土收成怎么个交租法,还等着张家一众人划个道来,他们也才能再商讨。而商讨的结果,自然是要双方满意才行的。
庄子是别人的,可种地的是他们,要谈不满意,庄子里的良田租给了别人,他们把路一栏,水一断,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所以温宥娘压根儿就不打算说之前那十年来的烂账,只说以后,“庄稼人的日子难过,我也是知晓的。”
坐着的各家男丁户主纷纷点头,别人能体谅他们的难处那就好说了,至于别人的难处,那也不归他们管,况且他们也管不了贵人的难处。
“以往,庄子上的良田,是一亩交一半,不论年成好坏。”温宥娘道。
有年纪四十许的男人喊道:“五成也是不低了!咱们一家子只靠着那几亩地,还要交一半上去,也只年成好时刚好过活哩!”
这是担心温宥娘将庄子收成的比例调成其他人家的四比六。能吃肉的绝不吃豆腐,这让干了十年的五五分,怎么愿意再回到四六分的时候。
温宥娘听了,笑着道:“这天底下谁家都有一家子人要养,甭管他富贵还是小康,还是穷苦不堪,大家各有各的难处。本就是五五分,我也没丧尽天良到变成别人家的四六分不是?”
户主们纷纷点头,虽然心里舍不得当初那点子好处,然而庄子换了主子,能有良田种也是好的。
温宥娘扫视了坐在下面的人一圈,才继续道:“所以,咱们换个法子收租。也不知道各位满不满意那法子,我便先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以往庄子上的租子,一直是五五分,不论年成好坏。这十年的账本,我也看过。庄子上每年的产处有多少,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有数。这吃得饱吃不饱,都是看运道,看年成。只是以后呢,我想着还是先将一亩地划个数来。”
“这么多。”温宥娘比了一个数,接着说道,“每年一亩地交出这么多产出,其余的多的便是你们自个儿的。各位意下如何?”
江南城一带的产粮一向丰富,温宥娘比出那个数,在没有干旱水涝灾害之时,对佃农而言,就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因此,在座的许多人听了,纷纷点头,互相议论。
只有老村长在一边问了一句,“可若是碰着了干旱、水涝,可又是个什么样的分法?”
按照往年的交租法,每逢干旱、水涝之年,庄子是要减租的,以显主子的仁慈,也免伤天合。
不过要换成温宥娘的交租法,这就是得寸进尺了。
温宥娘看了一眼老村长,只慢悠悠道:“说到洪涝、干旱这等灾害,不知江南城一带,多少年才得遭遇一回?”
老村长张口便要说,便被温宥娘打断了,道:“若是我没记错,在江南城周围一带,旱涝勉强算是五年一回罢?”
老头只得点头,就自他出身到现在,这几十年的旱涝,平均下来,确实是五年一回。
温宥娘见他点头了便继续道:“旱涝,就是水灾。可张府的这庄子,除了不远处有一条山涧水之外,并不像江南城周边那一圈子,因有河道常被堵塞、垮提,这洪涝要从哪说着走?”
“再来说旱灾。”温宥娘顿了顿,“庄子自山涧引水入庄子,山涧至少百年不曾断流。这干旱又从哪来?”
无非是见着江南城周围被水淹了一些,庄头为了占便宜就谎报灾情,与佃农互相勾结罢了。
有年轻一点沉不住气的,闻言起身道:“郎君是富贵出身,又哪知道田地之事!连庄子都没去过,哪里知晓清楚!竟这般胡说八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