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第120章


“到底有没有这事呀!”李照弟心痒难耐的叫道。只得到一下重重的关门声。
陶小霜关上门,只见客堂间里热闹腾腾——采秀带了两个玩得好的同学回家,迎国和迎泰则正满屋子乱窜。她准备关在小卧室里看书,闷是闷了点,可是好歹清净。
采红正和徐阿婆一起摘菜,突然就问:“小霜姐,你真的……和人在学校里打赌,输了就要请很多人吃饭?”
“是有人非要和我打赌”,陶小霜说着看向有些担心的徐阿婆,笑着保证道:“外婆,你放心,我还是有些把握的;再说,真要是不小心输了,大不了请吃一顿食堂呗,没什么的!”
这事的关键不在比潘燕考得好,而在于陶小霜不能考得太差——毕竟在旁人眼里潘燕是高中生,陶小霜是初中生,而高中生肯定是比初中生强的。所以陶小霜觉得潘燕的压力比自己大多了,因为她要赢得有面子就一定要比自己考得好,还要好很多才行。而自己只要考出一个高分就可以了,赢不赢其实不太重要。
徐阿婆看外孙女笑得毫无勉强的样子,就放心了,点头道:“那你进去看书吧!”
“好的呀”,陶小霜就进去了。
很快,一簸箕的小白菜就摘好了,采红站起身道:“阿婆,我要去一下厕所,你先下去吧!”
采红进了小卫生间,边脱裤子边纳闷:看样子陶小霜好像真的不在意打赌的事……可是怎么会呢,她铁定会输的呀?
坐在马桶上,采红咬着指甲直琢磨,怎么也想不通,一不小心,指甲咬秃不说,血都出来了。
“呸呸!”她连着唾沫一起把一嘴的指甲屑吐在了地上,算了,寻思这些干嘛,现在最要紧的是让自己留在上海留在同寿里。想到这里,她赶紧撒了尿,舀水冲了马桶,然后提上裤子跑下了楼,“阿婆,我来做饭,你歇着好伐?”
……
迷雾镇,巡夜人小屋。
陶小霜坐着人肉沙发问:“怎么样?”
作人肉沙发的孙齐圣回:“不止华一,今年所有的名额华师大都会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
“为什么?”陶小霜又问。
“两个月前有人在华师大的校门口贴了大字报,把华师大管进修这块的主任给扳倒了。新主任一上台就提出这一次用考试来选人。”
“原来是这样。”
“那个主任说他会带人亲自出题,只出一张卷子,但考试范围很广,据说和以往的高考差不多。”
“一张卷子当高考?”陶小霜想了想说,“那一科考不了几道题了。”
“嗯,所以你完全用不着这么使劲的看书”,孙齐圣说,“这种考法就是在考知识储备,临时抱佛脚估计一道题都遇不上。”
陶小霜给了他一肘子,“不准给我泄气,哪怕只遇上一道我不会的,那也是赚了!”
孙齐圣奇了,“你不是早立于不败之地了吗?”
“我说的又不是打赌的事,是考华师大的事,上大学可是我两辈子的梦想!”说完陶小霜一撑孙齐圣的胳膊,站了起来,“你自己去巡夜吧,我要继续做题。”
孙齐圣叹了口气也站了起来,“那我走了……”
陶小霜感觉他有些失落,就想自己是不是有些冷落孙齐圣了,就踮起脚尖在他的嘴角边啾了一下,“这是奖励你今天去了华师大。”
孙齐圣原本在忧心陶小霜的发育问题,却突然天降惊喜,他舔舔嘴唇,“小霜,华师大那边我明天还会去的,所以……能不能预支一个啾啾?”他低头目光灼灼的看向陶小霜。
“……”陶小霜一指拱门,“小赤佬,快去巡夜!”
作者有话要说: 没话可说的一章。
第104章 缘由
程谷余才回发电厂上了两天的班,就接到了上海的电报:速回上海商量去留!
把电报条子交给他的时候,那邮递员的嘴里啧啧有声,“程哥,这是家里有急事吧!”
程谷余尴尬的一笑,“哪有的事!做老大的,离得再远,家里也离不开的。”
“是这么回事……”邮递员点点头,心里却一点都没信。电报可是按字数算钱的,一个字就是6毛钱,足抵一斤肉钱了,哪家没个急事会乱发电报,写信可便宜多了,一张3毛的邮票就完事。而且看看这电报——要是真不急,完全可以发个‘回上海商量’,省了三个字不说,还少一个标点符号。要知道标点符号那也是6毛一个的!
程谷余自然不知道邮递员的心思,他心里熬油似的,好容易熬到了下班,赶紧就跑回了家。张娟刚给女儿寄了一包的衣服鞋被,才回家,见了这电报,脸色立时沉了下来,“谷余,你说这是二弟的意思还是……妈的意思?”
“肯定是妈的意思。谷华不会和我计较这些的!”程谷余心里有数。
张娟点点头,她也觉得是,转念又想到刚才寄出的包裹,脸色更差了,埋怨道:“你怎么不早点回来,刚才我寄那一包东西,邮费都花了2块。”早知道要去上海,就直接带过去得了!
程谷余也心疼那2块钱,他干一天也才2块3,“我才回厂里,正在风口浪尖上,哪里敢请假早退!别扯这些没用的,是你回一趟上海,还是我回去一趟?”
“当然是你!”张娟才不要回去看婆婆的脸色,“你是亲儿子亲哥哥,好说话好求人,我一个做媳妇的,口都不好张。”
“我就好张口了?”程谷余的眉间都皱起个疙瘩,“你觉得我一个大老爷们要把你们女人的那些盘算说出口是那么容易的事呀?”
张娟眉毛一竖,“看不起女人的盘算,那你就去上海把女儿接回来呀!”
“你!你就是妇人之见!要不是你说的那些话,采红能跳火车!”说着程谷余忍不住伸指凌空戳了戳张娟的脸。
“现在都是我的错了!程谷余,你有本事就朝这里来,假模假式的算什么?”张娟把自己的半边脸伸到程谷余的眼前,“你就照这打,大不了我再住半个月的医院!”张娟妇科上一直有炎症,这次被乡办的人一逼,就又犯了,在医院里吊了半个月的水,才刚出院。
被老婆的动作顶到了,程谷余只能把身子后仰,他仰着头看着张娟浮肿蜡黄的脸,心里也不好受,就握着她的肩头说:“阿娟,你别生气好伐,我去上海就是了。”
见丈夫服了软,张娟堵着胸口的那口气也就散了一半,另一半要散得等确定女儿能留在上海之后,“她爸,那个割胶场采红是绝不能回去的,回去了哪有她的好果子吃。所以不管妈和谷华怎么说,你都得咬死了——采红一定得留在上海!”
程谷余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张娟又道:“还有那事,你也得和妈好好说一说。”
程谷余苦着脸,“我真不好开口,要不你写封信,我带回上海去得了。”
张娟翻了个白眼,“有什么不好开口的,不就是提前两年的事吗?哪家姑娘不嫁人?”说完她拿出纸笔,飞快的写了封信,“拿着,到时念给你妈听。”然后她站起来,转身去开身后的柜子,“既然采红的行李都寄走了,那也就方便了,先收拾一下你的东西,再做晚饭,等吃完了你就出发。明天我再去厂里给你请假。”
“先走再请假,粮票怎么办?”没有全国粮票出了安徽就只能饿肚子了。
“我等会就去找厂办的老钱借。”张娟笑着说:“前两天,她才来医院看过我,她家大女儿也分得老远,现在和我们家是同病相怜,肯定会借我的。”
于是,夫妻俩就忙了起来,男的在家做饭收拾东西,女的则出门商借粮票。吃饭时,夫妻俩才坐下来细细的商量了一会。饭后,程谷余就背着行李赶去了县城里唯一的那个汽车站。
1970年,安徽可没有直达上海的火车,程谷余先坐车去了芜湖,然后在芜湖上了去南京的火车,一天一夜后他才在南京坐上了去上海的慢车。
离开县城的第三天下午,程谷余才拎着包出现在徐阿婆的面前。
“妈,你怎么……”
自从女儿采红做了知青,程谷余就没回过上海,这一见面,他就被一年多没见的老母亲吓了一跳。只见徐阿婆腰杆挺直的站在门边,眼睛有神,脸色红润,虽然头发还是花白的,但是看着就很有精神,简直像是倒着长了两年,“妈,你……你看着可真好!”程谷余语带哽咽。
“进来吧。”徐阿婆脸上先是一喜,然后就沉了下来。
这是个星期日,连光华厂都恰巧放了一天的厂假,所以一家人正好都在。这时,陶小霜正关在小卧室里看书,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