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宠女总编》第10章


的真像并予以解决。比如说,为何突然在一座城市中多出这么多的乞丐,他们来自哪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得不依靠行乞的方式来生存?我希望你的报道出来以后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明白吗?”李大伟说:“记者最重要的武器是什么?是自己手中的这支笔。现在只有你能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才能证明你的能力,更是说服别人证明你不是抄袭者的有力证据,其他的方式都不是上上之策,明白吗?”说话间,李大伟将目光瞄向了赵寒梅正在浏览的那份武尚君发给她的邮件上。
看似接受下来这份处分,停职一个月是在逃避时下里的种种流言,实际上却是卧薪尝胆,筹谋大事,这比武尚君的主意无疑高出了许多段位。赵寒梅不得不佩服李大伟的手段,赶紧应承了下来。
而他临走前同寒梅说了一句话,让寒梅思索良久。他说:记住了寒梅,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都有个缘由。你要想弄明白所有的事情,就先得学会保护好自己。
是啊,保护好自己,可是如何保护?只能用别人做自己的保护盾。寒梅从来没有害过人,却屡屡被人误解、陷害,甚至差点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此时的寒梅依旧能保持住心中的那份善良吗?“不,我不要做别人的垫脚石,我要成为人上人,我要将别人踩在脚下。”此时的寒梅心中尽是愤怒的呐喊声,迟迟的回答了李大伟的那个“你愿意成为别人的垫脚石吗?”这个问题。
☆、第九章:调查乞丐帮(上)
寒梅决定按李大伟的计划一一照办,但她没有忘记武尚君给予的帮助,只是和武尚君说自己有些累了不想参与这些纷争,正好趁着停职一个月在家先休息几天。
赵寒梅的话都这么说了,武尚君也不能再提其他的建议,反倒是觉得自己没有在关键的时间帮上她有点对不住。“不知道这件事会给这个女孩带来怎样的影响。”武尚君暗自想着。
单位给的处分要求寒梅停职、写检查,都不是难办的事,唯独卧底调查乞丐帮让寒梅着实头疼。
想要调查行乞者,谈何容易?先不说这些人都是来自外地,语言不通,单是他们那种警惕性就足以让脸皮薄的赵寒梅退避三舍了。
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记者这个职业。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但却“有幸”被戴上“高危职业”的帽子,在十大危险职业中位居第三,仅次于矿工和警察。不少记者因为卧底调查屡屡身居险境,甚至被打也是常有的事。而李大伟给赵寒梅安排的这个采访任务无疑是件颇有危险性的卧底调查。
乞讨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每天卑微的期待路人的施舍但却很难接近。而更让人头疼的是,现在社会上的行乞者也有真假,更有一些犯罪团伙利用各种残忍的手段将健康幼童、成人伤害致残并逼迫其乞讨。对于赵寒梅来说,想要调查清楚这个乞丐帮的真相,必须要先弄清楚以上的几种可能性。如果是真的行乞者,赵寒梅或许可以从中挖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果是那种“开着宝马上班”的职业行乞者,赵寒梅也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报道,最关键是前两种都不具太高的危险性。但如果是最后一种,带有犯罪性质的组织行乞的团伙,对于赵寒梅这样的女性新闻工作者来说,卧底调查,无疑危险重重。这样的调查,李大伟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危险性吗?难道只是为了帮助寒梅度过眼前被误解抄袭的难关?
对于寒梅来说,这样的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放过了,就有可能永远都遇不到,况且用李大伟的理论来说,只有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才是解脱目前困境的上上之策。
为摆脱困境,为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倔强的赵寒梅使劲跺了跺脚给自己鼓劲,对自己说:赵寒梅,你是可以的。
想要接触乞丐这群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好在报社给了她一个月的“假期”在家反省,这令她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接近这群看似有组织的乞丐帮。
要接触这群乞丐,赵寒梅从外形到心理都要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首先,赵寒梅必须要改变一下自己现有的外在形象。赵寒梅本就是个美人胚子,一张鹅蛋脸不施胭粉却精致无比。参加工作之后有了固定收入,她的着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越来越有女人味,俨然一个精明能干的城市白领。这样的赵寒梅如何能接近乞丐呢?只会加深他们之间的距离感。于是,赵寒梅从箱子底翻出来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旧衣服。并将原本拉直的一头长发用黑皮筋扎成了一个简单的马尾辫,让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赵寒梅还需要突破自己的心里障碍。她对于脏兮兮的乞丐其实还是有一点歧视的,因为爱干净的寒梅总是觉得他们身上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心理上是不愿意和他们近距离接触的。再就是寒梅并不认同他们行乞这种求生存的方式,即便是捡个塑料瓶子也靠着卖破烂换得一毛钱的收入,为何要低三下四的乞讨呢?赵寒梅知道,自己的这种心理不仅不能帮助她了解这些行乞者,更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赵寒梅努力转换自己的思维。赵寒梅同样是穷苦人家出身,一到冬天的时候家中那四间破烂的平房也是同样无法洗澡的。赵寒梅也是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在城市中还有太阳能、暖气这样的东西,可以让人们在冬天也能洗上热气腾腾的热水澡。至于他们为何要选择这种方式行乞,自己不就是为了调查这事来的吗?更不用纠结了。
在赵寒梅自认为所有需要克服困难的地方都想到了的时候,便开始了主动出击,希望能够找到点滴线索。可是,这帮行乞者的难以接近令赵寒梅的第一次出击便铩羽而归。
因为,赵寒梅根本就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话。
比如赵寒梅第一次向一位在商场门口蹲守的爷爷问话:爷爷,您觉得咱们海城人咋样?
老人只是用狐疑的目光看了她一眼,说了一个字,寒梅听着像是个“nao”的发音:(孬)
第二次,寒梅鼓足了勇气问一位走起路来有点坡脚的人,说:“您的脚受伤了吗,怎么走起路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啊?”
对方用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用生硬的普通话回应她:“关你屁事”,接着边和同伴用极快的方言交流起来,眼睛还时不时望向赵寒梅,看得赵寒梅一阵阵的头皮发麻。
赵寒梅甚至在市区几处颇为热闹的地方多次慷慨解囊,想与他们多攀谈几句,但都被对方的方言给难住了。“说的太快”是赵寒梅唯一的感受。一次问太多的话,又唯恐引起对方的怀疑,只能彼此之间打打手势进行交流,但是人家忙着要钱呢,哪有那么多的闲空陪你“聊天”?
几次碰壁,让赵寒梅不敢轻举妄动了,她只好每天辗转在不同的地方观察着每一位行乞者,希望从中找出相对好说话的人来。
接连七八天,赵寒梅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希望了,有点泄气,心里也开始埋怨起李大伟这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什么样的采访啊。不过再一想,如果是好采写的调查早就被别人抢先了,哪里还能轮得到自己?再者说了,不费力气得来的稿件肯定也没有什么轰动效应,反倒是掩盖不住抄袭事件带来的影响了。想到这里,赵寒梅就又有了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屡败屡战的坚持下,她终于在自己所居住小区不远处的一座过街天桥上找到了一位长相颇为和善的老奶奶,这位奶奶每天早晨6点左右就会带着孙女开始沿街乞讨。更让寒梅欣喜的是,老奶奶还会说几句普通话,时不时的与给她善款的人说声“谢谢”、“好人好报”之类的话语。赵寒梅也注意到了奶奶她们与别的行乞者不同的地方:虽然头发很乱,衣服很破、手脚很瘦,但是都不脏,
“就是她们了,突破口一定要在她们身上打开。”眼见着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半,赵寒梅能不着急吗?遇到了这对祖孙,让赵寒梅重新找到了希望。
该如何接近?赵寒梅觉得也得讲究个策略。女性本就有让人亲近的优势,而夸奖别人的孩子往往能获得双倍的效果。穿着单薄的下小女孩偎依在奶奶的怀中,她的眼中总是流露出害怕的神情让寒梅觉得格外惹人心疼。于是,凭借着自己是女人的这份优势,决定先从接触小孙女开始。
“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这个蝴蝶结给你戴好不好?”赵寒梅在掏出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