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第485章


讲了。”
崇祯略微了顿了顿,露出沉吟之色,紧接着问道:“那么,朕想问问,以大明日报今时今日的舆论控制能力,能否改变现在这种情况?能否让百姓理解朝廷妇人良苦用心?”
黄宗羲的神情很凝重,表现的很是沉稳,并未立即作出回应,而是面露思索之色,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当然知道一点,关于民间与官场的争论点,无非是会不会加赋加税,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本是一个很好解决的事情,以皇上今时今日的威望,百姓对皇上的拥护程度,只要皇上下一道圣旨,通传天下,声明不会加赋,就能够解决问题。
然而,黄宗羲却也很清楚,皇上不能这样做。
毕竟,撇开南方不讲,北方的灾情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是连年发生,尤其是西北方,陕西等地,更是重灾区,根据当地的情况,朝廷才予以了一定的减免赋税,以便老百姓能够渡过灾年。
因此,一旦灾情有所减缓,亦或是不再发生,朝廷一定会上调赋税,恢复原来的水平,如果现在来了这么一道旨意,不就等于坐蜡了吗?
更何况,朝廷如今的赋税水平,已经持续了太久,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不断地增加,自然而然地,赋税当然也会有所增加。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不适合颁发这样的圣旨,去解决问题。
话语虽多,却只是在黄宗羲和崇祯的一闪即过,时间刚过去不过寥寥几个呼吸。
“皇上,关于这件事情,恐怕不好解决。”
黄宗羲先是语气沉重地来了这么一句话,显得有一些突兀,这才缓缓正面回答崇祯的问题,神情并不太好。
“皇上,以大明日报今时今日的能力,在两京十三布政司,虽然都有一个分报社,恐怕还无法引导这种舆论形势,开导百姓的不理解。”
“而且,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大明日报的舆论的读者,十之**都是读书人,先不说老百姓不会买报纸,就算是买,就算报纸的内容日趋白话文,恐怕他们也看不懂,认不得,更何谈开解他们呢?”
“毕竟,总不可能,每天都派人给老百姓读报纸吧?就算是这样做,也不可能将老百姓每天都能聚在一起,听人念报纸吧?”
黄宗羲的话语说得很中肯,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面,崇祯也明白这些,更无法反驳什么了。
同时,他的心里也知道,先不说当今的文化普及率很低,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单单是报纸的有偿性,都使得老百姓望而却步,不可能养成看报纸的习惯。
这一刻,崇祯也意识到,自己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远不是大明日报的连续报道,可以引导天下的舆论,就能够解决问题得了的。
与以前的情况不同,行政区的划分,更加的偏向于中性,不能立马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并不是直接关乎到他们的直接利益,就算是有,短期之内,也是负面的。
何况,还是在诸多的后续政策没有铺展开来,新的吏制制度等同于搁置下来的这种情况。
最为关键的是,以前的事情,之所以能够引导社会的舆论,之所以可以给特定对象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一来,是社会长期存在的弊病,长久的不公平,老百姓的深恶痛绝,再经过可以引导,自然可以掀起轩然dà bō,制造巨大的舆论声浪。
二来嘛,那些事情都是短期报道,制造短期舆论就成,而现在的这种情况完全不同,需要长期的疏导。
一时间,场面变得有一些僵硬了起来,两人谁也没有再言语,相继保持了缄默。
“皇上,末将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对不对?能不能解决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和黄宗羲都感觉束手无策之时,冷晓磊忽然开口了,打破了这种寂静,看到两人投过来的目光,尤其是崇祯那带着笑意的鼓励眼神,虽然言语,意思却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这种注视之下,被人直勾勾地盯着,冷晓磊反而有一些紧张了,更是暗暗咽了一下口水,略微轻咳了一下,这才带着轻微的颤音,缓缓开口了。
“皇上,关于这件事情,会不会将官员的薪俸全都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本就他们的主观臆测,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若无事实根据,没有亲身经历,若是自己想不通,外人根本就无法开解。”
“更何况,莫说皇上没有这个意思,就算是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衙门的存在,本就方便了百姓的伸冤,告状打官司,维持了天下的稳定和秩序,等等,老百姓本就该缴纳赋税。否则的话,朝廷又如何运转?他们又如何安享太平,好好的过日子?”
听到这里,崇祯微微蹙眉,却未多说什么,黄宗羲虽然没有神情的波动,但心里却有一些疑惑,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人不知?这可不是解决之策,也不是皇上想要的答案,难道冷晓磊自持受宠,就昏了头,自以为是了不成?
就在两人心存置疑之时,冷晓磊的语气一变,随之转移了话题。
“皇上,末将记得,将天下划分为二十个行省之后,将会在其中的一个行省推行吏制改革,实行新的吏制制度,新的吏制制度,老百姓将会拥有更多的权力,很难再受到贪官污吏的欺压,就算受到了欺压,亦或是被冤枉了,将会拥有更多的上告途径。。。。。。”
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弃待遇
渐渐地,随着冷晓磊由浅入深的讲述,一环紧扣着一环,两人终于知道了冷晓磊的想法是什么,听着听着,崇祯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起来,黄宗羲的脸上也闪烁着不一样的神采。
此刻,那种置疑的神情,早就消失不见了,就连气氛也变得热络了许多。
以吏制改革为契机,借助大明日报这一媒体,这一引导舆论的属性,宣扬新吏制制度的种种好处,而行政区的重新划分,就是为了推行新的吏制制度做准备。
不难想象,一旦这种声音蔓延至天下,老百姓这种冷淡的态度,这种抵触的情绪,绝对会冰消瓦解,瞬间消失不见,变得欢迎至极,乐见其成。
至于中间的这个过程,自然没有问题,以崇祯如今的威望,在老百姓中的拥护程度,再加上对军队的控制能力,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绝对可以支撑到新吏制制度的初见成效,在天下引起的热烈反响。
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半年,刚刚有所平静的京城内,再次风起云涌了起来,波澜阵阵,暗流涌动,再次出现了新的热门话题。
“听说了没有?就在半个月之前,锦衣卫查抄了蜀王府,蜀王连同家人,都被押解到京城,现在正在途中呢~”
“真的假的,那可是天下藩王中最为富庶的一个,藩地每年的收入,绝对不会比朝廷的财政收入少多少,究竟是什么罪名,居然还被削去了爵位?”
“嘿嘿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有传言讲,是私开金银矿,扰乱了什么市场之类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最为关键的是,也是和咱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是,朝廷查抄了蜀王府,没收了全部的财产,国库绝对充盈不少,这也就意味着,朝廷这一年不会再增加咱们小老百姓的赋税了,因为官员急剧增加的事情。”
渐渐地,民间顿时就兴奋了起来,尤其是京城以及周遭,开始热络的讨论起这件事情,而在京城的一些府第之中,商讨和关注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驸马,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啊?居然还搞得这么隆重,这么神神秘秘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有什么别有居心的图谋呢?”
书房之中,宁德公主朱徽妍端坐于一旁,笑意盈盈的看着书案前的驸马刘有福,打趣的言语之中,又蕴含着丝丝的疑惑之色,而后者的神情却是非常的郑重。
“公主,你有没有想过,主动放弃现在的待遇啊?”
“放——弃——”
朱徽妍将两个字的尾音拉得很长,脸上的疑惑之意也愈发的浓郁,进而又问道:“驸马,你把话说得清楚一些,别这么云山雾绕的,究竟是放弃什么?”
呼——
刘有福暗暗长吐了一口气浊气,让自己紧张的内心放松下来,略微平复了下情绪,沉吟了一下,片刻之后,这才缓缓开口,结果却是答非所问。
“公主,永乐公主和巩驸马他们不仅放弃了一半的公主应有待遇,除了保持封号以外,还主动放弃了所有朝廷皇族补贴,否则的话,巩驸马也不会有今时今日的锦绣前程,深受皇上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