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605》第438章


邓骘可能曾经相信过奇迹,但是他绝不相信,奇迹不可能在他和任尚身上出现了。回头看看,前线输了战争,西北各郡人心惶惶,物价大涨。百姓吃不起饭,死人接连不断,后勤粮食也一时无法送到前线。
这时,一封急电改变了邓骘的困境,让他犹如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三、囚徒困境
有时候,人生就像是爬楼,有人哄你上了高楼,则在底下把梯子抽掉走人,让你在上面干跳脚。然而邓骘被困于高楼,怨不得别人,是他自己架着梯子上来的,羌人却防不胜防的要烧他梯子,要怪只能怪时运不济。
邓骘还没有彻底绝望。正在他犯愁的时候,他看见有人抱着梯子,正在朝他的方向赶来了。人是邓太后派来的,但梯子是别人送的。送邓骘下台阶梯子的人,名唤庞参,时为工程部一主管,河南人。
须不知,庞参这一回也挺不容易。他因为被指控犯罪坐牢,刚刚才出监狱。蹲牢的时候,庞参人在牢房里呆着,可心则没闲着,他眼观八方,四听四方,消息灵通得很。他通过儿子,把他一封奏书,送到了洛阳城。
庞参以非专业人士,替邓骘提出了专业撤退的安全路线。他的奏书是这样写的:西凉兵荒马乱,兵灾天灾一道起哄,粮道难继,与其在那里跟羌人拼命,不如先撤一步,让征西校尉任尚屯守凉州。停止征税,停止征兵,给农民种田养地的时间。这样,不出几年,只要汉军元气恢复,羌人元气大伤,即可迅速出击,消灭羌人。
先不管这建议有没有漏洞,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对邓骘有利。
把危险留给别人,把安全留给自己,邓太后严重同意庞参意见。惊喜之下,叫人唤来庞参,人家则告诉她,庞参想来都来不了啦,因为正被关在监狱里。
一股莫名的忧伤,掠过邓太后的发际。她马上下了一道诏,把囚徒庞参提拔为谒者,命令他马上起程,赶往前线督导三军。有了庞参奏书作为理论论据,紧接着,邓太后又下一道诏,命令邓骘回京。
这下子看明白了吧,邓太后派庞参出去,就是以替补球员换邓骘主力下场的。
有时想想,人生有一好老爹,都不如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妹妹好使。窦宪如此,邓骘更是如此。邓骘在前线被打得就差没哭天叫娘了,可回到洛阳,却受到了非常态的接待。
洛阳城外,没有小学生列队欢迎,没有中国特色的扭秧歌,也没有气球满天飞的热闹场面。在那里,只有满朝严肃认真等待的文武高官,甚至亲王,公主,全都出来迎接了。
更让邓骘想不到的是,邓太后不但给他准备了热水澡,新衣服,还送给他一顶漂亮的新帽子。这帽子的名字,就叫大将军。
人生如此,何憾之有。杀敌不容易,我活着回来就容易吗?在那一刻,邓骘被羌人追杀的耻辱全都烟消云散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以战败之功,竟然还能顺风顺水的爬到权力的顶峰。只能说,老天真是太疯狂了。
可汉朝人没想到,更疯狂的事还在后头。邓骘回京的第二年,即公元109年,春天三月。汉朝发生了史无仅有的大饥饿,犹如风暴席卷天下,首都洛阳城也被殃及到了。
有着三百来年历史的光荣而骄傲的汉朝,此时却上演了一幕人间残剧。因为没饭吃,大家都互相换人煮着吃。首都人相食,自刘邦立国以来,这是头一回。
此情此景,终于让我们再次相信了一句古老的话——老天欲灭谁,先让谁疯狂。
面对着接连而来的天灾人祸,汉朝上下,包括邓太后在内,全都手足无措。汉朝三公及部长们,集体跑到宫门前请罪。邓太后挥一挥衣袖,很伤感地说道,如果你们有罪,我也有过,大家都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吧。
邓太后反省的结果,就是不能乱花钱了。于是,她下诏废除宫廷很多不必要的花销,节假日什么游园活动,宫廷乐队等等,全都撤了。省一点是一点,生活水平降低了也没关系,关键是只要国家还在,权力还在,就不怕明天没饭吃。
邓太后在反省,老哥邓骘也在反省。说实在,他头上戴着这个大将军的光环,心里实在虚得很。他现在指望的,就是驻守前线的任尚能够撑住,替他把面子挣回来。
很不幸的是,任尚非但没有替邓骘挣回面子,反而将他的面子全都赔光了。任尚死命苦撑,还是顶不住羌人车轮式的进攻,火速向中央请求撤退。
听到这个消息时,邓骘抑郁得都想撞墙了。
想想看,庞参给他画的蓝图多好呀。只要任尚能守住前线,让运粮的民夫都回家种地,有了庄稼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咱就有得吃的了,无论多大的战争咱都不怕。现在可好了,任尚守不住,民夫们也种不了庄稼,土地全被荒废了。
邓骘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多好的理念,都不如一个靠谱的执行官。他碰上任尚这等下三烂货色,是汉朝之不幸,还是他之幸呢?他心里真的糊涂了。
不久,汉朝中央批准任尚撤退,命令他驻守旧京都长安。这是汉朝的底线,如果连长安都守不住,汉朝集体都得喝西北风去了。汉朝何去何从,未来何去何从?睁眼闭眼,都是羌人之乱,大将军邓骘的心全乱了。
庞参,字仲达。这不是一个神奇的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复合型人才。
出来混,机会固然重要,贵人更不可少。当年,庞参初出道,在郡里做事时,天下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来,顶头上司河南郡太守跟他聊了一翻,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即拜他为左校令。
左校令,隶属工程部。工程部分有左校令,右校令,各负责主管一个劳工营。
前面说过,因为工作上的事,庞参被指控犯法,被打进监狱去了。事实上,庞参能被邓太后从监狱里提拔出来,不仅是因为他替邓骘设计了一套安全撤退方案。另外一个贵人,在其背后在背后助力推了一掌,对他来说,同样重要。
无独有偶,当庞参叫儿子替他给邓太后上书时,一封推荐庞参的奏书,也送到了邓太后手里。
推荐庞参的人,是御史中丞樊准。樊准和庞参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私交?没人知道。如果没有私交,怎么俩人的奏书,这么巧的同时送到邓太后那里呢?
排除偶然可能,只能说这是庞参和樊准联手策划的好戏。
然而现在对邓骘来说,庞参政治经历多么传奇,对他都无关重要。他最想的是,有一个优秀的能够独挡一面的消防队员,替他解决燃眉之急。毫不疑问,能够让他摆脱眼前困境的,非庞参莫属。
没有邓骘的失败,就不会有庞参的今天。邓骘的事,就是庞参的事。就在这时,庞参给邓骘送来了一套方案,并且详细的简述了他的思路。
庞参这样告诉邓骘:过去,我曾经建议中央放弃西域,西州士大夫还要笑我。事实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如果我们过去不贪那些不毛之地,怎么会惹火烧身,弄到今天天下不安呢?现在,凉州边郡已破败不堪,民不聊生。而长安三辅之地,地广人稀,可以把边郡居民强制迁到三辅,这样可让百姓休而息之,可谓是善之大善啊。
邓骘好像听明白了,今天下汉朝兵乏民困,与其坐被羌人困于凉州边郡,不如一放了之。就好像当初放弃西域一样,道理是一个样的。
邓骘想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是,仅仅为了求得安逸,而放弃凉州,似乎说得不过去。必须找一个坚实的借口,将汉朝众卿的嘴堵住。不然,他们就会像泼妇一样,跑到宫里来骂大街。
征伐无术,但要找借点这点技术,邓骘还是可以的。因为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有一个很好的借口。这就是,南匈奴叛变了。
南匈奴叛变,这对汉朝来说,无亚于超级地震。要知道,自西汉美女昭君出塞以来,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可是亲如手足的。后来王莽当了皇帝后,降低了他们待遇才造反的。刘秀立国以后,南匈奴又投奔大哥来了,双方和好如初。
想想,东汉这些年来,替南匈奴做的也不少了。汉朝对他们给吃的送穿的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还免费保护他们,免于北匈奴骚扰。为此,窦宪还不辞辛苦,将南匈奴的死敌几乎消灭。
现在好了,照顾你好了,大哥有难了,小弟就翻脸不认人了。
或许,邓骘对这事想不通。事实上,之前早就有人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了。当年,窦宪要征伐北匈奴时,袁安就极力反对。他认为,北匈奴和南匈奴,俩兄弟互相打来打去,对汉朝有利,一旦消灭北匈奴,南匈奴消除威胁,就会迅速崛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