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嫁》第53章


徐公抬起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朝堂上的贵族们已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他们不是傻子,他们都从这战报中听出了一些什么东西。
徐公将铜杖敲了敲地面,人们安静下来,内心的不安却好像浮到了朝堂之上,凝入了微凉的空气。
“那么,”徐公顿了顿,“世子如今已同易将军会合了,是也不是?”
那几个校官都不说话了。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尴尬的表情里隐忍着悲痛。
俄而,他们一齐跪了下来,叩头嘶喊道:“世子、世子已阵亡了,主君!世子没能进得涣城,易将军找到他时,他已经——”
像是永恒一样的沉默。
极冷的秋日的早晨,密云不雨,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连呼吸都忘了。寒风吹到这高处上来,依稀还带着半月之前的火焰气味,几缕纤尘一样的灰烬在虚无中飘飞,永没有着落的时候。
他们赢了,可他们失去了世子,还不如是败了。
徐公安静了很久。
好像只是这一瞬之间,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皱纹深深地凿下,眼神里再也没有了光亮。
可是这偌大徐国,已只剩下他,这一个老人了。
“主君,”那个校官膝行着往前挪了一步,声音在发颤,“世子的灵柩就在城外,您看……”
***
柳斜桥平定了岑都的内乱,却仍旧不能在朝会上露面,回到了鸣霜苑里去,仍旧是做那个世人口中不齿的赘婿。
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拯救了岑都,也可能所有人都知道,只是他们宁愿选择遗忘。
因为他不是徐国人。
仲秋里冷意袭人,粼粼流水之上落叶漂浮,闪动着微凉的光点。拨浪鼓摇动的节奏清脆地响着,伴随以婴孩吱吱呀呀的声音,像是在笑似的。
柳斜桥抱着孩子坐在秋风袅袅的庭院中,旁边的乳母程氏拿着拨浪鼓逗孩子,孩子双手都从襁褓里伸出来,咿呀叫着去抓那拨浪鼓,乳母便将手抬高了,孩子抓不到,眼巴巴地看着,嘴巴一扁,眼见就要哭出来——
“呜——哇!”
这一声哭得是气出丹田、惊天动地,柳斜桥哭笑不得,连连拍哄着孩子,一边对程氏无可奈何道:“便将玩意儿给他吧。”
程氏是个颇有经验的乳娘,闻言却道:“这可不行,驸马,孩子哭一哭是好事儿,可不能娇惯了。这时候他要什么您都给他,待他长大了,您给不了他了,可怎么办?”
柳斜桥笑道:“我总是应该把他想要的都给他的,这有什么错?”
程氏道:“人说慈母多败儿,驸马,这可是徐国的王孙……”
柳斜桥的脸色微微暗淡了一些,旋而又笑起来,因为怀中的孩子看到了自己。他低下头,将鼻梁轻轻蹭着孩子的鼻子,嘴唇在他脸上点了点,笑着唤他名字:“阿肇?阿肇,阿肇,阿肇……”
才一个多月大的孩子,哪里听得懂话,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回应,但此刻却怔怔地收了哭声,好像竟忘了那只拨浪鼓,只是呆愣愣地与他的父亲对视。
“这双眼睛像公主。”程氏在一旁由衷地道,“黑得透亮,真好看。”
柳斜桥的眼中泛起欢悦的笑影,“是啊。”
只要是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着的人,都会感觉到力量的吧。
程氏打量这父子俩一会儿,又道:“但鼻梁像驸马,很直,显是个坚韧不拔的性子呢。还有这眉毛,皱起来的时候,真同驸马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柳斜桥一边听着,一边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怀中的孩子。真是个神奇的小东西,自己可以一整天都盯着他瞧,也绝不会厌倦。只要一想到这是自己和阿敛的孩子,就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莫名其妙地激动起来。
柳斜桥想,他真愿意付出所有,只为了让这个小东西一辈子快乐无忧。
“驸马您真疼他。”程氏感叹道,“小孩子是有感觉的,您疼他,他就同您亲一些,您看他现在,见天儿只爱缠着您……”
柳斜桥笑道:“那只是公主太忙了,公主又何尝不疼他?”
“您说的是。”程氏躬身笑着,伸手去逗孩子,“待公主忙完东边的战事,你们一家三口,可不就和寻常人家一样,和和美美了么!”
柳斜桥的笑容温暖如春,“是啊。就和寻常人家一样,便是最好的了。”
程氏忽而看见院门外有人,忙道:“有客来啦,驸马,让我将孩子抱回去吧。”
柳斜桥抬起头,却见几个将官模样的人在院门外徘徊来去,他心中有些疑惑,将孩子递给程氏,理了理衣襟走过去,“各位是?”
“驸马,”这几个将官也是第一回见到公主的男人,一时都很尴尬,“东境捷报,主君让您去听一听。”
“东境捷报?”柳斜桥方才有些凝重的眉眼此刻俱舒展开,好像春水被柳絮点开了涟漪,“这是好事……世子要回来了?公主也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几个将官的脸上却全然不见大胜的欢喜之色,互相间看了几眼,最后还是道:“您现在就去上宫看看吧。”
“这么快?”柳斜桥微微睁大了眼,“我……我可以去看吗?”他明明不该出现在大殿上的。
“就是主君让我们来找您的。”有个将官不耐烦了,“您快一些吧。”
柳斜桥忙道:“好的,在下去换身衣裳。”
那将官哼了一声。
他们从前线的血火里回来,自然是瞧不起这个养在深宅的驸马。柳斜桥也不在意,回到房中去,心里想的只一件事:她回来了。
世子回来了,也就是公主回来了。他该穿什么衣服去?不可太寒酸,也不可太招摇,毕竟是去上宫朝见……终于他换了一身惯常的青衫出来,只是特意佩上了大印和玉带,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冠中,看上去清爽而温和,神色间飞舞着快乐的神采,好像是连过往的一丝丝阴翳都不再有了。
第44章
第44章——归去来
几个将官都不太敢同他对视,只走在侧旁引路。阴沉的云堆积在天边,挂在高挑的飞檐上,像层层涌动的灰色海浪。从鸣霜苑到上宫的路上一片死寂,只在脚步间撞出玉佩的铮铮之声。在这寂静声响里,柳斜桥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他说不清楚那是兴奋还是紧张,一下一下愈来愈急促,像是有意要蒙蔽了他的思考。
他就这样,脑中空白一片地走到了上宫。
侍从卷起后殿的帘幕,首先闯入眼帘的便是停在殿中央的那一抬灵柩。
黑漆漆的壳,几乎要与黑葵纹砖地融为一体。柳斜桥眨了眨眼才看清楚,再抬头,徐公拄着铜杖坐在上方,目光直直地盯着那灵柩,相隔只一天,他的脸色好像瞬间老了二十岁。
柳斜桥往前走了几步,殿中从人们无声地退下。他望了望四周,揣度着,仍是拱手行礼,礼貌地微笑道:“在下奉命来贺世子,世子旗开得胜,此后东境战事,料无虞矣。”
徐公抬起一双苍老的眼看了看他,又将目光收了回去,平静得几乎是麻木的,“世子已战死。”
柳斜桥没有听清楚,笑意还挂在脸上,“什么?”
徐公将铜杖执起,指了指殿中央的灵柩,“东泽人将他的尸首收去,首级挂在了蒙城城楼上。我们的人只在战场上找到了几件遗物。”
柳斜桥微微皱了眉。他实在是没有听懂的,却不敢再问,只能在内心里想,可是五蕴六识好像都被封闭住,怎么也想不明白。
他转过身,那灵柩普普通通,只在盖顶上方暗雕了一对交缠的龙凤,那是徐国徐氏的徽识。柳斜桥盯着那龙凤看了很久,忽然回头来,仓皇地笑了一下,“我该回去看看阿肇了,我……”说着他就要走,脚底却莫名趔趄,险险摔倒的一刹那,他的手扶住了身边的灵柩。
一册书札被扔到了他的脚边。他低头,看见那册页上鲜红的标识,是捷报。他不太想低身去捡,他不太想看它。可这时候徐公却又说话了,就好像知道他不会去读捷报一样:“世子身边只有一千疲兵和八百伤兵,矢尽援绝,不得已从流玉岗突围,拼死一搏,将敌军带到涣城城下,让易初得以出城歼敌——”
“您……您不必同在下说这些。”柳斜桥笑着,嘴唇微微发着白,温和地打断了老人的话,“我既是个外人,还是先回去吧,我答应了公主,会在鸣霜苑里等她回来的。”
那双浅色的瞳仁里,藏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