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第378章


老师要出使,一去不知道多少年,新收的学生可不得跟着伺候吗?如果不是家里实在缺人,袁樵是想把袁先带在身边的。明摆着的,朝廷一定会对五部动手,这回送嫁就是去摸底的。以后有事,肯定能用得到。谁去了,那是赚了。
想要有所建树,立功是第一位的!朝廷近三十年没有这样的大机会了!
袁樵说一声,袁先应一声,都说完了,袁樵道:“我进宫去。你娘呢?”
袁先道:“给美娘收拾行装,收拾到一半儿……被外祖母叫了回去。”
袁樵苦笑道:“都不省心。”以阿鸾近期的行为可知,她确实是一个狠角色,这一路北行,怕是要把皮绷紧一点了。除了探底,还得把这位公主给侍奉好了。好在还有美娘。
提到美娘,袁樵又是一阵糟心,他以为美娘已经适应京城的生活了,没想到不驯的秉性还是没有移过来。
跑到两仪殿,桓嶷的面上已经看不出来忧虑了,皇帝怎么能把愁苦挂在脸上呢?桓嶷对袁樵道:“国家有事,卿暂忍悲恸。”
袁樵道:“敢不从命。”
桓嶷道:“这次你做副使,要好好将公主将走,安顿下来。沿途务必用心,我知道你心细。吴锋是骁将,重军事,他看到的地方你要看,看不到的地方你也要看到。”
“是。”
“左部的虚实要探听,右部的虚实也要探听明白!”
“是。”
“一旦有事,你把公主给我带回来,其余可以不管。哪怕是驸马,丢就丢了。”
“是。”
桓嶷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才说:“回家看看吧,三姨这两天也头疼得紧。”
~~~~~~~~
三姨并不头疼,她已许了美娘出行就不会再反悔,只是南氏将她念得头昏。南氏认为,不如给美娘就找个婆家,就像许多宗室家里那样,赶紧订了亲,免得“流放”。如果外面找不到合适的,就拿梁家的儿孙凑合,反正她孙子也多。
梁玉灌了两耳朵的家长里短,回到家里便遇到杨夫人等回来。杨夫人对阿鸾出塞非常的意外:“怎么会是她?圣人舍得吗?”
梁玉将手一摊:“她自己上疏的,有什么办法?”
“不许不就行了吗?”
“绝食。”梁玉在这方面是不会给阿鸾隐瞒的,阿鸾和桓嶷,她再喜欢阿鸾,也会选桓嶷。
杨夫人叹道:“这个公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到用她毅然决然以身赴险的地步啊!
梁玉苦笑道:“反正是允了。”她还没来得及拜访萧府呢,大长公主的心思她也是知道的,现在阿鸾飞了,还不知道后续怎么安排呢,袁樵又被派了远行。她又要给袁樵打点行装——当然,这都是小事,大事是给袁樵安排护卫。
桓嶷给安排的护卫第一是保护公主,第二是驸马,接下来才是使团的成员,轮到袁樵都不知道排在第几号了。梁玉将自家的骑士们点了起来,发了巨赏,命他们跟着袁樵出行。别人先不管,只管听袁樵的话,把袁樵给安全带回来。
袁樵回到家里,梁玉将将命骑士们散去准备。
两人四目相对,都是苦笑。袁樵道:“万没想到丰乐公主会有这样的主意。”
梁玉道:“你辛苦啦。”
袁樵道:“将整个家都交给你,你才是辛苦了呢。”
两人胡扯客气了几句,都觉得说得挺扯,一齐住了口,都笑了。袁樵留恋地道:“不知道等我回来,孩子们认得我不?”
梁玉道:“担心你就早点回来。”
袁樵道:“恐怕早不了。”
梁玉道:“是个机会。只要好好回来。”
袁樵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向杨夫人辞行的时候,又被泪水淹了一回。临行前,袁樵先往拜访了陆文、吴锋、于累,又设宴招待了这一回要出行的同路人。桓嶷还要设宴招待他们,宫宴之后又命桓岙代他在福安宫主持宴飨。再宴右部可汗。
梁玉也与李淑妃、燕国夫人等人参与了宴会,席间看到了右部可汗。【比杞王英俊些。】梁玉苦中作乐地想。
紧接着,他们需要赶在天冷下来之前就上路,免得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出去在路上受冻。按照估算,现在起身应该能够在天冷下来之前到达过冬的地方。桓嶷亲自出城,将阿鸾与右部可汗送出二十里。
阿鸾忍不住泣道:“三叔,保重。”
桓嶷解下了自己的佩剑交给阿鸾:“带上吧。”阿鸾吸吸鼻子,双手捧过佩剑,低声道:“我必不辱没了它。”
携了剑,头也不回地登车远行。
使团跟着公主的车,拖出了长长的队伍。
尚未出境,袁樵的心思不在沿途,而是在陪同右部可汗逃亡的人身上。右部可汗几乎是只身逃出,近日来陆续有几个听到消息族中亲贵赶来投奔于他,袁樵将注意力先放到了这些亲贵的身上。
行到正午,队伍在驿站中休息,袁樵跳下马来,对林犀道:“骑不惯马就到车上歇一阵儿,明天接着骑马上路。你的骑术要好好练一练,纵使不出塞,京城里年轻男子也少有坐车的。”
“是。”林犀家最富裕的时候也养不起专供骑的马,这门功课是零基础,学起来是有些吃力。他也不挑剔,袁樵吩咐什么,他就干什么。多学些本领总没有坏处的。
袁樵道:“随我来,也要学一学番语才好。”
“是。”
师生二人才走近几位亲贵,忽听得一阵歌声传来。亲贵们已经站了起来,听了都笑着说话。袁樵听不大懂,通译给译了过来,说的是:“公主的歌声真好听。”
袁樵听不懂番语,却听得懂歌,那是一曲《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可汗听得懂吗?】袁樵怀疑。
作者有话要说: 【1】这是曹操对他儿子说的。三姨说这个话,意思是说,大事上头没私情的,政治残酷。
第174章 爪牙仍在
长长的队伍从眼前走过; 人马带起一条长长的尘土连成的黄龙。最后一个士兵从眼前走过; “龙尾”随着他的步子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远方天地相交的一线。
“先回去吧。”梁玉提提手里的胳膊; 低声说。
陆氏在她手里哭得浑身发烫,李淑妃自福安宫设宴之后便没有再出现,今日送行; 只有陆氏夹在队伍里。桓嶷与陆皇后都担心陆氏; 嘱咐了燕国夫人与梁玉两个人看好了陆氏。陆氏哭得懵懵的,低声道:“恁地心狠!”
燕国夫人看着这两个人,女儿都走了; 将心比心; 也是难过得紧。梁玉比陆氏要好一些,也是洒泪而别,她性子比陆氏刚强,美娘又是收养的; 阿鸾可是陆氏亲生的!三人擦擦眼泪; 梁玉与燕国夫人将陆氏送回福安宫。
福安宫里; 李淑妃安静地坐在小殿里; 遥望着城门的方向。殿里静得吓人; 宫女与宦官侍立两侧,呼吸声都压得极低。
燕国夫人勉强道:“有许多人护送; 路上当无凶险。”她自己也知道这话说得不大靠谱,只说了一句就咽下了,几乎想逃走。
李淑妃对梁玉道:“累得你也白养了一个女儿。”
梁玉道:“好好回来就不算白养了。”
李淑妃道:“这些年我看得多了; 断没有为了一个女孩儿就改变方略的道理。看她的命吧,总好过绝食死了。只是……要累得圣人清誉受损了。”眼泪顺着干枯的脸颊流了下来。
她一直忍着没哭,就是为了这一哭。阿鸾走了,是拿命在搏,留下的人却要面对这一地鸡毛,且得收拾好了。除了李淑妃婆媳,桓嶷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长兄、前太子留下的唯一的遗孤,就这么出塞了,桓嶷必然受讥。其次是梁玉,收养的女儿填了进去,说出去也不大好听。这两个的处境一旦不好,李淑妃简直不敢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梁玉道:“娘娘别想那么多,三郎、三郎他……”她最不愿意阿鸾出塞的原因就是这个,这会儿也没法儿说不碍事。
李淑妃道:“先帝对圣人抱了多么大的期望呵,我竟没能教好阿鸾,让圣人的令名因此受损。我还有什么脸去见先帝呢?”一句话说得陆氏又哭了起来,丈夫给她留的就这一个女儿,现在也没守住,还是女儿自己要走的。
燕国夫人陪几人哭了一阵儿,胡乱劝了一通:“三位都保重,等两个孩子回来了,你们却病倒了,她们岂不也难过吗?”
李淑妃道:“这狠心的东西,她还会心疼我们吗?”
燕国夫人语塞。
梁玉回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