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曾经嫁过我》第217章



对于这一点,戚云恒丝毫都没有怀疑。
但凡欧阳对赵河能有一丁点的感动,一丁点的留恋,都不会把此人交到他的手中。
但欧阳没有说,戚云恒也不曾想到的是,欧阳之所以把赵河交给戚云恒处置,却是因为自己下不去手,又不希望赵河继续活着。
第一次放过赵河的时候,欧阳就后悔了。
但第二次见面,欧阳又放了赵河一次,还附送了一块灵域。
事后,欧阳越想越不对劲,后悔就不用说了,更让他担心的是,长此以往,他迟早又会像上一世那样被赵河这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
思来想去,欧阳终是再一次下定决心——
还是把赵河送去与姐姐团聚更加稳妥安全,更让人称心如意!
这一次“请”赵河过来,欧阳就是抱了卸磨杀驴的心思。
但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心软,下不去手,欧阳便把卸磨和杀驴的活儿全都分派出去,前者给了庄管家,后者给了戚云恒。
反正,庄管家做事一向比他这个主人可靠,而戚云恒更加不会对赵河心软。
正如欧阳一心希望的,戚云恒早就判了赵河死刑,这会儿从欧阳口中重新听了一次他们二人的过往,更让戚云恒坚定了杀人的决心。
但在戚云恒看来,这样的想法是不需要诉诸于口的。
把赵河的身份来历问清楚之后,戚云恒就没再继续赵河这个话题,转而和欧阳商量起他“离开”夏宫之后的事——
比如,欧阳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离开。
比如,离开夏宫之后,欧阳打算在何处安身。
欧阳眨了眨眼,有些迟疑。
戚云恒立刻警觉起来,“你不会连京城都不准备待下去了吧?”
“呃……怎么都要离开一段时间的。”这种事即便是撒谎也没办法圆谎,欧阳也只能坦然承认,“一来,要给道宗面子,把戏做足;二来,我也确实需要出去一趟,解决一些事情,再准备一些事情。”
“解决什么,又要准备什么?”戚云恒追问。
“我得解决掉禅宗的那个什么和尚,就是帮赵河复活,如今正到处散发佛像,吸活人精气的那个家伙。不把这家伙弄死,我不放心,更不甘心。”欧阳解释道,“等把这件事解决了,我就要去准备你的后事了。”
“什么?”戚云恒听得一愣。
“你不会是忘记了吧?你可是答应过我,把下辈子许给我的!”欧阳立刻把脸一沉,作恼怒状。
“下……下辈子?”戚云恒愈发迷惑。
欧阳这会儿真有点不爽了,但还是耐着性子提醒道:“赵河那种家伙都能死而复生,借尸还魂,难道你就不行?”
戚云恒微微一怔,接着便恍然大悟,“你是说,我也能像他一样……再活一次?”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我总得找别人练一练手,把那些有可能会让此事变得不可行的因素找出来,排除掉。”欧阳点了点头。
戚云恒顿时又惊又喜,只是不等他过度遐想,欧阳便泼了他一盆冷水。
“提醒你一下,我们当时可是说好了的——若有下辈子,你不能当皇帝,不能找女人,不能生孩子!”
戚云恒讪讪一笑,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主要是针对第一点。
但转念一想,戚云恒便又觉得他家皇夫若是真能给他平添一次人生,那么,作为代价,把这段人生完全交托给他家皇夫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再说了,人得知足,他肯定是要做一辈子皇帝的,下辈子,与欧阳一起享受神仙眷侣的悠闲时光,又何乐而不为?
如此一想,戚云恒的心态便恢复了平衡,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重檐放心,下辈子,我只要重檐一个,只属于重檐一人。”
“算你识相!”欧阳故作凶恶地哼了一声。
戚云恒失笑,但跟着便又想起了此事的关键,不由问道:“对了,重檐,如此说来,我是不是也需要为自己……准备一具身体?”
“不必。”欧阳道,“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啊?”戚云恒一愣。
“放心吧,那身体清白干净,更不会有不兼容的问题,绝对比你的那些儿孙好用!你用不着盯着他们的身体做选择,更不必为了身体而刻意‘造人’!”
欧阳意有所指地强调了一句,却没有进一步解释他所准备的身体到底是何来历。
戚云恒想不出这样的身体是从何而来,又会是什么模样,是哪一个“谁”,但这件事原本就不需要从现在开始牵肠挂肚。现在的他还是皇帝,而且就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至少还能做十几年的皇帝。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去做很多事情,很多准备了。
正月初三,京兆府尹衙门的大门口贴出告示,将除夕夜那场暴乱的因由和过程化为文字,公示给京中百姓。
告示里当然不会提到皇夫九千岁,只说此事乃是一个酷似前朝皇帝的前朝余孽主使,此人利用勋贵欺压百姓之事挑起民乱,如今已被官府缉拿,不日便将当众问斩。
受他蛊惑的百姓固然有可怜之处,但他们确实是杀了人,放了火,犯了罪的,即便皇帝陛下再怎么仁慈,也要为那些因他们而死的无辜者讨回公道。
于是,理所当然地,这些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判了流放之刑。
除此以外,这份告示还告知百姓,皇帝陛下已经知晓了以秦国公府为首的勋贵官员欺压百姓之事,并拿到了确实的证据,这些人即便逃过了暴乱,逃出了火灾,也难逃律法和极刑。
但住在勋贵大街上的也并不都是恶官恶人,还有好些人家本是清白无辜的,平日里亦是乐善好施,却被那些恶人的恶行所拖累,在除夕之夜的暴乱里失去了性命。
为了不让类似的事件重演,不使无辜之人遭受无妄之灾,让作恶之人罪有应得,皇帝陛下将在最热闹的西午门大街上设立一个铜柜,但凡是遭受冤屈的百姓,均可将自己的遭遇写在纸上,投入铜柜。
铜柜的钥匙由皇帝陛下亲自保管,每月派人开启一次。
因西午门大街上商铺密集,往来众多,投入状纸之人只要找准时机,便不必担心被旁人发现,引来谋害报复。
看到这一告示的百姓立刻议论纷纷,但真正将此事放在心上的却是寥寥无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遭遇乱民,被烧成废墟的地方是勋贵大街,不是平民百姓们居住的街道;死在暴乱之中的也都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少爷以及他们的家人狗腿,不是百姓自己,也不是百姓们的亲友邻居。
事发之后,京城里的百姓大多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在关注此事,对死在火灾里的那些人纵有一些同情,更多的却是解恨。
谁叫你们平日总是作威作福,欺压良善呢?
看,遭报应了吧!
至于那些以复仇之名毁掉勋贵大街的百姓,也同样没能博得太多怜悯。很多百姓甚至觉得皇帝陛下太过仁慈,这样的不法之徒就应该被斩首,只是流放的话,实在太便宜他们了!
当然,这些百姓并不知道流放之地与京城到底相距多远,也没想过这些流放之人又有多少能够活着抵达流放之地,到了那里之后,又将面对什么,能不能活得下去。
但无论如何,除夕之夜的这场暴乱终是在皇帝陛下快刀斩乱麻的处置下宣告结束。
受此事的影响,民间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记得,不久之前,西北曾经发生过一起更加恶劣的驻军屠杀商人之事,一些商人遗孤曾经敲响天雷鼓,在皇帝陛下的大门口告过御状。
一些官员倒是记得清清楚楚,但在朝堂之中,除夕暴乱的余韵尚未消逝,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去运作此事,只能将此事记在心中,待到他日再拿出使用。
来日方长。
第187章 曲终人和
开元三十一年的春天; 京城里忽然响起了连绵不绝的钟声。
当一众身穿皂衣的衙役涌上街头,驱赶街上百姓,命他们返回家中; 除去身上的艳色衣装; 换上素服; 百姓们才恍然大悟——
皇帝驾崩了!
而在这个时候,比百姓们先一步得到通知的大小官员们均已在轩辕宫中就位; 在跪送先帝之后,又齐齐叩拜新皇——曾经的皇太女戚雨霖。
开元帝戚云恒共有六子三女; 即便是中途夭折了两个; 也有四个皇子可供选择。
但最后,被立为皇储,登上帝位的,却是一位皇女。
或许是开元帝将女儿与儿子放在一处教养; 允许她们领取职位、参政议政的举措助涨了皇女们的野心,自打争储一事初露端倪,三位皇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