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第218章


第200章 谢将军送() 
跳吧,跳吧,樊龙乐不可支的看着在河边的焦虑的走来走去的马祥麟,心里头一阵舒畅。眼下这天气冷的,自己适才趴在林子里头都冻的半死,就算让他跳下河水也游不了多远。不信你还能一路游到泸州去?可惜那里也是老子的地盘。
琢磨了半天,忽然想到,如果抓到了马祥麟,兴许还能换回樊虎,如此算来,还是抓活的划算。只不过可惜一会等大王子来了,弓箭无眼,只能指望他自己命够大了。
正想的入神,忽然间,耳边仿佛有水声传来。
马祥麟真的跳河了?樊龙顿时不禁一愣,连忙把目光朝着河里看去,只看了一眼,忽然便就呆住了。
只见雒水河上游的方向,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几艘平时载粮食用的官船,仿佛还唯恐别人看不到一样,在船头上悬起了气死风灯。
不好,马祥麟要跑。樊龙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当日自家那个弟弟樊虎在新湖县扎营,想的就是这么一条退路,当时樊虎没用上,没想到眼下马祥麟却想用。
“大王子可到了?”:樊龙气急败坏的朝着四周喊着,可是没有一个人回应。樊龙才是领军的将军,奢寅到没到,应该他自己最清楚才对。
“白杆子们要跑,快给我杀啊”,眼看着官船已经到了跟前,樊龙再也无法安心等待下去了,一提手上的盾牌,向前杀去。
“砰砰砰”,一阵爆豆子般的声音从官船上响起,火星四溅,樊龙身边的蛮兵,立刻就倒下几个。
自己这边的弓弩还没到,对面的火器却已经到了,樊龙顿时感到身上涌出一阵阵无力感。
“兄长快请上船。”,唐旭站在船头,向着岸边大声喊道。
马祥麟转过身去,点了点头,也不管唐旭究竟看到没有,只是吩咐白杆兵的战阵继续朝着河边紧缩。
“给我拖住他们,大王子就要到了。”,樊龙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狰狞,一阵阵“咯咯”声,从牙齿间蹦出。
可是白杆兵的长枪阵,绝非浪得虚名,永宁蛮兵几次冲上前去,都被逼退了回来。官船上的火器兵,也时不时的来一阵齐射,让自己这里的兵卒们战战兢兢的不敢冲的太前。
龙泉镇上,奢寅从大营中点了一千弓弩手,几乎是马不停蹄的便朝着河边赶去。
眼看着已经到了树林子便,却听见河边一阵炒豆子般的爆裂声隐隐传来。
难道这些白杆子们都学会用火器了?奢寅心里头一阵阵诧异,不过心里虽然想着,脚下的步子却没有停下。
再等领军冲出了小树林,迎面第一个看见的,竟是河面上那十几艘挂着风灯的官船。
“马祥麟,你这个懦夫,上岸与我大战三百回合。”,眼看着马祥麟与最后一批白杆兵登上官船,还回过身来朝着自己招了招手,樊龙顿时一阵急火攻心,几乎气晕了过去。
“放箭,放箭”,奢寅也已经带人冲到了河边,看见官船朝着对岸渐渐远去,也是一阵气急败坏。不过随着话音刚落,船上便立刻架起了挡板,射过去的箭矢纷纷扎到了板上。
“谢奢将军前来相送”,奢寅刚想也跟着樊龙一起骂上几句,却忽然听见船上一阵呼喊声传来。
“谢奢将军前来相送相送“
奢寅一个踉跄,几乎跌倒地上。
辽东,辽阳城。
“尔等这回还有何话说?”辽东经略袁应泰的目光,逐一从地上的二十多具尸体上扫过之后,方才是抬起头来,看着高出等人问道:“这回若不是这些鞑靼与女真,只怕三岔儿堡亦是不保。”
“大人明鉴。”,听见袁应泰的话,包括刘孔胤和祖天寿在内的一干明军军将,都是面有愧色的低下了脑袋。
“我辽东军中的一些军将,平日里虽是看似大义,可若是真见了刀兵,便只会落荒而逃,比起这些鞑靼与女真亦是不如。”,袁应泰冷哼一声,腰肢挺的更直。
这一回,祖天寿的反应还好,刘孔胤则是把脑袋耷拉的更低。
“抬出去厚葬吧。”,袁应泰又看了一眼脚下,摇了摇头,忍不住轻叹一声:“回头我定是会把此事禀明圣上,让圣上降旨,赐予这些阵亡的鞑靼女真与我大明封号。”
“至于此战中临阵逃脱的军将。”,袁应泰一句话说完,又把目光转回来看着刘孔胤等人:“虽是有过,却亦是有功,东虏四贝勒在此战中亦是身受重伤,总算是保住了三岔儿堡。”
“本官既然是以仁治民,以仁治军,便也就手下留情一回,只算是功过相抵了罢。”
听到袁应泰的这句话,刘孔胤总算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日后若有再犯,定斩不饶。”,袁应泰掷地有声的丢出一句话来。
“高大人。”,袁应泰又把目光转向高出。
“属下在。”,高出只是辽东的按察使,虽然也参与军事,可是却不领兵。
这回虽然明军受了些挫折,但是总算保住了三岔儿堡,对高出来说,便算是有功无过,所以心情正还不错。
“如今辽沈两城外的流民,大半还未曾甄别。”,袁应泰向着高出吩咐道:“此事便交与你去办,若是精壮的,便挑选入营,待人数多了,本官自编成一伍。”
“尚有些劳力的,便选了去做些徭役,也发些工钱。其余的老弱,在城中圈出一地,设些屋棚让其避一避风寒。”
“属下谨遵大人之命。”,高出连连点头,不再出言反对。
“当年成祖皇帝亦曾经收蒙古骑兵,设三千营,便是如今三大京营中神枢营的来历。”,袁应泰尚且觉得意犹未尽,继续开口说道:“本官此举,只不过是效法祖宗罢了。”
“大人明智。”以刘孔胤为首的一干军将,纷纷点头称是。倒是祖天寿,颇有些不服气的嘟了嘟嘴。
等到袁应泰终于过足了嘴瘾,也挣足了面子,一干人等终于得以散伙。
“祖将军。”,可是还没有走出几步,祖天寿便听见有人在身后喊。
“潘大人。”,祖天寿回过身去看,见是辽阳卫里的领军百户潘宗舜。
虽然潘宗舜只是个百户,而祖天寿却已经挂了游击将军的名号,两人的品阶相差了不少。但是因为唐旭当年的原因,如今两人的私交算是甚好,常常一起饮宴攀谈。
“将军的勇猛,其实不在那鳌拜之下。”,潘宗舜刚一开了口,就想着祖天寿安慰道:“那厮不过使了阴招,将军不及提防罢了。”
“输了就是输了,不必多说。”,祖天寿心里虽然确实多少有些不服气,可是却也不好说出来。
毕竟战场上面,往往比的就是阴招,打赢了才是硬道理。要不为什么他可以踢自己的马,自己就没想起来去踢他呢。
“祖将军以为,这回经略大人的决策,究竟是对是错?”,既然祖天寿不愿意再提,潘宗舜也就避开不说。
“你是说用那些鞑靼和女真?”,祖天寿虽然长相粗犷,心思却细。
潘宗舜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哪里想得明白。”,祖天寿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我若是能想明白,也做经略使了。”
“不过”,停了半晌之后,祖天寿却又继续开口说道:“以熊大人的才略,袁大人能想到的,他也未必想不到。他那般做,想来也未必没有道理。”
潘宗舜叹了口气,似乎是揣着和祖天寿差不多的想法。
“若是唐大人在,兴许能想明白。”,潘宗舜沉默一番之后,情不自禁的抬头朝着西南方向望了一眼。
“唐大人定是赞同熊大人的做法。”,祖天寿不假思索,一口回道。
“为何?”,潘宗舜有些奇怪,为何祖天寿回答的这么肯定。
“若是唐大人还在京城,熊大人岂有去辞的道理?”,唐旭前往西南钦差宣抚的事情,祖天寿和潘宗舜都是在邸报上看见过。
“这倒也是。”,潘宗舜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今日的邸报,你可看过了?”,祖天寿向着潘宗舜问道。
“倒是没有。”,潘宗舜摇头。
“稍后你快去看看。”,祖天寿甚是兴奋的对着潘宗舜说道:“上个月唐大人刚到了四川,便领着秦良玉和刘芬谦击破围攻成都的叛军七千人,擒拿叛军大将一员,取了西南戡乱首胜,成都解围也是指日可待,皇上正要下旨嘉奖呢。”
“此事当真?”,潘宗舜的眼里,顿时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