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第275章


“哦,毕懋康来过?。”,唐旭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每一次的新皇登基,对于朝廷里来说,都是一次鼎新之时。会觉得唐大人圣佑不保的人,在朝廷里估计也不少。
唐大人在朝廷内外的私交,也分成几类。
第一类是例如朱国祚,吴亮嗣这样的内阁大臣和一派魁首,或是杨光夔,张惟贤这样的皇亲国戚和王公贵族,再或者是邹义,王安,曹化淳,李进忠这样的内廷宦官。
这些人身居高位,消息灵通,和自己原本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杨光夔这个特例之外,其余的都不会轻易登门。
第二种就是秦平西,钱谦益等几个和自己私交不错的同僚。秦平西那几个算得上是亲信,钱谦益虽然时不时的脑抽,可关系时候还是肯出力的。如果再加上辽东和巴蜀的那几个,算下来人数倒也不少了。
这一类人,倒是常会登门的,但是唐旭相信,就算自己失了势,他们也不至于就和自己断了交情。
这群人中也有个特例,就是钱谦益。他最爱去的地方不是唐家宅院,而是全聚德。虽说每次都信手一书说是邀友共饮,最后也都是唐大人自己埋的单。
钱大人家财万贯,对这些小钱钱估计也不放在眼里。不过逢年过节的馈赠,倒算是丰厚。
第三种是例如傅仁贵,还有几个六部三司里的主事,郎中什么的了。与这些人的关系,就多少有些不纯洁了。帮着他们做些上下活动,自然是免不了的。
不过这些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既然攀上了这棵树,想要改换门庭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到时候恐怕不是随着这棵树越长越高,就是随着大树的倒塌坠落地面。
而且他们并非什么身居高位之人,消息来源也有限,所以一旦有事,最急切着想要登门打探消息的,大多也都是这类人。
还有一种人,其实和唐旭没什么交情,只是单纯的迎来送往,混个面熟罢了。偏偏这些人也是访客中的主力军,人数最多,但是又来去自如;他若不来,唐旭也不会真的给他们小鞋穿。所以一旦有事,他们也会立刻消遁无影,这种人其实已经不算有什么私交了,勉强归在第四类。
洛德山念叨着访客稀少,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来的少了。
第251章 帝王陵寝() 
至于其他的,还有个汪文言,唐旭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应该把他归到哪一类中去。
放在第一类吧,他消息虽是灵通,可到底只是个监生,所得到的消息也是四下周折来的。说他是第二类吧,虽说他曾经对自己有过关照,自己和吴亮嗣那里,也都是他帮着搭上的线。可若说他会和自己一条心,唐旭打死也不相信。
第三,第四类就更不可能了,此人就像一条泥鳅一样,在泥塘里上下翻滚,滑不溜秋。
好像后来此人的下场不是很好,没准也和太过滑溜有关。既然实在没办法抓在手里,干脆狠下心,拍死算了。
据说九千岁编过一本什么东林点将录,其中就有汪文言,安的名头是鼓上蚤。
可在唐大人看来,这简直是大大的委屈他了。此人就算够不着天魁星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头,起码也可以安一个天机星智多星或者天贵星小旋风。
没官职就没地位?这是官本位,这是腐朽堕落!
还有那毕懋康,是来做什么的?自从明智坊火灾和草厂铺面那两件案子之后,自己和他就几乎还没有过什么交集。而虽然没有什么交集,唐大人对此人确实极为看重,看来有机会还得去打探一回看看。
想到这里,唐旭收回思绪,突然扯起嗓子喊了一声:“张叔。”
“老爷。”,张标好像就在前进里,所以几乎是应声而来:“可有什么吩咐?”
“从今日开始,若有访客前来,都得拿名帖来给我看。”,唐旭扫了一眼洛德山,这朝廷上的事儿,步步凶险,不能再任由自家这个老丈人胡闹下去。
“若老爷不在家如何?”,张标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
“那就让留下名帖。”,唐旭想了一下回道。
“哪还有什么人来。”,洛德山似乎听出唐旭是针对自己的,口中嘟嘟囔囔着。王氏在一边一瞪眼,立刻又闭住了嘴。不过也只是坐在那里生着闷气,更没有像平日里那样急着要去茶馆里听评书。
“昨日晚间,孙老师曾嘱咐过我。”唐旭似乎也顾不得老丈人的心情好不好,自顾着转过身去对着洛雪霁笑道:“今年就是秋闱之期,功课不可落下。”
“乘着今日稍有闲暇,我想作几篇文章看看,你替我研墨可好?”
洛雪霁掩口一笑,点了点头,先朝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洛德山自觉无趣,口中嘀咕着也起身走了,说的什么唐旭没听清楚,不过看口型,约莫有“女生外相”四个字。
“你为何不和爹爹说实话?”,唐旭迈步刚走进书房,迎面便吃了一顿嗔怪。嘟了嘟嘴巴,见唐旭仍然是笑嘻嘻的,干脆背过身去不看他。
“我这不也是为你好。”,唐旭学着洛雪霁平日里的腔调,拉长了声音。
“与我何干?”,洛雪霁诧异的转回了身。
“否则他以为,这世上的银钱,都是这么好拿的。”,唐旭皱了下眉头,面色也严肃了许多:“这朝廷里,步步凶险,走错一步兴许就是杀招。”
“那回头我再与他说说。”,洛雪霁默然一阵之后,似乎也赞同了相公的说法。说完像是怕唐旭生气一般,又开口说道:“我先前也与他说过两次。”
“家里如今也不缺花销,岳父大人若是不愿做事,只在茶馆里聊聊闲嗑,也就由他去吧。”,唐旭也点了点头,宽慰了娘子一声。
“今日我出一题与你。”,洛雪霁拿几根葱白的手指在砚台里研了几下之后,忽然抬起头来笑道。
“娘子出的考题,小生岂敢不受。”,唐旭呵呵笑道。虽说洛雪霁上过的女学时候并不长,可是如今也受了唐旭不少熏陶。
再加上唐旭公务忙碌,常常整日不见,闲暇之余洛雪霁也开始读书,长期以往,倒也有了不少长进。
“只两个字。”,洛雪霁扬着嘴角看着唐旭:“治家!”
“这算什么考题?”,唐旭摇着脑袋不置可否。
虽说唐大人也并不是那么爱好写八股文章,对于四书五经更不是盲目崇拜,可是既然眼下大势如此,在有能力改变之前,除了积蓄力量之外,也只能装模作样的随波逐流。
“如何不能算?”,洛雪霁断然而回:“都说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家岂不也是如此。”
“这”,唐旭哑口无言:“倒是相公我短识了。”
“好,就写治家。”,唐旭略沉思片刻之后,用力的点了点头,提起笔来。
可是尚且还在酝酿,却又鼻头一痒,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
“莫不是谁在念叨我。”,唐旭拿手腕揉了揉鼻子。
“相公也信这种事情?”,洛雪霁咯咯笑道。
“这可说不准。”,唐旭嘿嘿笑着不置可否。
京师,承天门。
“华盖亭亭,致聚天下,日中,午时”
随着四面城楼上传来的一阵阵报时声,数十名文武大臣,从承天门左右两边的掖门下鱼贯而入。
虽然各司各部的衙门,历来都以点卯来做考勤,但是其实大明朝的朝会,却是以午朝为多。而南京故宫的午门,俗称里被添了一个字,变成了“午朝门”,约莫也是如此。至于戏剧里那种天不亮就要摸黑上朝的情节,也不过是把点卯和朝会混淆了罢了。
当年神庙在位之时,曾经被斥为数十年不上朝,实则也不是不见大臣,只不过是无大事不至午门,平日里只和后世的清朝一样,只在乾清宫召见而已。
“甲申之日”后,先帝光宗登基,锐意图新,常至午门听政,便就没了这等的诟病。
如今新皇继位,朱由校虽是觉得麻烦,可是倒也不敢随意放肆,仍继承了先帝的惯例。
“诸位爱卿”,兴许因为是第一次朝会,在数十道目光的注视下,朱由校只说了半句话就脸色涨的通红。
“启奏陛下,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方从哲,有本陈奏。”,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朱由校的尴尬,从列中走出。
“讲”,朱由校这才暗暗松了口气,把目光只移到方从哲一人身上。
“微臣要陈奏的,有三件事。”,方从哲欠了欠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