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164章


“无妨,就按照朕的旨意办就好了。”
“是。”
高力士答了,随即出了御书房。
夜色已深,劳累了半夜的李隆基有些疲惫,这时候看着放在案几上面的萧炅的奏折两眼,抬起头,望着御书房外的黑夜,轻叹了一声。
这几年,李隆基其实已经在政务上没有放太大的心思,朝中诸事基本上还是有李林甫和众位丞相以及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处理。大唐在李隆基治下倒算得上是盛世空前,所以李隆基有些志满忘形。特别是这两年,自从碰到杨玉环之后,对政事更是有些懈怠,整日里饮酒作乐,不思朝政。然而这并不表示李隆基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太子李亨入主东宫已经有些年头,开府仪同三司,李隆基对李亨的表现也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依然还是有不少的闲言碎语传出来。随着李隆基年纪不断变老,太子开始成长,期间其他诸王也慢慢变得成熟起来,群臣之中开始有不安分的因素在不断滋生。更兼李林甫等人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过和谐。李隆基对于太子李亨和其他诸王也并不是太过放心,心中警惕渐起。
李清初来长安,背后因为长公主府的关系,怕还是会有人试着拉拢李清。对于李清这样一个突然出现与长安权力圈中的人,李隆基也是在观察,毕竟有长公主的关系,说起来李清也有些不小的势力。更何况,前两天李隆基在宫中召见李清的时候,没想到的是李隆基宠爱的杨玉环对李清也是欣赏有加,这倒让李隆基心中有些考量。这次的事情倒是可以看看李清的态度。
夜色笼罩下的小院,昏黄的烛光在房间中亮着,两人坐在那里商讨着之前发生的事情。
“其实这些天经过严刑拷打,杨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活动的力气,把现场伪装成自杀事件还是很容易的。即便不是孔费出的手,他也一定是知情人。”崔素说道。
李清摇了摇头,接着问道:
“孔费和侯府的管家是什么关系?”
“不是很清楚,听说孔费的一个远方表亲是武管家的一房小妾。”崔素说道。
李清听了崔素的话,点了点头,片刻之后说道:
“多谢崔兄了。这几天崔兄估计会很忙,这件事情就不用暗中查了。不过还请崔兄帮忙留意一下孔费。”
李清起身的时候,崔素小声的说道:
“孔费的事情萧府君还不知道。”
李清回头看了一眼崔素,笑着说道:
“多谢崔兄!”
对于崔素最后的话,李清自然知道背后的含义。总之来说,算是崔素在自己身上下的一笔赌注。崔素在李清眼中也算是一个颇为有能力的人,另外崔素对于长安城的很多事情算得上是了若指掌,也是李清这个初来长安的人所需要的帮手。能不能让崔素以后为自己所用,这件事情倒是李清的一种试探。
夜已深,还有什么人,在黑夜之中醒着数伤痕。
这时候,李清奔驰在夜中的长安。
第153章 夜探武府惊闻语() 
高二过来传旨的时候,李清正在和昆仑商讨着此前几天昆仑探听到的消息。
对于自己被任命为大理寺少卿,完全是在李清意料之外的,至于为什么李隆基下旨让自己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李清没有过多去想,不过这样倒是方便自己查探这起遇刺的案件。
高二郑重其事的吧圣旨宣读完之后,笑着递给李清,随后上前躬身笑着恭喜:
“恭喜李少卿。”
这时候高二把称呼已经改成了李清的官职。
李清看着卑躬的高二,笑着问道:
“小高公公怎么亲自过来了?”
“这可是奴婢好不容易讨来的差事。想着第一时间过来恭喜郎君。”高二满脸堆笑着说道,接着上前凑到李清跟前,轻声道:
“这是昨夜圣上亲自下的旨意,今天在三省的时候有不少的官员反对,不过李林甫相公支持,所以任命才这么快下来。”
李清点了点头。百官之中有人反对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自己只不过是长公主的义子,一无资历,二来才情不显,突然之间就被任命为大理寺少卿,如何能够让那些摸爬滚打很多年才进入三省六部的官员们服气。
然而,李林甫是支持的,这倒是让李清有些困惑。如果说李林甫只是为了讨好李隆基,理由并不充分,估计还是有别的原因。到现在为止,李清还没有见过这个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林甫。不过对于李林甫是什么样的人,李清却是最清楚不过了,凡是研究唐朝历史,李林甫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野无遗贤”也好,“口蜜腹剑”也罢,李林甫无疑是李清最为看重的一个人物。
日后与这位做了近二十年丞相的人打交道,李清是有着足够的警惕心理的,虽然自己作为穿越众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然而李清并不认为自己就能比李林甫聪明或者是“奸诈”很多。开元天宝年间,能人辈出,聪明之人有之,城府极深之辈也有,然而李林甫能够在这么多年的官宦生涯之中屹立不倒,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对于这次李林甫支持李清任职大理寺少卿一事,李清心中多少是有些警觉的。
李清看着高二,微笑着说道:
“多谢小高公公提醒。回去待我向高郡公问好。”
“是。奴婢一定带到。”
待高二离了李家,李瑞兴奋的进来,看见李清就说:
“二郎,你怎么就成了少卿了呢,你怎么就成了少卿了呢?哈哈哈哈。”
李瑞欢喜自然有他的道理,作为商贾之家,基本上应该是已经断绝了仕途,李瑞年轻之时也是有些才华,然而从来没有往做官上面想过,因为唐朝的商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和做官的,虽然这时候的唐朝对这些查的并不严格,李瑞依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虽然小时候大家都笑着说李清以后要中状元,然后做很大很大的官,但是那时候都是玩笑之语,并不当真。后来李清被玉真公主收为义子,授了男爵,李瑞等李家之人也并没有多想。这时候李清一步而成为从五品的少卿,如何不让李瑞感到高兴。
李清看着兴奋不已的李瑞,笑着说道:
“我也不清楚,哈哈。”
“我们要庆祝一下,这些天家中也该有喜事冲一冲了。我这就写信告知在蜀中的父亲。”
李瑞边说边出去了。
张忍进来,拱手说道:
“恭喜郎君,长公主知道后定然会十分高兴。”
李清摆了摆手,笑着说:
“呵呵,多谢,不过圣旨之中只说让我负责查办这件事情罢了。我这个少卿有点名不副实啊。”
李清随后问站在自己身边,同样喜悦的昆仑问道:
“这几天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我跟踪武同这几天,很少见他出武国侯府,也很少与外人接触。不过我打探到了另外的一个消息。”昆仑说道,
“武大、武二两兄弟失踪了。”
“嗯?”李清和张忍同时扬了扬眉头。
“自从上次小郎君让我去留意武府动向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见过之前我们提起的武大、武二两兄弟。武十一郎有一次偷偷溜出武国候府,身边也没有武氏两兄弟跟着。我问了他们府上的仆人,说好几天没有见过他们了。算起来两人失踪应该是在杨二被抓的那天。”
昆仑说道。
“这么说两人应该是被灭口了?”
张忍看着李清说道。
“武氏兄弟应该是知情人。不过此前崔素说武同见过孔费,随后杨二就被自杀,杨二当日被抓,武氏兄弟就失踪,看来行事的人应该就是武国侯府的管家武同。不知道授意武同的人是武国候还是武十一郎?”
李清点了点头,双手搓了搓,缓缓说道。
“我们应该怎么办?”昆仑问道。
“如果武氏兄弟真的是被国侯府给灭了口,那么这些天没有露面的崔光估计已经死掉了。”
李清看着昆仑和张忍两人,随后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知情之人一个个被灭口,即便是知道是武府做的,没有证据也不能把堂堂一个侯府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先找到武氏兄弟和崔光的尸体才行。”
“我再去跟踪武同,我就不信查不出蛛丝马迹。”
昆仑这时候说道。
李清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下:
“昆仑,今天晚上我去去探一下武国候府。”
昆仑兴奋地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