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217章


李隆基沉迷于杨玉环也是有的,不过说这些话未必没有怕杨玉环吃醋的可能,李清心中暗笑道。
“这报纸跟朝廷中的邸报有些相像,不过邸报是为了传达朕的旨意、大臣奏议或者官员的任免等事。考虑的不过是文武百官,倒是忽略了朕治下的平民百姓。爱卿能够替朕为天下百姓着想,实在难能可贵。”
李隆基撇开李十二娘之事,笑着夸赞李清道。
李清笑道:
“谢圣上夸奖,微臣愧不敢当。微臣一时玩笑,刊印出这《长安时报》,事后细想,才知这报纸一物即出,实在是有利有弊。”
李隆基一怔,想了片刻不得要领,笑着对李清说道:
“这报纸有何利弊,爱卿与朕说来。”
“是。”
李清拱手,恭敬地说道:
“报纸一物,只为传播信息给百姓,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到之前不曾知道的信息。这报纸上的信息可以是长安城中才子们的诗词,也可以是风月场上的故事,同样也能刊印民间之事,譬如长安的米价、酒肆的酒价、民间各处的见闻或者是某地的灾情疫情等等,甚至于朝廷之中有些朝令同样可以刊登于报纸之上让百姓得知,包罗万象,无事不可登报……”
李隆基打断李清,说道:
“这样不是很好?朕这些年倦于宫中,出去不易,对于民间之事知之甚少,这报纸若是能把民间之事一一写来,朕倒是可以从报纸上知道朕治下的臣民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就算是刊登朝中政令,也有教化百姓之用……”
李隆基侃侃而谈,倒是说出了不少报纸的好处,李清站在旁边心中暗笑,看来这报纸之事至少现在李隆基是不会反对的。
待李隆基说完,李清才回道:
“圣上英明,报纸一物确实有这种用途,一来可使民间之事达至圣听,二来也能使百姓得知朝廷政令,百姓能够了解朝廷之令,圣上也能清楚民间疾苦。这些是利,不过……其中却也有不少的弊端。”
“不知道爱卿所说‘弊’从何来?”
李隆基好奇的问道。
“报纸既然可以刊登任何消息,未免不会有人刊登一些议论朝政之言,若是善言尚罢,如果是一些非议朝廷的言论,未免会损害朝廷的威严,这报纸流传越广,弊端越大。另外,若是有人故意在报纸之上散布不实之言,未尝没有煽动百姓之嫌。”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沉思了片刻,问李清道:
“朕观这《长安时报》中的言论并没有爱情所言的弊端,难不成还有其他的报纸不成?”
“这倒没有,这《长安时报》也是微臣一时所想才出现的,市井之间还没有其他的报纸出现。不过现在虽然没有,以后未必没有其他人也刊印出别的报纸出来。”
李清答道。
李隆基点点头,缓缓说道:
“这报纸确实有利有弊。有利就应存在,有弊还需杜绝。不知道爱卿可有什么方法杜绝其中弊端?”
李清心中放下心来,知道李隆基并没有存着取缔报纸的心思,笑着说道:
“微臣倒是想到几个办法,可行与否,还请圣上定夺。”
李隆基笑着说道:
“讲来。”
“是。”李清躬身道,
“报纸一物,既然可以刊登任何事情,造成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朝廷依此可以制定专门的律法,规定报纸那些事情可以刊登,那些事情不可刊登,同时制定惩罚制度,违者必究。但是法度不宜过严,否则难免让百姓不敢说话。这就违背了圣上想了解民情之意。
“另外,报纸一物尚需制衡,不能够让报纸受人控制,专门成为一些人的利用工具。还请圣上鼓励天下士民创建报纸,正如圣上此前鼓励各地办学之举,一来教化万民,二来也不至于让报纸成为一家一人之私器,阻碍了圣上体察民意。”
其实李清还是存着让李隆基不要限制报纸发展的心思,以后还会有人创建报纸,待天下报纸丛生,到时候想禁估计也禁不了了。
李隆基见李清提起自己前些年下旨让各地兴办学堂之事,心中暗喜,笑着点头道:
“不错,定制律法,自然可以规避这些弊端,而大举兴办报纸,倒也不怕有人控制住某家报纸,这样朕倒是更能清楚了解民间疾苦。”
“圣上英明。”李清忙恭维道,
“以后报纸普及,难免会有些报纸为民请命,触犯到某些朝中官员,若是创办报纸之人身份、地位不高,难免招致报复。另外,若是有人存心打压报纸以绝圣听,则更为可怕。”
李隆基沉默下来,坐在那里皱着眉头,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其实对于李清说的第一种情况,李隆基并不以为然,虽然李隆基相信自己治下的百官都是忠良之臣,但也知道有些官员难免会利用手中职权欺压百姓,这种事情自然有律法惩治。
李隆基担心的是第二种情况,若真是有人神通遮天,令天下报纸失声,杜绝皇帝体察民情之道,这种情况就真正危险了。长安城中有这种能力的人在,若真是这样,那这些人所谋就大了。
过了半天,李隆基抬头看着李清问道:
“李爱卿可有什么方法杜绝类似之事?”
“有。”
李清施施然道。
第208章 宫中对(三)() 
十二月份的长安,天气还是很冷,太阳出来,暖和的阳光从湛蓝湛蓝的天空洒落,给人带来一丝暖意。
因为临近年底,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出行的人们依然很多,然而城北的皇宫之中,除了宫中值守的侍卫,便只有侍奉的宫女和宦官们往来忙碌。倒是显得有些冷清。
一辆马车沿着长安城大街往大明宫而来。马车在望仙门停住了,从车上下来一人,五六十岁模样,脸型消瘦,神情威严。这人抬头看了一眼高高的城门,微摇了下头,随即迈步往城门处走去。早有值守的侍卫过来,看到这人,恭敬地迎接了进去。
大明宫承香殿,殿门口站立着侍奉的宫女和宦官,在冰冷的空气中有些颤抖。温暖如春的承香殿中只有三人。
李隆基斜坐在暖阁的软榻上,从高力士手中接过有些烫手的茶壶,双手抱着。
李隆基看着站在面前的李清,有些急切的问道:
“是什么方法?”
“朝廷为了纠察百官,肃正纲纪,专门设有御史台,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诸御史不惧权贵,风闻奏事,凡事可直达圣听。微臣以为朝廷可以设专门的报馆,刊印内参,替圣上搜集民事,勘察民情,内参可直接送达圣上案前,以便圣上能够真实的了解民间详情。”
李清站在一旁,见李隆基的脸上有些犹豫,接着说道,
“内参的刊印必须掌握在圣上手中,圣上可以派得力尽忠之人负责此事,外臣不得插手。
“内参不必像报纸一样发行,次数也不用太多,只需要对朝堂内外的重大事件做真实的记录,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圣上面前即可,届时自有圣上定夺。这样一来,圣上不会受宫外报纸刊载内容的影响,同样不怕有人干扰或干涉报纸的报道而蒙蔽圣听。”
李隆基仔细听李清解说,边听便思考,待听到最后,微微点了下头,过了片刻才说道:
“如爱卿所言,内参独立于百官之外,替朕体察民情,监察百官,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不过,这报纸也只不过是爱卿所创,刚刚出现,内参又有谁会办呢。”
李清说道:
“报纸的创办并不是什么难事,圣上门下群贤毕至,创办内参定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圣上可以择有才学、忠心耿耿之人负责此事。”
李清提议创办内参,其实也有很大的风险。内参的出现一开始注定会烙上李隆基身边之人,也就是李隆基信任的这些宦官的印迹。
这时候的李隆基对身边服侍的这些宦官们极为信任,例如派宦官监军、命宦官协办重大案件等等。这时候的高力士等人因为李隆基的宠信,权势已经很大,外臣之间,很多人对李隆基身旁的这些宦官们也是百般奉承。
依照李隆基这时候的行事风格,这内参估计会落在这些宦官手上,无形之中宦官们的权势就又大了一分。
虽然李清比较欣赏高力士,但是对于宫中其他的宦官李清倒是有些厌恶。后来的安史之乱朝廷没能进行有效的抵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太监们监军造成的,边令诚无疑是其中最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