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222章


陈希烈往前探探身,小声说道。
李林甫看着陈希烈,笑了笑,接着说道:
“且不去管这些事情,接着说。”
“从《长安时报》上所刊载的内容来看,都是些长安城中的八卦故事、民生消息,这些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不过其中一个版面刊登的诗词文章倒是对长安城中的学子书生影响甚大,就连崔、薛等京城儒学名宿都赞《长安时报》开‘历史未有之先河’。”
陈希烈说道。
“哦?”
李林甫不置可否。
“自《长安时报》发行至今,在京城之中影响愈深,其中刊登的诗词文章俱为佳作,诗词的作者也随报纸的发行而渐渐扬名长安,这对那些学子书生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听说东市的文渊斋每天都挤满了人,大都是希望把自己的诗作刊登在《长安时报》的读书人。”
陈希烈把这些天京城中部分学子的动向说出来。
李林甫沉思片刻,淡淡说道:
“本相倒是没有想到这些,看来那李清所谋甚大啊。”
唐朝的科举现在变得已经普遍,天下的读书人几乎都会想着去参加科举考个进士,这些年朝廷的官员之中进士出身的人也越来越多。科举考试除了看重才华之外,一个人的名气也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这时候的读书人都想着扬名立万,使自己的才华名扬于天下。
这时候诗会、诗社的兴盛,行卷风气都是科举带来的一种结果。读书人争相去参加不同的诗会、诗社,给达官贵人行卷,所求不过是出名而已,这时候如果《长安时报》能够给这些人带来名声,书生们当然会趋之若鹜。
《长安时报》这一举措倒是会起到争夺士子之心的作用,大唐士林自然对《长安时报》的这种做法大加认可和支持。
朝廷以后的官员很多都会从科举之中产生,若是凭借《长安时报》扬名而考中进士,这些人自然会对《长安时报》的创办人李清有一种感恩之情,这无异于是师生之情。如果以后这些人在朝廷之中做了官、任了职,无形之中就会是李清的一大助力。长久下去,李清凭借这些“师生之情”将无往而不利。
李林甫想了一会儿,突然说道:
“看来要尽快把官报给办出来。这刊登诗词的版面也要有。”
“是。”陈希烈答应道,
“不过这官报毕竟是朝廷主办的报纸,不能像《长安时报》那样可以刊登风月场上的八卦新闻,具体该刊登些什么还要李相定夺。”
“可有预案?”
“有。”
陈希烈说着从袖子里面拿出一份奏折出来,双手递给李林甫。
李林甫打开奏折,看到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的诸多事项,都是拟定的官报要刊登的内容。
李林甫一一看下去,不时点头。
奏折上面有朝廷的法令以及解说,官府衙门的介绍,也有市井之间关于民生方面的东西,以及长安和大唐各地的一些新闻,甚至于还有大唐各处官府所取得的成就。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刊登才子的诗词歌赋的版面,另外比《长安时报》多的一个版面是介绍经义、书学、算学等科举考试项目的内容。这这些方面,朝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李林甫看到这个内容,赞道:
“陈少监果然是奇才,这两个版面一出,那些读书人还不争相购买官报。”
“李相谬赞了。”
陈希烈笑道,
“若是内容没有什么违禁之处,下官就让人开始筹印报纸了。不过这官报还没有正式的名称,要李相多多费劳。”
官报的名称自然不是陈希烈所能随便起的,这种事情自然想着拍李林甫的马匹。
李林甫想了一下,说道:
“圣上对此很是关心,待明日进宫,本相请圣上定夺。”
陈希烈说道:
“是。不过官办报纸,开销甚巨,这花费的钱两……?”
“既然是官办,自然是朝廷出钱,你去户部让他们专门批一部分钱出来,有为难之处去找王鉷。”
“是。这次的官报是集贤院、国子监、翰林院等一同筹办,那以后主办应该是谁怕会有争执。”
陈希烈有些担心道。
李林甫笑着摆手道:
“都不用争执,主办就放在中书省下。”
李林甫这时候是中书令,这是要自己亲自抓官报一事了。
陈希烈看了看李林甫,没有再说什么。
这里李林甫和陈希烈在商谈官报的时候,位于长安东市的文渊斋后堂,李清直起腰来,拍了拍手,笑着说道:
“成了,这些天总算没有白忙。”
第214章 推动历史向前的一步() 
“先拿去试印一下,看成不成。”
已近旁晚,外面的光亮暗下来,文渊斋后堂灯火摆动,李清将手中最后一块活字放进字盘中。
贞焕手中拿着几页纸,是下期《长安时报》的手写样稿,他有些激动地看着直起身来的李清,嘴中喃喃没有发出声音。李清拍拍手,指着眼前的字盘说道:
“活字还是太少了,勉强只能排出这么一版。这个暂时还是用不上,不过可以试着印几份出来,跟雕版的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再慢慢改进。”
贞焕这时候反应过来,摇晃了一下脑袋,迟疑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小郎君,这就成了?”
李清看了一眼贞焕,笑着说道:
“哪有这么容易,现在只是试验一下,问题应该会有很多,暂时还是指望不上这个活字印刷。至于以后能不能用上这种印刷方法,还要看贞掌柜和店中伙计的努力。”
从最初第一期的《长安时报》开始,李清就想着看能不能把活字印刷给弄出来,作为后世之人,李清自然知道活字印刷不管是效率还是成本都比雕版印刷要有优势的多。
而这时候雕版印刷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更不要说是活字印刷了。
《长安时报》的发行受到雕刻时间的限制,几乎半个月才能出一期,这还是在店中伙计没日没夜的忙碌中才完成的。这完全失去了报纸的时效性,以至于《长安时报》刊登的新闻几乎都是半个月以前的消息,而这些消息有的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新闻最重要的就是时效,这样一来人们慢慢对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就失去了兴趣,长此下去,报纸就变成期刊了。
雕版在刻好以后虽然印刷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也有问题,因为损耗的原因,能够印刷出来一万份已经是极限,再接着印下去,刻好的雕版就损坏掉了。这也限制了报纸大量发行。
最开始李清跟贞焕说起这活字印刷的时候,的确是吓了贞焕一跳。贞焕经营文渊斋,搞雕版印刷,说起来也算是眼光独到、意识超前之人,但是这种活字的印刷在此前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的,以至于李清说起的时候,贞焕脑子里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于是李清不得不亲自出马。虽然李清也不清楚活字印刷具体该怎么做,但是毕竟有一个大致的思路,不至于完全抓瞎。
李清知道活字印刷最初用的活字应该是泥活字,后续还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等等。但是这里是长安城,哪里去弄合适的泥土去,更何况,泥土的选择、活字的雕刻和烧制都需要不断的试验。而铜活字花费就太大了,这时候的铜可是稀有的资源,所以李清直接选择了木活字。
文渊斋经营雕版印刷,适合刻字的木材根本不缺,另外有雕刻手艺的伙计,既然能够雕刻整版的字体,单个的活字雕刻起来也不是太难,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雕刻出来的字体大小要一致。
即便是这样,在木材的选择、活字的雕刻上面也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用了近乎一个月的时间才雕刻出两千常用的活字出来。
待活字雕刻出来以后,李清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效果如何,于是把将要发行的最近一期的报纸手稿拿过来,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用活字排出版面来。
贞焕忙放下手中的手稿,从旁边拿过来早就准备好的墨汁,小心的用刷子把墨刷在字盘中的活字上面,招呼旁边的两名伙计把白纸轻轻地覆在上面,用一个软锤轻轻的拍打纸张,待活字上的墨迹完全显现在白纸上以后,贞焕把纸张从字盘上揭下来,吹干上面的墨渍,拿到李清面前:
“小郎君,请看。”
李清接过来,刚才的白纸已经变成了一版报纸。
“拿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